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厉害的将领全部投入了战斗,为何却输给了孤儿寡母的辽国?

莫宁_Morning


微史春秋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想题中所问指的是宋辽二十五年战争中宋太宗雍熙北伐惨败于岐沟关之战一事。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北伐契丹,掀起宋辽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正式交锋。最终御驾亲征的宋太宗惨败于幽州城下的高粱河,落得乘驴车南逃的不光彩结局。

这次失败主要是由于北宋太过轻敌,宋太宗心中自然不甘。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辽景宗去世,十二岁的辽圣宗继位,由萧太后摄政。见辽国孤儿寡母其国内势必生乱,宋太宗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在雍熙三年(986年)派出三路大军,第二次北伐契丹。

为了这次北伐,宋太宗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宋太宗出动三路大军,共计20万人,相当于全国兵力的三分之二,算是举全国之兵了。

这三路大军的统帅都是当时大宋最杰出的将领。

东路军以曹彬、米信为统帅,率军十万,陈兵于雄州、霸州一带。

中路军以田重进为主帅,出兵飞狐口,意欲夺取蔚州。

西路军以潘美,杨业为统帅,攻占代北诸州。

幽云十六州,分山前七州和山后九州。按宋太宗的计划,先是西路军和中路军进攻山后各州,然后在转到山前,与攻占涿州后北上的东路军会师,三路大军合围幽州,彻底收复山前各州。


三路大军主力是东路军,兵力十万,主帅是曹彬,手下将星云集。

雍熙三年(986年)三月,北伐开始。三路大军连战连胜,宋军来势汹汹,形势对契丹极为不利。

萧太后立刻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携辽圣宗御驾亲征,同时调兵遣将驰援幽州涿州。

曹彬的进军速度很快,三月十三日,东路军攻占涿州。

如果说曹彬是大宋第一名将,那么他的对手辽南京(幽州)守将耶律休哥则是当时契丹第一名将。

耶律休哥的战术是侵扰宋军并截其粮道,很快奏效,东路军的粮道被成功地截断。曹彬在占领涿州十余日后不得不于四月初主动撤退,“退师雄州以援供馈”。

宋太宗听到消息大怒:“岂有敌人在前,反退军以援刍粟,失策之甚也!”他急忙遣使命令曹彬率军回去,沿白沟河前进与米信会合,特别交代他们“持重缓行”,等待西路军和中路军的到来,合力围攻幽州。

由于曹彬的退军就粮,契丹于四月十八日夺回了涿州。

曹彬的大军按宋太宗的要求到达白沟河之后,得知涿州被夺,手下诸将不断叫嚣请战。他们是主力大军,太想攻城略地建立战功了,他们可不想慢慢地等着坐看另外两路宋军建功受赏。

于是曹彬率军“复裹粮再往攻涿州”。

好不容易到达涿州与耶律休哥对阵,曹彬却听闻萧太后大军已距离涿州不远。他担心被契丹军左右夹击,于是再次下令撤军。

曹彬命令部将带领涿州百姓先撤,自己亲率大军断后。

当时天降大雨,道路泥泞,宋军撤退时“无复行伍”,混乱不已,以仁爱多恕闻名的曹彬制止不了大军的混乱。

不管怎样,曹彬撤军让耶律休哥发现了战机。耶律休哥立刻率领精锐骑兵追击。

五月初三日,耶律休哥率领骑兵在歧沟关追上了曹彬。

曹彬命令宋军将运粮车环绕在阵前来防御契丹骑兵的冲击,耶律休哥见状下令包围宋军。

两军一直相持到当天夜晚。曹彬不想坐以待毙,和米信率领少数亲卫骑兵趁夜打开车阵,从契丹骑兵中撕开一个缺口向南狂奔而且。

曹彬的突围不但撕开了契丹军一个缺口,也让宋军的车阵漏出一个缺口。耶律休哥迅速下令全军冲击车阵缺口,对宋军发起了全线进攻。

主将一逃,宋军顿时惊慌失措,他们纷纷不顾阵型疯狂奔逃,契丹人趁机展开掩杀。

岐沟关一战出现了是一边倒的形势。

一部分宋军被契丹追杀至白沟河,上万宋军径直跳入河逃跑,被淹死无数。幸亏宋将李继隆挺身而出,指挥所部士兵顽强抵抗,挽救了一部分宋军。

此时曹彬带领另一支宋军逃到了沙河附近,以为逃到了安全地带便在河边埋锅做饭。

耶律休哥的骑兵又追来了,宋军再次望风而窜,急忙渡河,惊慌失措间互相推搡踩踏、溺死者无数,丢弃的盔甲堆积如山。最终曹彬带着少部分人逃到了高阳。

史载:“宋师望尘奔窜,堕岸相蹂死者过半,沙河为之不流”。

从岐沟关以南到高阳以北,沿途到处都是众多的宋军尸体。

事后,耶律休哥将宋军阵亡将士的尸体筑为“京观”。

东路宋军惨败,萧太后可以从容调兵对付另外两路宋军,不久另两路先后撤离,但是西路军副将杨业战败被俘,不屈而死。

雍熙北伐再次以惨败收场。

“岐沟之蹶,终宋不振”,从此,“宋人不敢北向”。

以上便是岐沟关之战的基本情况,集中了全国军力和最杰出将领的北宋败给契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宋太宗对形势判断错误。宋太宗出兵伐辽的理由是,辽景宗去世,辽圣宗年幼,由萧太后执政,并且萧太后和大臣韩德让关系不清不楚,认为辽国政局不稳,势必生乱,正式伐辽的大好时机。但是事实是,萧太后在韩德让的辅助下很快就稳定了局势,辽圣宗统治正是契丹国力最好的时期。此外宋太宗选择在辽圣宗继位四年后而不是继位当年伐辽,更是错失了时机。

二、军事部署存在问题。这是最重要的原因,宋太宗此外北伐没有有宰相等文官商议,显得比较仓促。战争涉及各个方面,行政,补给等都不得马虎,为何宰辅商议,谋划难免不足。此外,三路大军北伐,看似计划很周全,但对于辽来说,一眼就可以看出奔着幽州去的东路军是心腹大患,两路的策应几乎失效,只起到吸引辽军部分兵力的左右。此外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军事部署束缚了实战应变。

三、最高指挥者的指挥。北宋重文轻武,对武将提防,以太监为监军,宋太宗又是遥控指挥,对前线的实际军情判断容易迟缓失真,前线统帅没有自主权。而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御驾亲征,亲临第一线,一方面鼓舞了辽军气势,更重要的是更容易了解情况,灵活对策。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做法明显有高下之分。

四、还是军事上的问题,主帅们表现失常。三路大军统帅副帅都是名将,但是在这次北伐中他们仿佛是新人一般,昏招不断。如曹彬,先是粮道被断不得不退出涿州,然后又是听将领鼓动不按持重缓行既定计划行动,再攻涿州。最后是撤退时大军纪律涣散,弹压不住,岐沟关被围又弃军先逃,在白沟河大意埋锅造饭等,丝毫看不出他灭南唐的英姿雄风。此外对付契丹骑兵,北宋的将军们仍然没有好办法。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并非专业,欢迎各位读者留言批评指正,以便我学习提高。谢谢。


微史春秋


这可以写篇论文了,辽朝外重内轻,宋朝内重外轻各有所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