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满清不入关,只治理东北,关内顺其发展,到现在关内和关外会是两个国家吗?

今生共相伴


满清与蒙元在统一华夏之前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个人的观点是最主要的相似处有两点:一是,都是擅长骑射的彪悍游牧民族,军政民合一,全民皆兵。二是,都在一定程度上初步汉化,均因此使自身得到一定的发展,但这个发展是有限的,就其文明程度而言,是远不及中原王朝的。但另一方面,受初步汉化影响,蒙古和满清尝到了甜头后开始觊觎中原地区丰厚的物资、人口和财富。古时汉人统治地区的富足与少数民族的苦寒生活相比有天壤之别。比如:两宋就曾每年像辽、西夏及后来的金支付过每年几十万的岁贡来换和平。而这几个少数民族政权也都是被汉化过的,但他们还属于初步阶段,两宋的这些岁贡多他们来说已经是难得的巨款了。但实际上,虽是不平等条约,但这点钱物对两宋来说却是九牛一毛。所以说,北方的少数民族,无论是蒙古还是女真,亦或是后来的满族,还是之前的义渠、匈奴、柔然、鲜卑、突厥等,只要是实际成熟,基本可以确定都是会不遗余力的南下的。

假设满清不南下,他们能经营好北方吗?我认为难度太大,或者说是基本上可以算作不可能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明朝不会坐视满清在北方发展。满族崛(初期仍是女真族,后改为满族)起于明中期,之前始终受制于明朝压制。虽然满族在明末在北方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其底子还很薄,是利用明的衰落才发展起来的,他需要不断的侵扰明,以给明制造出压力。就好比三国时蜀汉最弱,但诸葛亮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北伐,因为如果一旦失去进攻的主动权,后果可能会更糟,满族赌的是全族。因为一旦明出现某个名将或明君,将很可能北伐消灭势单力薄的满人。事实证明,毛文龙和袁崇焕都很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二是,在北方发展的成本太高。满清所占据的大部分地区,在古人看来都属于苦寒之地,这也是汉人不愿北伐的主要原因,战争成本高,收货小,得不偿失。在古代,满人虽然控制了远到外兴安岭的广大领土,但多为荒地,后期占据的关外的一些能耕种的土地也非常有限,尽管当时满人也效仿汉人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其综合实力仍难以与明抗衡。如果仅限于北方发展的话,他们还将是以游牧民族为主,顶多是半耕半牧,生产力还是太过于原始。

三是,难以保证自身安全。假设明不进行北伐,让满人在北方站住脚。但满人的势力还是非常有限的。西方有蒙古残余势力足够对其造成威胁,西北还会有俄罗斯的觊觎,就连东方的朝鲜也不见得比其力量弱多少。自己不够强大,就很可能被强大的对手消灭。

以上是我个人的分析,我个人认为,如果满清不向南发展,仅仅是在北方是很难长久存活的。



鹏程万里7777


关外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国家。

明朝对开疆拓土,没有多少兴趣。明人的天下观也不强烈。更何况明末关内根本没有能力对付后金满州国。

唐以后,朝鲜不是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了吗! 明以后,越南不是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了吗! 民国晚期,外蒙不是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了吗! 哪有什么理由,割据的满清不会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呢?

当年,被誉为现代“日本第一兵家”石原莞尔为什么听闻“全面侵华”,痛心疾首,大骂东条英机为“东条上等兵”?就是认为东条英机的军事战略素质水平也就和上等兵相当。作为日本侵华战争的策划者,“昭和三杰”之一的石原莞尔曾出版过一本军事著作《最终战争论》。在书中,石原莞尔将由“满铁”理事松冈洋右在1925年确立的侵华国策“满蒙生命线”理论,作了具体细化:日本第一步应该拿下中国东北,建立满蒙政府,和中国友好相处,然后北上征服苏联,再南下征服中国政府,最后与美国进行一场东西方的决战,战胜美国,征服世界。

可见,不仅明末东北有丢掉的可能,在1937年以前,东北也有丢掉的危机。


湿婆之林伽大王


很难理解评论里面一种满清不南下就会饿死,大家实际上弄错了一点,到皇太极时期的满清已经是封建王国,天聪八年满清粮食基本自给

另外加上满清入关,所有人忘记了噶尔丹,其领土近七百万

实际上南明之所以亡国,什么内斗啊都是扯淡,一句话南明之所以成为不了南宋就是军事实力底下,张献忠和李自成军队战斗力都在南明军队之上

实际上假设满清不南下,因为北方残破,最终李自成的选择只能是南下争夺湖广的粮食,张献忠估计也是同样选择,真实历史上农民军在湖广短时间逗留就导致江南缺粮,如果南明张献忠李自成大战湖广,一方面会导致江南缺粮,一方面会便宜满清

一句话,最后满清不入关,那么就是满清,南明,李自成,张献忠,郑芝龙,噶尔丹

民国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而明末假设也出现这种情况大家设想

知道太平天国苏州围城战死了多少人吗?

