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不相信中国传统武术?

史国宏


传统武术成为“大熊猫”的原因

传统武术在当代的声望高峰应该是由李小龙、电影《少林寺》、金庸小说及港版武侠/警匪影视等共同推演而名闻遐迩的,中国“功夫”一词也因此走向世界。


在冷兵器时代,武术是政团/族群或个人间争斗/械斗的重要手段,你死我活的过程中,“有两下子”和“没两下子”其结果肯定是不同的。因此武术也由徒手演进为刀枪剑戟十八般武艺及众多奇奇怪怪兵刃,中国武术还演变出内外家门派、三山五岳门派。

那个时候的武术以技击使用为要,花架子很少。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八段锦、五禽戏等和直接用于打打杀杀的武术之间是分的比较清楚的——后者是为真刀真枪的实战而准备的,目的明确。出手/出刀/出枪都是可能要见血伤命的,所以必须是真章。


比方杨志闹市杀牛二是大家都看到的,杨志会武术手头又有利刃,牛二只是个街头泼皮、不懂武术,所以被杨志轻而易举解决掉。

景阳冈武松打虎虽不是现场直播,可血淋淋大东东一个摆在那儿,人们完全可以后来脑补武二爷施展武艺的精彩打虎片段。再如快活林醉打蒋门神——玉环步、鸳鸯脚,何等潇洒!

——正因为时刻都要接受检验,也时刻可以被人感受,揍人或被揍,杀人或被杀,连吃瓜观众都看得到摸得着,津津有味。所以那时的人不仅信,而且跃跃欲试愿学。


有句俗话“武艺再高、也怕菜刀”,更何况几十上百米之外给上将脑袋钻一二个眼那是轻而易举的长枪短火——热兵器的枪炮诞生出来,武术就不得不退后、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血肉之躯不敌钢铁飞火啊!


退出战场,武术的真实运用就少了。加以和平年代连打架斗殴都算犯法,武术的运用就更莫得啥机会——实践都缺少了,所以“真理”更得不到检验,渐渐就由传统变成了传说。

武术有G办的,可惜多沦为套路好看,实用性就嘿嘿了。也有民间的,但很多脱离了实战,脱离了老师父按传统方式恶狠狠督促(就像《醉拳》中成龙师父那样)的严格要求,于是越往后就越生疏、离它的本质要素——技击——越远,基本沦为表演。

电影《少林寺》、金庸小说等振兴了传武,也给各门各派无意间“开辟了一条生财之道”:开门传徒。

于是神州大地武风浓,到处都见依山傍水扯大旗作虎皮的门派武馆。各种神功、奇葩大师也应运而生。于是大师们威风烈烈、盆满钵满,徒弟们真学假学、吹牛有据——各得其需,倒也其乐融融。


皇帝的新衣是被徐晓东这个愣头青给微带血腥的扯下来的。

于是人们开始对传武开始质疑甚或不信起来。

其实传统武术是真实的存在,我们相信真正的高手同样存在。

同时也明白一个道理: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打腿慢。任何技艺都是在实用/实战中成长,在花架子空谈中凋零。


林武师de文散打


因为传统武术只是嘴炮,一点儿实战能力都没有。



老烟儿枪


由于人的认识不同,武术的境界不同,所能接受的层次自然不同,如《道德经》中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近若离。下士闻道,大笑,《道德经》把人分3个层次是真实不虚的,高层的东西下士就是接受不了,另人悲哀的是,下士键盘侠居多,还喜欢发表一些无知的见解和文章,高层的东西被无知的人搅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