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有哪些曾风靡一时或被大量使用后被证明是有严重危害的东西?

GavinYs


前阵子,我家兴起了自制酵素的风潮。后来我发现,不仅仅是我们家,在整个大东北地区,“自制酵素”都特别风靡。这种“酵素”需使用特制的酵素桶,桶内有一股清香——销售说,桶壁上全是益!生!菌!引得婆婆妈妈们啧啧称奇。

“自制酵素”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在桶内装水果2.5斤、水6L、糖1.5斤,放置七天,就成为了具有神奇疗效的酵素。刚制作好的酵素有一股刺鼻的酒精味,不胜酒力的人喝下去甚至会有一些微醺。

我有个亲戚是搞医的,在家人沉迷酵素的时候,她异常清醒的把“自制酵素”拿去实验室做了化验,实验结果表明:“自制酵素”的甲醛和乙醛超出正常值的20倍!

总所周知,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危害,对肺功能、肝功能的伤害很大,误服甚至会致命;乙醛呢,吸入对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误服会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对心、肝、肾的损害同样很大。

科学实验表明,酵素有益健康,它的好处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我曾喝了一个多月的“自制酵素”,服用后大便的确通畅,只是不知道这种通畅到底是刺激症状,还是酵素本身的作用。可以肯定的是,“自制酵素”的甲醛和乙醛超标,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

另外一个比较让我震惊的危害产品是爽身粉,其中主要成分滑石粉增加了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

今年7月我曾读到一个新闻,说在美国,22名女性把强生公司告了。陪审团判定她们指控该公司生产的滑石粉产品(包括强生婴儿爽身粉),造成她们患癌的指控是有效的。强生公司为此支付5.5亿美元补偿性赔偿,以及41.4亿美元惩罚性赔偿……

在此,答主提醒各位女性们一定要慎用爽身粉!


言午许


浏览了一下其他回答,真是五花八门大开眼界,我也贡献一个别人没有说到的,博君一笑。

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个美国人的名字:小托马斯·米基利(Thomas Midgley, Jr.)。基本上凡是看完他的人生事迹的人,都会记住他的名字。

米基利是一个美国发明家,出生于1889年5月18日,他这一辈子据说有超过100多项的发明,但是,其中有两项发明,影响最大,也最符合这个问题:风靡一时,时候被证明有严重危害。

一个就是“四乙基铅”汽油。

最初,汽车的汽油很不稳定,极大影响了汽车的性能。在1921年,米基利通过对化学的了解,发现“四乙基铅”这个添加剂能够很好的改善汽油的性能,是优良的汽油抗暴剂。而且价格便宜,成本低廉。

我们都知道,资本是逐利的。汽车制造商能够靠这“四乙基铅”来改善汽油性能,就能更好的销售汽车;米基利能够凭借这个专利,获得丰厚的回报,于是两者一拍即合,很快就量产的。并且,因为他的这个“贡献”,他本人还在1922年获得了尼克斯奖章。

不过,很快人们就发现,这个添加剂有毒。作为一种化学物质,四乙基铅确实是有毒的,但是因为它只是少量加入到汽油中,所以一开始人们觉得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先是汽车公司的一些工人铅中毒死亡,引发了人们的质疑。

米基利不甘心,于是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他把双手浸入到这种物质中,还在汽油烟雾中站了一分钟,向大众证明其实是无毒的。

结果,这种含铅的汽油一直使用到了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甚至还要更晚,直到前些年才禁止。

事实上,米基利在新闻发布会后就中毒了,只是那时候媒体已经没有关注到,而含铅汽油在全世界造成的危害:不论是空气污染还是人体健康,都是极为严重的。

再一个是氟利昂。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氟利昂了,但是早些年,特别是空调刚开始普及的那些年,我们都知道。空调如果制冷效果减弱了,还需要添加氟利昂。

