接上节,上节讲到了明清学子们想要进入仕途,学习书法就成了学子们的必修课。难怪无论是启蒙读物《弟子规》中的:“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抑或是权绾四省、位列三公、拜相封侯的曾国藩,每每在给儿子的信中都再三劝勉其学习书法,并指导他们如何执笔,如何临摹、如何将学习书法与增进自己的德操结合起来。
康熙皇帝在其《庭训》中告诫诸皇子:“书亦六艺之一,朕每念心正笔正之说,作字自未敢轻易,喜临摹古法书,考其源委。”可见举国上下,重书、习书风气之盛。
虽然现在书法水平已不再是登科取仕的衡量标准了,但它依旧是知识文化层面的“公共领域。”而对于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人来讲,也是同样重要的。因为你的书写水平不但是你所受教育的一个侧面展现,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人修养与文化素质的反映。故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尽管有人发出在电脑、手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写一手好字”还有没有必要的质疑这就好比说在交通工具日益发达普及的当下,还有没有必要走路一样。正像无论交通工具怎样地发达、方便,它也无法完全取代走路一样:无论你电脑、手机如何普及,办公自动化程度如何提高,也都无法完全取代手写是一样的道理。
的确,电脑键盘的时代已经悄然开始,手写也日益减少,但手写不会消亡。而对书写讲究华美与流利的要求也绝不会被随之改变与降低,只要手写尚存,对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来说,也就有写一手好字的必要!何况,数千年对书写的尊崇,数千年书写文化在民族心灵上厚重的积淀,是不可能被现代化的生活简单扬弃的!
“手写,思考在其中,理念深化在其中,审美追求在其中”(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先生语)。象长期不走路会使人血脉不畅百病滋生一样,长期不用手写,也有一旦书写,则往往想不起所要写的某字来那种迟钝与尴尬。其实还远不止如此,手写的机会确实日渐稀少,提笔写字的人也越来越少,全民的书写水平正在急剧下降,难怪有不少著名学者惊呼:“现在有些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甚至教师——”“甚至博导—”“写出字来没法看!”随着少写与不写,对文字的感知、欣赏能力也随之在下降。这势必影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对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公民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也是极为不利的。
书写是一种技能,对普通人而言,书写能力是个人素质里面最基础的能力,而对人文学子们或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如教师、秘书、文字记者、平面设计人员等)来说则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汉字的书写,相较其他文字则更难掌握。尽管我们在识字之初,就开始了学习书写的漫漫征程,但如果要想真正熟练并优雅地掌握它,那还是需要通过专门的学习与训练的。因为“娴熟与技巧如影随形”。大量的事实证明,研习书法是一种挟多种效能、含多重价值、能惠及人身心的活动。
作为现代中国人,写好汉字,成为通往世界的金名片!
閱讀更多 氵那個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