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入秋尚欠“东风”

国庆七天先晴后雨

秋天来临,在胜利西路延伸段道路两侧种植的黄山栾树结果了,浅红、黄色的果实显得秋意越来越浓。

国庆七天长假日益临近,天气无疑成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假期出行游玩的心情,那么长假期间柯桥区天气情况如何呢?会受不久前生成的台风“潭美”影响吗?

另一方面,柯桥“入秋”临近,秋季作为养生季节,饮食习惯、个人调理等养生问题开始不绝于耳,也成为当下“热词”。

假期先晴后雨,气温有所下降

“国庆假期我区以晴到多云或多云天气为主,长假后期受热带低压影响多云到阴有阵雨。”昨日,记者从区气象台了解到,整个国庆假期1-4号“晴到多云”或“多云”天气,5-7号“多云到阴,局部有阵雨”,总体呈现出“先晴后雨”的天气情况,适宜出游旅行。不过,国庆前期我区受冷空气扩散影响,最低气温会有下降,最低至15℃。

不过,这次国庆长假还有着点“小波折”,那便是今年第24号台风“潭美”。相信不少人兴致勃勃地和家人准备着出行计划时,“天有不测风云”,“潭美”的生成无疑成为旅游出行的“最大阻碍”,而且从刚开始气象云图上的台风路径来看,受其影响是迟早的事,大家似乎已经能忐忑不安地感受到“国庆泡汤”“假期凉凉”。

不过,好在“天公作美”,据中央气象台预计,“潭美”于今日白天掠过我国东海东南部偏东海域后,路径突变,将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并逐渐远离我国海区,并将于明日下午到晚上在日本国南部沿海登陆。这下,大家绷紧的心弦终于可以松下来了,国庆长假期间该去哪去哪,该玩啥玩啥,至少在5号以前不用担心天气问题,至于打算去日本游玩的那就只能说“凉凉”了。

柯桥“入秋”,尚欠“东风”

一般从气象学上来讲,某个地区“入秋”的标准是,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或以下,其首日即为入秋日,而真正大规模地入秋则要等到白露、秋分时节。尤其是在南方,进入9月以来,大部分地区也还是被高温炎热天气所牢牢掌控,有些地区还频现“秋老虎”现象,要步入秋天大多要等到9月底乃至更靠后。

目前,从柯桥地区九月份日平均气温来看,除了偶尔几天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下外,并没有形成“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或以下”这一现象。所以,截至目前而言,谈“入秋”还差那么一点,但从接下来几周的气温预报来看,“入秋”离我们似乎也差不了多少,有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感觉,这个“东风”,有可能是接下来的某个“秋台”,或是连续降雨天气等等。

等到“入秋”以后,阵阵凉意袭来,养生变显得格外重要。同时,身体也会因为气温的变化出现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就会因为我们的饮食不规律或者饮食不注意等等外在因素而引起肠胃不适、急性肠胃炎等病症。所以在饮食上,应该给身体一个缓冲的时间,不能因为贪图一时的痛快和爽意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春捂秋冻”,做好个人调护

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谚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大致的意思就是,春天的时候,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等厚实的衣物,到了秋天也不要刚刚感受到冷就穿得很多,个人身体要适当地捂一点或者冻一点,反而对身体有所裨益。而现在的时节,正是“秋冻”之际,尤其是太阳落山以后,饭后散步略有些许凉意,并且秋分过后早晚温差骤增,这种感觉就愈发明显。

那么,“春捂秋冻”是否有其科学依据呢?记者也从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有关医生处得到了佐证,“春捂秋冻”,就全身机体协调来讲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秋季来临时气温不稳定,暑热还没有完全褪尽,身体如果过早地添衣保暖,一旦气温回升,出汗受风就很容易伤风感冒。”这也就是为什么要适当“秋冻”的原因。

而针对“秋冻”,养生专家也提醒道,秋季以后适当的凉爽刺激,有助于机体增强抗寒能力,并且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当然,“春捂秋冻”在时间上主要是指“入春”和“入秋”之际,如果是“春末”和“深秋”,那明显就不适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