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古人为何要建6米高的“惜字炉”


在湖南省桂阳县北面与常宁、耒阳两市三地交界处的山谷腹地,有一个不为外界熟知的小村庄-----雷坪镇陈溪新村,在村头的惜字炉格外吸引来者的眼球。


有趣的是,在惜字炉上方一块石头上留有一鹅蛋大小的孔,刚好是雕刻葫芦瓶的口。当地长者说,在取石建炉时就发现这个圆孔,后来雕匠巧妙利用这圆孔做为葫芦瓶的口,很有意思。
据了解,这座伫立在村头的惜字炉高6米,它有三层,全部用石头建造成古塔的模样。这么高大,这么伟岸,雕刻得这么精细,石块上的图像和文字又有这么清晰在整过郴州来说是独一无二。
这座惜字炉尽管建于清朝初期,但至今还未倾斜变形。惜字乃珍惜文字之意,而惜字炉即为焚化字纸之处。那时,爱惜字纸已是家喻户晓成为时风,先辈花巨资建惜字炉,旨在教化子孙后代,勤学苦读。
为了更好地保护民间文化,在惜字炉底座的背后,桂阳县人民政府还立了“郴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