这个氟利昂,也是米基利发明的,而且也是汽车公司协助他发明的。

1930年代,米基利发现了氟利昂,就将其发明成为了制冷剂,在当时,氟利昂无毒,安全,稳定,不能燃烧,容易液化,简直是最好不过的制冷剂了。于是迅速风靡全美,乃至全球,1937年,米基利为此获得了珀金奖章。

人类用了四十多年氟利昂,才发现氟利昂看似安全,但对地球上空的臭氧层有巨大的破坏性,据观察,当时的臭氧层已经因为氟利昂的大量使用而变薄,部分地区还有空洞。

人类如果没有臭氧层,宇宙的射线就会长驱直入,人类就会全部完蛋。

于是80年代,氟利昂在全球被限制使用;90年代被全面禁止,包括中国在内。这样是为什么在90年代,我们还能看见空调服务商有添加氟利昂的服务,到了新世纪就没有了。

小结

所以,一个是含铅汽油,一个是氟利昂,都是同一个人发明的,都是大量使用,然后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害,你说这个人牛不牛。

有人说:米基利是“地球历史上对大气影响最大的个体生物”,是“历史上杀戮最多的个体”。

他一个人间接杀死的人,恐怕比历史上任何人都多。

而他本人,最后的结局也颇具讽刺性。

因为他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不方便,他于是自己设计了一个滑轮上下楼,1944年,他在使用滑轮时,滑轮故障,滑轮的绳子把他勒死了。


danyboy


我来说说现在的人绝对不敢碰,而在20世纪初曾风靡欧美的神物。这东西的传奇之处在于发现它的人得了诺贝尔奖,骇人听闻之处在于欧美人将它掺入各种吃的、用的商品里,可怕之处在于和它有接触的年轻女工死后,骨头烧成灰仍然会让照相胶片感光。

没错,这种物质就是镭,发现它的居里夫妇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见下图:

我们先从物理学家的角度认识镭:

镭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放射性的元素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7周期,第IIA族,原子序数88,元素符号Ra。纯的金属镭是几乎无色的,但是暴露在空气中会与氮气反应产生黑色的氮化镭(Ra3N2)。镭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强烈的放射性,其中最稳定的同位素为镭-226,半衰期约为1600年,会衰变成氡-222。

如果不是居里夫妇,镭可能就是一般的放射性元素,只是在考试时才会被人记起。从1898年到1902年间,居里夫妇发表了32篇论文,在论文中发表了关于辐射的重要性质:在辐射下,癌细胞比健康细胞死亡更快。他们在一些浅表的肿瘤上放置含镭的放射源,肿瘤迅速缩小,患者恢复了健康。

这个研究成果在现在最知名的应用,就是用来治疗某些癌症的化疗。也就是说,居里夫妇的研究成果没错,但到保健品商人那里,一切都跑偏了。

先是法国药剂师亚历山大.雅各宾提出了“微居里疗法”,号称微量的辐射能给健康的细胞增加能量,使人延年益寿。这是不是和中医的“以形补形”异曲同工?

然后各种雷人产品出现。

德国一家叫Batschari的烟草公司在1910年推出含镭的香烟,号称吸一口提神醒脑,就差说是长寿香烟了:

然后又有厂商推出含镭的保健储水罐,声称经罐中纯天然放射性元素辐射过的水,饮用后能包治百病(好熟悉的广告配方,和现在某些地方电视台的保健品广告简直就是一个调调):

保健品商人们岂能放过富人们的钱包,很快推出纯天然辐射矿泉水,水源地位于天然镭矿区,如假包赔:

还有能带来活力的“镭裤”,号称穿上它,男士们再也不用往XX医院跑,各种中年期烦恼一扫而空。

这还不算完,镭从保健品行业进入多种领域,各种含镭的雪茄、药片、巧克力、化妆品、面包、牙膏……,成功在20世纪处掀起消费热潮,成为当时“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神物。

但很快,公众就认识到镭的剧毒性。1917年,美国的镭发光材料有限公司(Radium Luminous Material Corporation)研发处镭与硫化锌的混合涂料“Undark”,释放的光格外明亮,非常适合作为夜间行军的载具仪表盘的涂装材料。

