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的儿子因何自杀?

蝶恋花绯


题目中所指的是杜月笙最小的儿子杜维嵩,由四太太姚玉兰所出,因为接受不了家庭变故带来的巨大落差,导致身心抑郁,在一件小事引发的误会下最终自杀离世。



杜月笙是民国时期上海十里洋场的传奇风云人物,他凭借八面玲珑的做事能力,由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混混一跃成为上海三大黑帮头目之一,在上海滩军政商界叱咤风云十多年,可谓风光无限。

1949年建国前夕,杜月笙举家迁往香港。由于杜月笙这个人虽然是黑帮大佬,但格外喜欢置办不动产,且仗义疏财,是一个真正参透“钱财乃身外之物”的豁达之人,所以离开上海后,他其实并没有带多少钱,全家生活自然不如旧时风光。



在香港的最后两年时光里,家里十多口人靠着杜月笙一人之力还可以勉强继续大户人家的生活。 1951年,杜月笙患病弥留之际,他将最后剩下的11万美元按比例分给各房太太和儿女,最后还做出一个重要决定,他销毁了所有的借条,并且告诫家人他死后不准去找别人要账。

就这样,杜月笙去世后,各房太太作鸟兽散,各奔前程去了。 四太太姚玉兰素来与五太太孟小冬和睦,因而两人商议后决定共赴台湾,于是杜维嵩也跟着母亲到了台湾。如果说在香港的生活还算凑活,那么到了台湾后,没有了杜月笙这个顶梁柱,加上囊中钱财羞涩,杜家的日子更加举步维艰。



这时候,最小的儿子,也就是杜维嵩心理逐渐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之前在上海那过得了是锦衣玉食,前呼后拥,呼风唤雨,众星捧月的日子,而眼下却是寄人篱下,漂泊无依,节衣缩食,凄惨悲催的景象,长期以来的不如意使这位锦衣少爷心里极度不平衡,一股郁闷郁结于胸,逐渐得了抑郁症。

有一次,杜维嵩去理发店修理头发,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他一进门就将装有钱包的衣服挂在了门口,等自己理完发,一掏口袋才发现钱包不翼而飞。本来窘迫的他更是遭到老板毫不客气的一番抢白,并被店员像驱赶叫花子一样轰了出去。自尊心极度受辱的杜维嵩越想越气,越想越悲凉,最终在当天晚上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药自杀身亡。 就这样,曾经锦衣玉食,翻云覆雨的杜家八公子因为命运的捉弄,含恨离开了这个伤心的世界,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一枚明粉


杜月笙,民国时期上海滩青帮大佬,中国近代史上传奇人物,纵横上海滩十里洋场,黑白两道几乎没有他摆不平的事。杜月笙的产业覆盖各个领域,不仅在商业,房地产,金融,娱乐等领域都有他的投资,是闻名上海滩军商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那么有人问了,杜月笙这么风光的人物,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生活奢侈程度那就更不用说了,其子女一定都是纨绔子弟,青帮大佬的子女那都是上海滩一等一的富家子弟,出身显贵,啥也不缺,个个不都得活的得特别潇洒啊!



然也,杜月笙一生娶有5房太太,共育有十个子女,其中大老婆沈月英为杜月笙的原配夫人,杜月笙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杜维藩,后来证实不是她亲生的,但杜月笙依然把他视为自己的长子看待。二太太陈帼英,十五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杜月笙为妻,为杜月笙生了三个儿子,名杜维恒,杜维翰,杜维宁。三太太名叫孙佩豪,也是十几岁就嫁入杜家,与杜月笙育有二子,名为杜维屏和杜维亲。四太太名叫姚玉兰,是当时上海滩的京剧名角,这个风韵女人产量很高,一共为杜月笙生了二子二女四个孩子。两个男孩名叫杜维善和杜维嵩,两个女儿名杜美如,杜美霞。杜月笙最小的太太,也就是五太太名叫孟小冬,也是当时的京剧名伶,孟小冬与杜月笙一直没有生育,因此杜月笙一生一共加一起十个子女。




杜月笙的这些子女中后来过的都不错,唯独他与姚玉兰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杜维嵩英年早逝了,那么为什么杜月笙那么多子女,而单单这个儿子选择自杀而死呢?

