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六贼”是哪六个人?其中谁最祸国殃民?

水月長安


北宋“六贼”有两位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他们在《水浒传》中登场,是谁?

蔡京和童贯!书中大家恨之入骨的高俅先生并未位列其中,虽然他和杨戬一样作恶多端。

蔡京

“六贼”之首

书中四人是以蔡京为首的奸臣集团,历史上,此人也是个投机小人。能爬到这个位置,说明他还是有能力的,可是没用在正地方。他书法写的不错,可是字如其人的法则在他身上并不太适用。

(图片来自题主配图,《水浒传》蔡京剧照)

此人最擅长见风使舵,王安石罢相后,司马光最反对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力求速改,有识之士表示改革太快,国家伤不起啊,应该慢慢来,但是蔡京在他的辖区二话不说的做到了,司马光对他大加赞赏。等到章惇(王安石变法的支持者)掌权时想再次恢复变法,犹豫不决时,蔡京又出现了:“按照宁熙变法就可以了,还有什么讨论的”。其行为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他自己。宋徽宗是他快速发展时期,由于他谄媚枉上,平步青云,任人唯亲,其子三人为大学士。蔡京最后一次登相位已经老眼昏花,有了其子代理政事的怪事,蔡京有一子娶了宋徽宗的女儿,势利盘根错节,混乱朝政。

童贯

童贯是宦官。和蔡京配合的非常“默契”,被蔑称为媪相,蔡京为公相。媪看偏旁部首就知道了,看出大家对他有多么的厌恶。

蔡京就是通过童贯的关系,才让皇帝看到了他的书法,借此被赏识。在攻打西夏时,胡乱指挥,导致名将战死,他隐瞒消息,向朝廷报捷。宋徽宗南逃时,卫士跟着宋徽宗生怕被丢下,童贯怕他们走到慢,派亲军射杀他们,一路哀嚎

梁师成、王黼

梁师成老实其表,奸佞其心,被称隐相,此人派人模仿宋徽宗的笔记假传圣旨。

王黼对梁师成的尊敬宛如儿子对父亲那般,倚仗权势,强占门下侍郎的房宅,帮助蔡京复相,沆瀣一气,曾买空城假装成胜利的样子,方腊起义时,向朝廷隐瞒消息,导致方腊一日做大一日,金人入东京时,此人不等诏命,拔腿就跑

李彦、朱勔

李彦在金兵迫近开封府时,力求割地求和。

朱勔谄媚皇帝,掌管“花石纲”,在民间搜集奇石花木,运输高大树木和巨石过程中,甚至要断桥破城。

宋徽宗

此人不得不提。为“六贼”土壤。

这些奸臣的出现与徽宗的行为不无关系,此人追逐声色,微服酒肆,玩乐别出心裁;酷爱艺术,不谙朝政,君权恶性膨胀。《水浒传》中他和李师师的关系倒也符合他的性格。

他们君臣之间因果难寻,相互影响,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北宋这个危楼即将倾覆。

施耐庵公选这个时期的历史写出小说,更突显时代的悲剧。


大眼大世界


北宋“六贼”的说法,出自宋钦宗上位后的宣和七年(1125年12月),太学生陈东的上书:“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衅。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宋史·卷四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忠义十·陈东传》

宋钦宗收到上书后没多久,就陆续对这“六贼”进行了处置。八十高龄的蔡京被贬至儋州(今海南儋县),于途中病死;李彦、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等则先后被处死。

蔡京、李彦、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这“六贼”,都是宋徽宗时期的重臣。在当时,这六个人构成了北宋最具权势的关系网络。

童贯是太监,被喜欢玩花弄石的宋徽宗派去苏杭“淘宝”时,处于“放逐期”的蔡京主动搭了上来。于是,蔡京的书画作品不断通过童贯到了宋徽宗面前,崇宁初年,蔡京被命为宰相。朱勔原是商人,通过贿赂蔡京当了官,又在蔡京的指点下不断进贡奇花异石,得到皇帝欢心。李彦和梁师成都是太监出身,其中梁师成领睿思殿文字外库,主管出外传导御旨,胆大妄为到敢找人模仿宋徽宗的笔迹按自己意愿拟旨下传。王黼尊称梁师成为“恩府先生”,他还是宋朝第一个由通义大夫超晋八阶直接成为宰相的人。



要说六贼中的祸国殃民之首,时人公认是蔡京。他在任时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惹得民怨沸腾;贪权结党,残害异己,这些事都做得十分顺溜。蔡京的仕途四起四落,直到77岁高龄时还在宰相位置上忙乎着。宋徽宗在任时,无论朝中多少人反蔡,他对蔡京都只是象征性地略施惩戒;亏得宋钦宗痛定思痛,在陈东上书后迅速处理了这只老狐狸。