公司聘请了大量年轻的女孩子给表盘刻度涂刷“Undark”。

用于涂装的驼毛笔容易劈叉,工厂叫她们用嘴抿一抿。

每抿一下,就有微量的镭被吃进肚子。

更有年轻无知的女工为了好玩,将“Undark”涂抹在嘴唇和指甲上,甚至涂抹到脸上,像化妆一样,晚上下班后“镭”姑娘们在酒吧里发出幽幽绿光,却不知道镭正在卖力地啃噬她们的身体。

1922年,一名叫莫莉·玛吉亚的女工开始出现牙痛,牙床也跟着溃烂,更可怕的是,她的整个下巴,上颚,耳朵开始形成巨大的脓疮,模样十分恐怖。几个月后,莫莉·玛吉亚死了。

患类似病症的女工越来越多,镭姑娘们意识到“Undark”涂料有问题,公司却尽力掩盖真*相,称她们患了梅毒。

镭女郎们这才意识到受骗了,于是将镭发光材料有限公司(Radium Luminous Material Corporation)告上法庭。

上图因为镭女郎无法出庭,法院人员只能在病床前听取陈述。

为取得证据,法医打开莫莉的棺材,取出头骨、5块脊柱、5块肋骨、双脚、股骨、右胫骨和右腓骨,灼烧成灰,用苏打水冲洗后风干,在冲洗相片的暗房里将骨灰包上黑纸,外层再包裹X感光底片。

10天后,法医进入暗房,冲洗底片,结果底片上满是镭辐射产生的星星点点的白光,而作为对照的正常人的骨灰则没有使底片感光。

于是,镭发光材料有限公司(Radium Luminous Material Corporation)败诉,每位镭女郎最高获赔25万美元。在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25万美元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但获得赔偿几年后,镭女郎们全部去世。

从此以后,镭的毒性为大众所知,各种以镭为卖点的面包、矿泉水、牙膏、化妆品、水罐、保健内裤等,统统消失。

接触镭时,人们不再很随意,而是全副武装:

如果喜欢答案内容,请点赞,谢谢!头条号《魔铁的世界》专注有营养接地气的科技、商业故事,喜欢请点击关注,每日获取新鲜、有态度的资讯。


魔铁的世界


樟脑丸!

相信现在30岁以上的人们都很熟悉那股衣橱里飘出的味道吧!那时候家家户户放衣服的木制大衣柜或箱子里都放几颗白色小“臭蛋”,目的是防止衣橱里的衣服被虫蛀,当然,效果相当好的!


可是,大家仔细想想,有多久没有见过这东西了?为什么?

原因是:后来人工合成的臭蛋被证实有毒!其主要成分已从天然的樟脑变成了“二氯苯”或“萘”,而且价格比天然的樟脑丸便宜多了。

专家指出,非天然樟脑丸的不少成分本身就是有毒的,如二氯苯、萘等,正常少量使用是安全的。但是,如果长时间大量使用,严重时会导致DNA突变,肿瘤的发生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听着都害怕,快去看看家里还有没有了?


家庭教育智慧


风靡一时,但大量使用后被证明有严重危害的东西,在医学领域里并不少见。下面就说以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图片里穿大褂的这位估计是不少网瘾少年的噩梦,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杨永信开创的“网瘾电击疗法”,借鉴“电刺激厌恶治疗”的原理,用强电流刺激戒瘾孩子的太阳穴和手指,在给孩子造成巨大身体痛苦的同时,也给前来治疗的孩子以精神上的重创。

就是这样一套听起来匪夷所思,甚至毫无科学依据的治疗手段,在当年却受到了许多家长的热捧,有几万名家长在缴纳高价的治疗费后,将健康的孩子送到了杨永信的治疗中心,同时杨永信也大力推广他的电击疗法,一时间,全国的不少地方都开设了类似的点击戒断中心。为了摆脱痛苦的电击治疗,大部分孩子只好表面装作顺从,有的孩子则想方设法逃跑,上演《飞越疯人院》戏码。