1951年,一代枭雄杜月笙在香港弥留之际,曾经立下遗嘱处理他的遗产,当时是这样分配的,杜月笙身边现有遗产共1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后,每个太太分一万,儿子各一万,出嫁的女儿每人4千,没出嫁的6千。最后杜月笙还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他销毁了所以的借条,并且警告后人他死后不准去找别人要账。杜月笙如此大义这叫什么,英雄之举还是视金钱如粪土,不管是什么,总之杜月笙是做到了。



待杜月笙撒手人寰后,他的子女还真听话,一个也没有去要账,杜月笙这一走杜家也从此开始衰败下去,本来逃到香港之后的杜月笙就已经力不从心了,原本在大上海的嚣张气焰也没了,加之年老多病,杜月笙那时候的光景也不是很好,勉强维持生计。这回杜月笙一死,他的那几个太太也各奔前程去了。


出国的出国,去台湾的去台湾,当时姚玉兰就和五夫人孟小冬去了台湾,而杜维嵩就是那时候跟着母亲去的台湾,这个杜维嵩从小生在上海,娇生惯养,衣食无忧过惯了富家少爷的生活,到了台湾后,环境的改变生活的捡点无疑叫这个纨绔子弟很不适应,日子越来越不如以前啦,一下子杜维嵩从一个“上海皇帝”的儿子沦落到了普通老百姓,这个变化令杜维嵩无法接受,杜维嵩从此变得抑郁寡欢,整个人都没了精神。


特别是有一次杜维嵩出去理发,理完发付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钱被偷了,本来就落魄的杜维嵩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主,这下可丢人丢大发了。受到理发店老板挖苦不说还不当做要饭的给哄了出去。这一次挫折杜维嵩是又气又恨,他心想当年在上海滩,谁敢动杜家的人,更何况是杜月笙的子女,别说理发钱了,就是不理发高兴了都照样送别人钱,可如今自己连理个发钱都付不起。杜维嵩越想越抑郁,回到家后,一根筋的杜维嵩竟然选择了自缢,服用了大量安眠药自杀而死。

就这样年仅29岁的杜月笙最小的儿子,八公子杜维嵩在台湾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任驰赢天下


杜月笙的儿子之所以选择自杀,与其说是一时想不开,不如说是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儿。

一、

杜月笙的前半生,算得上是上海滩的风流人物。凭借着自己八面玲珑的做事能力,滴水不漏的为人处世,愣是由一个小小的青帮弟子,逐渐成长为上海滩青帮三大亨之一。

这么一位大名鼎鼎的青帮大佬,死后的遗产确实少的可怜,据统计仅仅有十万美金的数目。这主要和杜月笙平时的理财习惯有关系,杜月笙喜欢购置不动产。再加上为人仗义,平时喜欢接济别人,出手又阔绰,钱财自然就出的多,进的少了。

杜月笙为人相当讲义气,对钱财其实不太看重。杜月笙死之前,让人将生前借给别人的借据统统少了个精光,同时告诫后人,不得再向人讨债。正因为能够清楚的明白“钱财乃身外之物”的道理,才使得杜月笙在上海滩的霸主地位能够越做越稳。

杜月笙本人没有念过几年书,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因此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杜月笙给了子女们最好的教育条件。当然,他的这些子女们也是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个个学有所成,也算自食其力了。

二、

到了1949年,杜月笙没有选择去台湾,也没有继续留在上海,而是带着家人一起移居到了香港。在香港,杜月笙失去了影响力,日子过得其实并不好。杜月笙死后,仅仅留给了自己的妻女十万美金的遗产。

要说这十万美金,对于在上海滩挥金如土早已养成习惯的妻女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很快就花完了。

没过多久,杜月笙的太太们,有的去了台湾,有的回到了大陆,还有的出国。他的孩子们,因为学有所成,依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养活自己。

其中只有杜月笙的四夫人姚玉兰和儿子杜维嵩继续留在了台湾。题目中所说的自杀,正是指的是杜维嵩。

且说,杜维嵩本是一个花花公子,偏偏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在上海滩,想当初可谓是风光无限,不曾想来到台湾,过着寄人篱下的穷苦生活,甚至一度因为接受不了现实,患有精神上的疾病。

要说杜维嵩自杀的起因,其实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有一天,杜维嵩去理发,等到理完准备付款的时候,杜维嵩才发现自己的钱包被小偷偷了。本来在台湾的生活和工作也不太顺心,再加上理发店老板的冷嘲热讽,于是想不开的杜维嵩回到家吞了安眠药,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因此说,杜维嵩的死其实还是无法认清现实,不明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道理!


