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史 塱头村——书香第一村的奥秘

塱头古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古村立村于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距今已有651年的历史。

01追溯历史起源

塱头村的南面原是大片湖泽,而村就立于湖边的小岗上,故名塱头。分塱东、塱中和塱西三社,其中塱东社和塱中社相连,与塱西社以一条名叫“深潭”的小河涌相隔。塱东、塱中社左右阔约210米,塱西社左右阔约170米。村民多姓黄,黄姓于南宋末年(约公元1140年)从南雄县珠玑巷南迁至广州北郊(今白云区)神山镇,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迁至此立村,村民都姓黄。

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资料记载,黄姓为黄帝第七代孙陆终之后,帝舜时代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据《史记》与《黄国故城志》所载,伯益长子大廉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消灭,黄国子孙以国名为姓。迁徙到广东的黄姓族人大多以福建莆田的黄居正为始祖,他的长子黄源深在宋淳熙八年(1181)考中进士,历任徐州知府等职,在南宋末年他带领族人从南雄珠玑巷南迁到广州北郊的神山镇居住。

塱头村的开村始祖黄仕明在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迁到这里立村,村民传说黄仕明是一个十分老实本分的人,靠养鸭子为生。

有趣小典故:有一天黄仕明在村口遇到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就招呼他进屋并款待,这个人原来是一个风水先生,刚刚在邻近的村子遭到冷遇,被黄仕明的老实和热情而感动,就给了很多关于村子风水方面的建议,本分的黄仕明自然是言听计从,没有想到老黄家就这样发达起来。尽管现在的岭南农村早就很富裕了,但是村民仍保留养鸭子的习惯,这也许就是对这位老祖宗的一种尊敬吧。

02书香第一村

塱头村成为岭南书香第一村要从村子里第十一世祖黄宗善说起,在塱头村西社的黄氏祖祠就是供奉他的祠堂。塱头村在开村后经过了十代人的辛勤耕耘和寒窗苦读,到了第十一代时迎来了发展的第一波。据族谱记载,黄宗善有七个儿子,其中有三个考中了进士,分别是黄桢、黄俊、黄良,这是黄氏族人从纯农民到官员、士绅至关重要的一次蜕变。这座祠堂的始建年代已无法考证,现存的建筑为清同治十年(1871)重建的,面阔三间深三进,占地面积682平方米,尽管它只是采用朴素的人字形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但丝毫不影响它在村子里崇高的地位。

现在位于塱头村东社的渔隐公祠是供奉黄俊的祠堂,渔隐是黄俊的号,他有三个儿子,其中的两个儿子黄聚瓒、黄聚璋先后考中进士,父子三人同为进士这在中国也不多见。渔隐公祠的始建年代无法考证,现存建筑是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的,占地面积651平方米,采用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封檐板上雕有缠枝花草纹饰,梁架采用鳌鱼托脚,梁架和柁墩上都雕有戏曲人物、花草纹饰,十分精美。虾公梁上的石狮和檐柱挑头上的人物造型都雕刻得惟妙惟肖。

村子里的留耕公祠是供奉黄聚瓒的祠堂,他曾经担任过桂林知府,这座祠堂的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八年(1869)重修的,三间二进,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

渔隐公祠的旁边是供奉黄聚璋的东庄公书室,单间二进,建于清代,面积很小,只有47平方米。

村内还有一座友连公书室,是供奉黄聚瓒的儿子黄友连的祠堂,他出生于明正统年间,后来也考上进士,祖孙三代皆为进士在中国同样也是不多见的。

位于中社的景徽公祠是供奉黄良的祠堂。景徽是黄良的字,这座祠堂始建于明代,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行了重修,占地面积458平方米。这座祠堂最有特色的要算正脊上精美的灰塑了,工匠们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血才把这些鸟雀、梅花、牡丹、山水刻画得栩栩如生。据村民说,黄良的后代也有一个叫黄伯伟的考上了进士,只是具体的年代大家都记得不太清楚了。

位于西社的云涯公祠是供奉十二世祖黄庆的祠堂,云涯是他的号,尽管他没有考上进士,但是他的祠堂却建得很精美。正脊上的灰塑“群狮献瑞”惟妙惟肖,隐约间传递出一种信息,头门石门夹上的“云涯公祠”四字也是清代广东著名的书法家熊景星的手笔。

黄庆的孙子黄嗥在塱头村是名气最大的人物,他出生于明正统五年(1440),号栎坡,在明成化乙酉年(1465)科考中举人。在正德年间担任云南布政司左参政(相当于副省长)时遇到云南大旱,饿殍遍地,民不聊生。黄嗥为了救灾民于水火,避免因灾而发生民变,在来不及奏请朝廷同意的情况下,打开了粮仓赈灾,得罪了那些按部就班、不怕百姓饿死也要保头上乌纱的官员,被诬告贪污粮食,而当时朝廷里刘瑾、钱宁等太监先后当权,朝政一片混乱,黄嗥不但没有受到嘉奖反而被革职回家,直到朝廷查清楚这件事情的真相后,才将黄嗥连升三级,时人称他为“铁汉公”。