2009年,这样荒唐的电击治疗手段被媒体曝光,舆论哗然,在一片质疑声中,2009年7月,卫生部以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为由,紧急叫停各地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的临床应用。而这并不是故事的结束,杨永信的治疗中心并未关门大吉,而电击治疗则以改头换面的形式继续存在。2016年,央视《新闻调查》节目再次关注此事,而面对媒体的质疑,杨永信甚至还转发了相关报道,其心理之强大可见一般。


而医生认为,“网瘾电击疗法”实际上是:有电击的强烈刺痛感,在强烈身体不适的感觉下施以洗脑式的语言引导,在受害者精神及其不稳定的状况下,对其进行行为诱导,其方法具有强制性,并有害于身心健康。此行为与刑罚有相同之处,强迫人惧怕此行为带来的伤害,而害怕网络,长期实施的话导致人精神崩溃等一系列的精神问题,青少年多半会产生童年阴影,导致不健康成长,为青少年的未来埋下祸根。

不过遗憾的是,虽然经过媒体的严肃报道和相关部门的治理,网瘾电击疗法却仍未绝迹。它的存在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医学问题了,其背后所包含的经济、社会、青少年教育及伦理学因素,才是它能继续生长的土壤。


杨过的大仙


这就要给大家讲几个中药的案例了,千万不要觉得我讲养生知识课。

中医作为世界两大医学的东方医学的代表,独树一帜,在东方中国流传数千年。流传至今基本都是精华,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散佚。

这里就要讲一些极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害性命的中药材,这些药材如果看到,能不用就不用,能替代就替代,一旦感到不适,极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内脏损伤。

何首乌:何首乌作为较为名贵的中药材,很受市场的欢迎,而且还有人形何首乌出现,更是声明在外。何首乌含有蒽醌类毒素,毒素代谢会导致肝脏受损。

熟何首乌经过炮制,毒素会有所降低。但都不建议长期,大量服用。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国其实是肝病大国,中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亿人,平均每14个人中就一个携带乙肝病毒(多数只是携带者,很多一生也不一定发病)。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规定,生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1.5克,制何首乌每日不得超过3.0克,肝功能不全者和有肝病家族史者禁用。(乙肝只有通过血液检测才能发现,而且较难发现,一旦服用何首乌,极大可能造成肝损伤,而且不可逆转,注意:若是医嘱要求服用,请一定要慎重!!)

雄黄:白娘子喝了雄黄酒就变成了原型,雄黄的本质是含砷化合物。很容易就形成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砒霜就不用解释,想必大家都)。

雷公藤:这味药的过量使用可直接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轻者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重者发生肾小管坏死,最直接的症状就是急性肾衰竭。(一旦抢救不及时,人很快就没了,即使抢救过来,以后肾的过滤功能也会大不如前,很可能需要透析甚至换肾。)

还有诸如银杏叶、胖大海、甘草、草决明、野菊花这些都是不宜长期服用的。长期饮用银杏叶水会导致头昏头痛、乏力、胸闷、腹胀、腹泻等症状。饮用胖大海则会导致大便稀溏、胸闷。甘草对肾有一定刺激作用,容易出现水肿无力,肾病患者必须慎用。野菊花饮用过多易造成肠胃不适,脾胃寒虚,孕妇不宜饮用。

写在最后,大家要注意,商家都把功效写的又大又清楚,看着我每次都有这种药(保健食品)能包治百病的感觉;然后副作用就干巴巴的写一句“详见说明书”。大家一定要有自己判断力,切记听信土方子。

以上


木剑温不胜


应该是槟榔吧


广泛流行与湖南,海南等地、尤其是湖南、熟人见面、除了敬烟,还会顺手陶两个槟榔,一人一个、边说边聊、因此也就有了槟榔配烟、法力无边的说法,

大家都只听说槟榔的功效、如驱虫、消积、下气、行水、以及提神醒脑等

但却忽略了槟榔的危害

危害一:容易致癌

槟榔容易上瘾、因此很容易形成长期嚼槟榔的习惯、而长期嚼槟榔造成牙齿变黑、磨损、牙龈萎缩等、最重要的是还可能导致口腔癌、据调查研究、口腔癌患者80%都有嚼槟榔的习惯、世界卫生组织也将槟榔作为一级致癌物质


