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记——珍珠村实践“党支部+X+贫困户”侧记

入伏后,虽然天气炎热,但进入金寨镇珍珠村后,整块整块的烤烟郁郁葱葱,沟沟峁茆像是穿上了绿装!看到眼前一派丰收的景象,驻村第一书记徐以勤喜上眉梢,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当时到户流转土地时的情形。

3月17日,星期六,雨天。时令虽已进入三月,但位于高海拔地段的珍珠村,料峭春寒。为了落实镇上下达的600亩烤烟种植任务,一大早,徐以勤与驻村队员宋学高一道,来到五组逐户开展工作。

他们首先来到老党员、原支部书记刘才军家中,徐以勤向老支书介绍了今年全村产业规划情况,并请老支书发挥余热和党员模范作用,带个好头。老支书被他的诚恳态度和务实作风感动,欣然同意将已经栽种小麦的6.5亩土地流转给产业大户陈宏财。

接着,他们又来到了脱贫户孔祥富的家中,没有想到却碰上了“钉子”,无论怎么给老两口做工作,始终不同意流转。孔祥富还说:“我把土地流转出去,我就变成了长工,他(陈宏财)就成了地主”。徐以勤没有放弃,耐心地给老两口从种庄稼的投入、收入算账,然后又把土地流转后的收入进行比较,告诉土地承包经营权70年不变,土地权属是以《土地承包经营证书》为准,流转只是改变经营方式,而且还能获利。最后他风趣地给老两口打比方:“土地流转后,你就能坐地收租(租金),不但不是长工,而是变成地主了”。经过打比方、举例子,苦口婆心地做工作,孔祥富终于同意流转5亩土地,还当场签定了《土地流转协议》。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徐以勤、宋学高与村组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共流转23户113亩土地,建成珍珠村第一块“百亩集中连片烤烟示范田”。

为了做实“党支部+X+贫困户”发展模式,今年年初,第一书记徐以勤就与驻村工作队商议,结合珍珠村实际情况,决定从主导产业烤烟入手。党支部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和组织发动优势,动员有一定技术、资金的陈宏财回乡创业。为解决产业大户的后顾之忧,驻村工作队说到做到,先期将土地流转到位。贫困户通过土地、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加入到产业链,实现“大户发展、贫困户增收”的双赢目的。

在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全村共发展烤烟大户20户,栽种烤烟680亩,超额完成镇政府下达种植面积的13%,预计产值238万元。流转土地280亩,土地流转费7万元,劳务用工4200人次,需支付劳务费用42万元,户均可增收10050元,实现了土地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