奇点历史


杜月笙不止一个儿子,题主所说自杀的这位是杜月笙和四太太姚玉兰(她曾是著名的京剧名角,一共给杜月笙生养4个子女,即为二个儿子杜维善、杜维嵩和二个女儿杜美如、杜美霞)所生的杜维嵩他也是杜月笙最小的儿子。

1951年8月16日下午,一代“枭雄”时年六十三岁的杜月笙在香港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与世长辞,他死前做了一件令家人匪夷所思的事儿,把手上的欠条全部烧掉了,而且严令家人不许向这些债主讨要,杜月笙90%的家产都在上海,手上并没有太多的积蓄,至此杜家慢慢的败落了,由于家里的巨大落差,杜月笙的小儿子在其父去世后慢慢的心情压抑,患上了“抑郁症”但不是太严重,1965年11月底,郁郁寡欢的杜维嵩强打起精神,穿戴整齐到理发店去剪头,结果社会经验太少,进店后随手就把装有钱包的外套搭在了一边,结果等理发完毕后准备买单才发现钱包早已经不翼而飞,没想到理发店老板却以为他是故意为之,是来理“霸王发”的,不容分说对杜维嵩一顿羞辱,随后让伙计把杜维嵩从店里哄了出去,这让心里本就压抑的杜维嵩病情雪上加霜,当晚他竟直接吞服了一整瓶的安眠药自杀了。。。

其母姚玉兰得知消息后是痛不欲生,在台北给杜维嵩买了墓地将其安葬,墓碑上上是姚玉兰亲自写的碑文:“亡男杜维嵩(名瀚之)之墓、母杜姚谷香立”


老猪的碎碎念




1951年8月16日,曾经叱咤上海滩的青帮大佬杜月笙在香港病逝,回顾人生,他落魄过,风光过,也平淡过。

1949年上海即将解放时,老蒋邀黄金荣与杜月笙共赴台湾,但是他们没有答应老蒋,黄金荣选择留在上海,杜月笙则选择去香港。

杜月笙在报纸上看到黄金荣拿着扫把扫揭的时候,心中感到很庆幸,庆幸自己没有留在上海,否则肯定也要如此,那岂不是颜面扫地?杜月笙以为在香港自己会活得很好,但是在1951年却先于黄金荣死去,那时候的黄金荣听闻杜月笙的死讯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杜黄两人的结局究竟谁更好呢?



但是不论杜月笙的结局如何,他有个儿子的结局却很凄惨。

杜维嵩,杜家的八少爷,系杜月笙的四夫人姚玉兰所生。1951年杜月笙去世后,杜维嵩随母亲姚玉兰赴台湾定居,当年杜月笙无论如何不愿跟着老蒋去台湾,但是死后却被姚玉兰与杜维嵩母子将骨灰带到台湾并葬在了台北,真是很戏剧。如果杜月笙知道的话,会不会后悔当年的决定?

1965年11月,杜维嵩去理发店理发,结果钱被偷了,心情很不好,很郁闷,始终解不开钱被偷了的心结,最终他选择吞服安眠药自尽,时年29岁。



杜维嵩难道真的仅仅只是因为钱被偷了想不开而吞药自杀的吗?

1951年,杜月笙病重卧床,眼看即将归西,在临终前的杜月笙将会写下什么遗嘱,或者说他将会怎么分配自己的遗产呢?

杜月笙曾经在上海滩搅动风云,到香港后虽然不复曾经的风光,但是生活还算滋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潦困,何况当时还有被称为“香港杜月笙”的李裁法照应着。那么,在杜月笙临死时他还有多少家产呢?11万美元,当然这不是杜月笙最重要的遗产,最重要的当属他锁在箱子里的一张张借据,但是可惜的是,杜月笙早已经将它们付之一炬,并且感叹道:“我不希望我死后你们到处要债。”这也是杜月笙为什么被人称赞会做人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儿子是否有能力安全地将债款要回来?

杜月笙对遗产的分配方式是,每位夫人1万美元,长子1万美元,没有出嫁的女儿每人6000美元,已经出嫁的女儿每人4000美元。




杜月笙死后,姚玉兰与杜维嵩母子俩所分到的遗产只有1万多美元,这对已经过惯了骄奢生活的母子俩而言无疑只是杯水车薪,经不起挥霍。此外,从杜月笙去世的1951年到1965年的十几年时间,那区区1万多美元恐怕也早花光了。所以说,当时杜维嵩的生活过得很拮据,这也是他在钱被偷后始终耿耿于怀的原因,因为他只会花钱,不会挣钱。