村子里还有一个黄嗥放木鹅的故事,传说正德皇帝朱厚照在接见蒙冤后平反的黄嗥时,送给他一只木鹅,要他拿回老家放上三天,凡是木鹅漂到的地方都赐给他,放鹅那天塱头村十分热闹,朝廷还专门派了钦差大臣来监督,那几天刚好潮水上涨,木鹅一直沿着江水漂到了花都的赤坭、白坭一带,这样一来几十里江岸两边三里内的土地全部归黄嗥所有,村子在此之后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张。为了方便村民出行,黄嗥还在村子的东北方捐资兴建了一座青云桥,是出入塱头村的交通要道,在花都区有“茶塘庙,塱头桥”的说法,只可惜在1956年被改建为附近三坑水库的渡槽。

黄嗥最大的成功是在子女教育方面,在他的七个儿子中,有五人考取了功名(黄学裘、黄学准为进士,黄学炬、黄学玲、黄延年为举人,黄延年还在乡试中荣登解元)。所以村子里有“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的赞誉,成为塱头村里黄氏家族最为显赫的一房。位于西社的友兰公祠是供奉黄嗥长子黄学基的祠堂,这间祠堂和东社的谷诒书室是村里保存最好的祠堂,始建年代没有记载,在清嘉庆六年(1801)和民国十六年(1927)先后重修过。祠堂的前面有两棵很大的龙眼树,树下有两对旗杆夹,是咸丰元年(1851)辛亥恩科乡试第五名黄湛莹和咸丰三年(1853)癸丑恩科考选第一名贡生黄庭槐所立,想必应该是他的后人吧。和村里别的祠堂不同,这间祠堂的第二进里有一个接旨亭,据村里的族谱记载是黄嗥和黄学准为接圣旨而修建的,亭内还悬挂着一个“芳徽克绍”的木匾,祠堂的灰塑、木雕、石雕十分精美,保存完好。

相比黄俊和黄良来说,村子里关于黄桢的记载就要少很多,只是在东社看完那棵参天的木棉树后,我们才见到纪念他夫人的牌坊——“升平人瑞”牌坊。他的夫人崔氏活到106岁,这个牌坊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请圣旨而建的,牌坊的顶部还刻有“圣旨”、“容恩”字样,背面刻有“百岁流芳”。

03古建筑

塱头村现保存了很多明清时代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的古屋,尤以镬耳屋为代表,雅致且大方。古树环村,塘水相拥,不仅环境优美,古屋保存完整,气势宏伟。

建筑坐北朝南,布局比较规整,村面建筑保存较好,排列整齐,规模宏大,建筑占地6万多平方米。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近30座,炮楼、门楼共3座,其余多为民宅。

村面建筑以宗祠及书室为主,大多数建于清代,部分建于明代,一般为三间三进或三间两进,人字或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或龙船脊,石雕、砖雕、木雕及灰塑工艺较好,其中以友兰公祠和谷诒书室为最。

单体建筑以宽1.1米 ~ 3.3米的巷道相隔, 现存古巷20多条。巷门楼石额上阳刻巷名,塱西社有永福里、益善里、仁寿里、泰宁里、福贤里、西华里、琢玉里等;塱中社有参槐里、兴仁里、安居里、近光里等;塱东社有善庆里、新园里、敦仁里、业堂里、光迪里、三园里、积墨楼巷等。塱头村东还有升平人瑞牌坊和青云桥。

塱头村的村民们现在已经迁往新村,祠堂多被当作柴房,高高的功名台上晒着萝卜干,只有逢年过节,这些古建筑才会重新焕发出活力。祠堂当中最有名气的要数友兰公祠,因祠中建有一座十分罕见的接旨亭。在友兰公祠的门匾上方,有一幅壁画,画中有四棵白菜。别小看了这四棵白菜,其中的立意却非常深刻:先祖们认为即使粗茶淡饭也要供孩子读书。果然,这家人“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为此皇帝恩赐两道楹联,带动全村好学成风。

04村头两宝

青云桥和红棉树,青云桥建于1507年,桥洞宽4米,深11米,以前这里水清如许,村里人经常在桥下划船、游泳,黄显标老人还记得小时候红线女也在塱头村唱过粤剧。以前花都有首民谣,提到“塱头桥、茶塘庙”,其中的“塱头桥”指的就是塱头村的青云桥。  离青云桥不远,有一棵高大的木棉树,距今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是广州最古老的木棉树,某种意义上,这棵木棉树已经成了塱头村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