全城接近死绝,大多是病死和瘟疫

知道李自成三围开封,开封的下场吗?

不客气说,假设满清不入关南明是军事实力最弱的一环,农民军破坏大于建设,不要说民心,比如张献忠根本不要这玩意,反抗不反抗全部屠光

一句话满清不入关,呵呵


风中小草59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中国不会允许长时期分裂的存在,因为我们信仰的都是华夏文明。无论最后的结果是满清利用华夏内部的危机趁势南下还是汉族政权内部雄起挥师北伐。统一就是大局。

所有不愿意统一而捞一票就走的民族都已经消失在历史之中,比如匈奴等民族,任何明白大势的领袖倾其一生都在做这项事业。这点感谢秦始皇吧!他老人家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让华夏文明凝结了一体并且通过商旅将文明扩散。而北方民族的每一次入侵就是华夏文明一次扩展。虽然这很残忍但是游牧民族一直相信抢来的才是宝贝。

所有的少数民族无论是南北方的,只要接触到雄厚底蕴的华夏文明都会被其吸引。从凶狠的狼变成对外敌龇牙的狼狗。赶走或者消灭那些不愿意融入中华文明的“同胞”。这点只要看到汉朝的南北匈奴就懂了。

这是主人强大了能带得动狗,但是如果主人自己没有能力带动那么猎犬会怎样?那五胡乱华就来了。猎犬秒变二哈!二哈能干啥?养过的都知道二哈只会拆。在五胡乱华的政权里唯一想成为第二秦始皇的只有苻坚那是因为他有一位好老师王猛王老师。他在改造的不止是一个天王他在改造一个民族。可惜最后他失败了!好不容易把其中一只二哈改造成为有点像警犬的样子。结果训狗员一挂手下的二哈们先把警犬的家给拆了。

自唐以后汉文明已经深入北方民族内心,曾经有一位少数民族领袖这样说过,如果南边的主人非常强大那我们就安安静静的做他座下的猎犬。如果主人衰弱了我们才有问鼎中原的时机。

所以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领导者都有统一天下逐鹿中原的决心。不会成为另一个国家政权的存在,只是那段时间有长有短!比如宋、辽!





南宁面条君


不会是两国...

东北早晚还是会进攻中原并实现全国统一...

因为这是宿命...

从早期的鲜卑拓跋氏...

到辽国耶律氏...

再到金国努尔哈赤...

以至于现代解放战争...

都是由东北出兵并统一全国的...

得东北者得天下...

东北一直是强于中原弱于中原来回交替...

强于中原时会...

所以东北衰落很正常...

没必要挣扎...

东北人外流也是很正常的事....从古就一直有...你看小说里乔峰慕容复都是东北人 不都在中原混么……


ACME63610374577


这个问题分怎么看,回答不好很容易被扣上分裂的帽子,以关内人的眼光,关外是不毛之地,没有可耕种的土地,但是不要忘了在后金建立之前,关外已经长期有大量人口存在,高句丽,辽,都是依托东北的土地资源生存下来,并且古代的金,清,近代的奉系,现在的共和国,更是在取得东北全境后进而进关入主中原的,如果没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是不可以能实现的,所以清不进关,同样可以自立一国,并长期对关内保持军事高压。 但是关外的清朝同样要面对,李鸿章所言的三千年之巨变,面对崛起的俄国,未必可以单独抵挡,俄国在占领东北之后,面对的可能是,明,大顺,大西等等分裂的关内各政权,结果是分裂的关内外中国各政权被各个击破,汉族有没有信心让沙皇提起毛笔写汉字,去祭拜孔子,下江南去祭拜朱元璋,保护十三陵。


腾飞154187914


这种假设根本不会成立 后金就是其实就是反对中央政府的少数民族起义而建立的政权 其根本性质与李自成等建立的政权相同 这就决定了它和明朝还有其他地方割据政权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不可能长期共存 最终目的都是一统天下 皇太极正是认识到这点才开始为入主中原做准备


石头160495333


那中国的边界就到山海关了 山海关外就是俄罗斯了。你觉得的满洲人能躲的过俄罗斯贪婪的血盆大嘴吗?中亚骁勇善战的众多突厥民族国家、蒙古联盟都被吞并了,满洲人比他们强吗?清的建立,其实是东北的内附,清朝毕竟建立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正统王朝,沙俄对中国还是吃不下的。


老牛头发


关外会发展成什么样,请看看现在的东北,就算是关内还是封建王朝,也会出现革命的先烈,因为历史就是这么发展过来,而关外就未必了,因为纵观清朝,没有一个清朝贵族阶级有能力带头去革命,平民也没有


小九九11


满清不南下就会饿死,终明一代至始至终都没有承认过满洲是独立国家,满清初期只有南下大肆劫掠才能度日,如果按你标题所述那就是明朝所最期待的,因为萨尔浒失利后明朝对满洲的政策就是类似现在美国对朝鲜的军事加经济制裁,想彻底把满洲困死,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