同时,杜维嵩患有心理疾病,病因也许是因为杜月笙的去世给他带来了生活上的剧变,导致情绪不稳定以及精神上的过度紧张。生活与工作上的不顺意,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致使心理疾病情况恶化。最终导致杜维嵩自杀的诱因则是丢钱事件,在钱被偷后,杜维嵩回想过去的种种,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意,心理与精神彻底崩溃,这应该是心理疾病患者所具有的通病。

没有杜月笙的杜家,是没有灵魂的。

没有杜月笙的庇护,杜家撑不起来了,杜家更不是从前的杜家,要么是穷途末路的杜家,要么是破而后立的杜家。但是破而后立,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

杜维嵩从富家公子到落魄青年,从众星捧月到人人唏嘘,到最后崩溃自尽,究竟是曾经的富贵生活逼疯了他,还是后来的穷困生活压垮了他?

杜维嵩心理承受能力这么弱,也许这便是所谓的虎父犬子吧。


吾与吾国


杜月笙,上海青帮,脚一震全上海都滥颤无人撼动的地位,这里不多做介绍了。一生有5个妻子,子女共10人。自杀的这个儿子是与4太太姚玉兰所生,最小的儿子,杜维嵩,英年早逝,死时只有29岁。

先说说杜月笙对他的子女们的教育,杜月笙本身是小流氓混混出身,所以对自己的子女教育格外重视,长大后都很有出息,自力更生,在杜月笙死后,都各谋其职,靠自己的努力生活着。

但是最小的儿子杜维嵩不一样儿,可能是最小的儿子,实实在在的富二代出身,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娇生惯养,在杜月笙死后,身份和经济的,自然接受不了这么大的生活落差,就是心里接受能力和受挫能力太差,一度抑郁而导致精神疾病。

在一次去理发店理发,因钱包被偷无法付钱,被店长讽刺,接受不了的杜维嵩一心想不开,服用安眠药自杀。

堂堂杜月牲的儿子,他的小儿子怎么落到如此境地?话说杜月笙财产无数,但不动产居多,上海解放后,在他离开上海时都带不走,唯有一套房子卖了30多万,分到几个子女手里也没多少了,所以他的小儿子也就变成这样儿了。

所以,论亲爹那谁也拼不过杜维嵩,但是他的结局也证明了亲爹没有用,要拼就拼拼自己的实力,踏实做人,努力做事儿才是硬道理啊!


史论纵横


这个题目问的不清不楚,杜月笙一共有8个儿子,自杀的只是患有心理疾病的杜维嵩。

杜月笙在上海滩时,毒品、军火、赌场……无一不沾,积累了巨额财富,堪称上海滩第一富豪,但他的一个儿子却因一点钱被偷就想不开,选择了自杀!

上海解放前夕,杜月笙选择带着4个老婆和10位孩子,举家搬迁到香港,但他的财产主要是不动产,这些不动产带不走,上海滩的生意带不走,而且还仗义疏财,手上攒了一大堆欠条,借出去的钱也来不及讨回来,到了香港已经身价大减,而且失去了收入来源。

杜月笙临死前,把手上的欠条全部撕毁,告诫子女不要去讨债要钱,不能以杜家人的身份逼人还钱,他清楚那些人和他一样,跑到香港后根本没钱还,而他留下的全部现金竟然只有11万美元,每个儿子只分到1万美元!

杜维嵩是杜月笙和四夫人杜姚玉兰所生的儿子,从小事故富二代,过的锦衣玉食的日子,杜月笙在香港去世后,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失落、生活的窘迫,让杜维嵩患上了精神疾病。

1965年11月底,患有心理疾病的杜维嵩,有次外出理发时,外套里的钱被人偷去,他一时想不开,竟然选择吞安眠药自杀,年仅29岁。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在浪奔浪流的旧上海绕不过去的有一个人,一个名字,这个人是杜月笙,他被乘坐“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旧上海的“地下皇帝”“教父”。杜月笙一生叱咤风云,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人物成长为上海一手遮天的人物,他的故事堪称励志。杜月笙作为那个时代的人物,自然也摆脱不了三妻四妾什么的,他养育了十个子女,并且个个都比较成才,但可惜的是有一位后来自杀了。



他就是杜维嵩,杜月笙最小的儿子,去世的时候年仅29岁。至于他为什么自杀?我的猜测是他可能接受不了生活的反差。他出生的时候,父亲杜月笙是上海滩的大亨,是众人非之众人敬之的对象。但杜月笙站错了队,他跟随国民党反对人民,最终被赶到了香港岛上了却残生,这时候的杜家已经没有了以前的规模,但还能维持体面。