生猛历史


关于北宋“六贼”这个说法,最初出自当时的太学生陈东向皇帝的上书中。

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国兵分两路,南下侵宋,一路攻太原,一路攻燕京,誓约在开封会师。十二月,东路军攻破燕京,西路军也攻到太原城下,势如破竹。作为宋朝当家人的宋徽宗赵佶,大难临头,却推责任,撂担子,在刚刚43岁的年富力强之时,匆匆传位于长子赵桓,自号“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当上了太上皇,休息去了。非但如此,宋徽宗还在开封军民加强防守、抵御金军之际,借口敬香还愿,南逃避难,忙忙似丧家之犬,毫无大国君主的担当。

皇帝如此,大臣可想而知。平日那些所谓“股肱之臣”,此时也利用各种理由,纷纷加入逃亡队伍,蔡攸、高俅,先后扈从。作为朝廷最高军事长官的领枢密院事童贯,更是荒诞到最基本的纪律都不遵守,宋钦宗受命于危难之时,安排童贯以领枢密院事留守东京,负责京城防务,童贯竟然拒绝受命,自个儿随宋徽宗一路南逃。

宋朝两百年基业,眼看就要毁于一旦。倾危之际,在汴京太学读书深造的太学生陈东,联合其他太学生,拜伏于宫阙下向宋钦宗上书说:“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这就是所谓的北宋“六贼”,他们分别是蔡京、梁师成、李彦、朱勔、王黼、童贯。

那么,这六贼中,谁最祸国殃民?或者说,谁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其实,这六贼中,人人都是奸臣,但没有一个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北宋亡于六贼误国之说,是从传统的“奸臣模式”而来,以为国之灭亡,无不是乱臣贼子之过,只要忠臣事主、奸臣倒台,国家就不会灭亡,当时民间所谓:“打破筒(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就是这种说法的“民谣版”。

然而,持此种论调,又是多么的可笑?北宋灭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内忧外患,比如官吏党争,比如武备松弛等等。但是,直接促成北宋灭亡的原因,是竭泽而鱼的盘剥和荒淫无度的奢侈。

无论是让百姓民不聊生的花石纲之役,还是让丰盈的国库再度空虚的垒山造园、营建宫观,无不是满足皇帝宋徽宗的一己之私欲,宋徽宗的享受,是建立在国家机器为一个人的奢縻而运转,群臣百官在为一个人的享受而搜刮,全国无数生民百姓在为一个人的私欲艰苦劳作,其苛政可用刺血济饥、敲骨吸髓来概括。就这一点来说,宋徽宗才是真正葬送北宋王朝的罪魁祸首。

靖康元年底,金人铁蹄踏破汴京,宋微宗、宋钦宗成了阶下囚,被掳北去,北宋灭亡。


帝国的脸谱


北宋的六贼与其他朝代的奸臣不同,他们基本上没做什么对不起大宋朝,或者残害黎民的事情,他们中间以蔡京和童贯为代表,他们被处理的原因是导致与周边国家关系破裂,引发战争。

如果说冤枉,蔡京和童贯最寃。他们都是对金主战派,一直在与金国争利的过程中不留余力,可以说为大宋朝寸土必争。甚至使用了很多不太光彩的手段,最后引起金国的愤怒,两国关系破裂,兵戎相见后北宋溃不成军,根本无法和金国抗衡,于是转为和谈,但金国对北宋并不信任,而且对北宋的一些行为和政策表示非常不满。北宋皇帝只得把这一切都归罪于蔡京、童贯等人擅作主张,陷朝廷以不义。于是金人提出,必须处理童贯和蔡京等人才可以和谈,就这样,童贯和蔡京被贬,金国仍不满意,认为处理的太轻没有诚意,所以宋钦宗之后又杀了童贯,而蔡京在流放的路上死去,否则也可能被追杀。

杀童贯,流放蔡京,其实并不是宋钦宗本意,是被金人逼迫的,但为了给本国人一个交待,就说他们是奸臣,给他们安了六贼的称号。

童贯和蔡京绝对算不上什么道德典范,在宦海沉浮很多年,高层之间的勾心斗角是非常厉害的,两个人在这方面做的更加过分。在那个复杂环境下,基本没有任何人是纯白的,胜者王侯败者贼,打到了给你找点污点简直轻而易举。

说到这点有点打脸,很多人知道金国和南宋谈和条件是杀掉岳飞。很可惜这个说法到了明朝才出现,真假难辨。但在北宋,必须处理童贯和蔡京才可以和谈却有充足的史料证据。

如果能诚心悔罪,重启欢盟,可囚缚首先谋取平山童贯、詹度,并逆贼张觉、李石、卫甫、赵仁彦等来旨军前,谢天下罪········

天会四年润十一月十三日,完颜宗望给宋钦宗的一封书信列举了南宋罪人名单(干戾人札子)他们分别是;

童贯、蔡京、蔡攸(蔡京之子)、王黼、李纲、李弥大、刘耠、王安中、马扩、詹度、陈□、吴敏、徐处仁、折彦实、折可求、吕仲、张孝纯·····

童贯排在首位,蔡京父子紧随其后,而且在此前的一个札子里,完颜宗望竟然把李刚说成是蔡京一党,蔡京被贬后,钦宗曾启用李纲知枢密院,力主抗金,引起金国不满,在书信中将李纲说成是蔡京余党。表达宋钦宗只是把李纲外壬表示不满。


山野论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