等到杜月笙去世以后,大家都知道杜月笙去世之前把别人的欠条都给烧掉了,而自己留给家里人的财产其实并不多。杜维嵩的日子也因此一落千丈,那时候的他就有点心里抑郁起来了。1965年,他去了台湾,当时杜月笙的老朋友并没有帮助他,举目无亲之下加上没有经济收入,杜维嵩选择吞服安眠药自杀了。

可惜杜月笙一世英名,自己的儿子既然自杀了,不知道杜月笙九泉之下做什么感想呀。


一树梅花一放翁


杜月笙是旧上海三大黑帮头子之一。他早年创办公司、兴建工厂、开办银行,大兴土木积累了万贯家资。1949年杜月笙既没接受蒋介石请他去台湾的邀请,也没听从中共请其留置上海的劝留,而是携全家移居香港。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病逝于香港。杜月笙死后所留下的钱财很少,仅有10万美元而已。原因是杜月笙生前广交朋友,仗义疏财。而他多年积累的财富大都购置了不动产,还有借贷给别人的金条、大洋、美金不计其数,但都因战争的缘故,借贷者死的死,逃的逃,就是勉强活下来的人也因资产散尽没能力偿还。
杜月笙先后共娶五位夫人,共生育10个儿女,这点钱分到各位夫人及子女手中已寥寥无几。昔日灯红酒绿,挥金如土、呼风唤雨的生活不再。杜月笙死后,各夫人及子女分别到了不同的地方,有的回到了大陆,有的去了台湾,有的去了英国、美国等。由于杜月笙对教育非常重视,在孩子们很小时教育就抓得非常紧,所以孩子们长大后都学业有成,从事着各种不同的职业。但去了台湾的杜维嵩却与其各兄妹有着不同的生活历程。
1965年11月底,四夫人姚玉兰及儿子杜维嵩去了台湾。杜维嵩系姚玉兰所生,因杜月笙的死及家境瞬间变化巨大而受到刺激,使其精神患有疾病。
在台湾期间,杜维嵩整日心情郁闷,郁郁寡欢。一日杜维嵩到理发店理发,理完发准备付钱时,发现挂在大衣架上衣服里的钱包不见了,这使杜维嵩异常愤闷。加之来台后,感觉处处不顺心,事业没什么发展,前途暗淡,生活已无乐趣。患有心理疾病的杜维嵩竟一时想不开,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了,年仅二十九岁。
杜维嵩死后,其母姚玉兰在台北一公墓买了一块小小的草地,给予了安葬。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欢迎点赞和评论

小方说历史1990


杜月笙在上海时是青帮大佬,“上海皇帝”,就连蒋介石和戴笠都要礼让他三分,家财更是数以亿计。但解放前,杜月笙带着四位夫人(原配夫人已经去世)和10位子女全家搬到香港时,身家已大幅衰减。

杜月笙去世时仅有11万美元,分给每个太太1万,每个儿子1万,没出嫁的女儿6千,出嫁的4千。之后,杜月笙还销毁了所有欠债人写下的过亿借据,他告诫家人儿女,不要找任何人要债,江湖义气,不外如是。

办完杜月笙的丧事后,各方便各奔东西,如三夫人陈帼英去了英国,四夫人姚玉兰和五夫人孟小冬则去了台湾。

姚玉兰

跟着姚玉兰去台湾的还有她的儿子杜维嵩。杜维嵩生在上海,从小锦衣玉食,过的是富家少爷的日子。杜月笙去世后,周围环境的改变和人们的议论,更重要的是生活水平的直线下降,让这位曾经的“上海皇帝”之子得了精神疾病。

孟小冬和姚玉兰

有一次杜维嵩去理发,理完发发现兜里的钱被偷了,本来生活就很艰难了,遇到这样的事情,让他又是生气又是难过,当年在上海,谁敢偷他杜家公子的钱?回家之后,杜维嵩越想越抑郁,脑子一时钻进了死胡同,竟直接吞服了大量安眠药自杀。

姚玉兰刚死掉丈夫没几年,又白发人送黑发人,在孟小冬和干妈宋霭龄的帮助下,忍着悲痛办理了杜维嵩的丧事。

杜美如、孟小冬、杜维善和姚玉兰(前排)

除了杜维嵩自杀外,杜月笙其它子女大都生活不错,如女儿杜美如和丈夫在约旦安曼开中餐馆,儿子杜维善定居在了加拿大温哥华,是知名收藏家和古钱币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