一旦患了口腔癌、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的折磨、患者的舌头和口腔粘膜会发生溃烂、剧烈的疼痛使他们无法进食、



危害二、使人变丑

长期嚼槟榔、会使人咀嚼肌变大、让瓜子脸变成国字脸都没问题、

晚上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新闻、说一个逃亡13年的嫌犯因吃槟榔,嘴巴变成樱桃小嘴、给警察叔叔增添了许多抓捕麻烦;由此可见槟榔的整容功能



说了那么多、

还是希望各位朋友不要因为槟榔一时的快感、而毁了自己的身体!!!


经典视频分享站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将近1000个回答,大体上翻看了一下。

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说香烟。

香烟,不是风靡一时,而是风靡一世。不仅大量使用,而且有的人上瘾。不仅严重危害自己,还严重危害他人。

我们其实最应该说说它----臭名昭著的香烟。

香烟主要由烟草制成。烟草原产于南美洲,叶子可用来口嚼或做成卷烟来吸。

最早使用烟草的是美洲的印地安红人。

16世纪,烟草传入欧洲,然后再流传到世界各地。

20世纪以前,烟草大部分以咀嚼、嗅闻、烟斗以及雪茄的方式被使用。

19世纪末期,工业化导致制造香烟的机器发明,纸烟成为烟草使用的主要形式。

香烟内的物质主要是干烟草,但是为增加口感,制造商利用化学处理添加了其它成份。

香烟点燃后生成的烟雾中,约含4000种化学物质,约含4000种化学物质,约含4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大多是有毒物质,并有数千种致癌物质。

吸烟者易患肺癌,主要原因是放射性同位素-钋210吸入体后无法排出,香烟中也含镭226及铅210。放射性同位素是烟草吸收矿物肥料而来。

香烟一般都含有以下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1、尼古丁:香烟的主要成份,使人兴奋,令人上瘾。

2、丙酮:影响皮肤、口腔、肾脏、肝脏,可导致神经损伤和先天缺陷。

3、铝:可导致接触性皮炎,和阿兹海默症有关。

4、镉:影响呼吸道、肾脏 、肝脏,诱发软骨病等。

5、氰化物:剧毒。

6、苯:第一类致癌物质。

7、丁烷。

8、阿摩尼亚:损害肺泡。

9、铯:刺激脑神经,使人失眠。

10、硝酸钾:令心脏问题恶化。

11、砷:导致内脏中毒,致癌。

12、镁:导致腹泻。

13、甲烷。

14、甲醇:致盲、先天缺陷、头疼、头晕、恶心、缺乏协调。

15、一氧化碳:使人体呼吸困难,导致肺癌以及肝炎。

16、焦油:所含大部分化学物皆致癌或有毒。

17、水银:影响嘴、牙、脑损伤和先天缺陷。

美国研究人员检验了78种在中国的香烟品牌,大部分砷、铅、镉等重金属含量偏高,有些甚至是加拿大香烟的3倍。

铅可导致疲乏、腹绞痛、贫血。砷可导致神经系统紊乱、皮肤黏膜损伤、致癌。镉可导致肾功能损伤。钋-210 可导致肺癌。

吸烟者一半会死于烟草使用。

到2030年,烟草每年会导致超过八百万人死亡。

到本世纪末,烟草将夺去10亿人的生命。

吸烟可引发肺、喉、肾、膀胱、胃、结肠、口腔和食道等部位的肿瘤,以及白血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流产、早产、出生缺陷、不孕等其它疾病。

香烟还会对儿童造成很大的影响。

女性抽烟易衰老,患子宫颈癌的几率高出50%,吸烟20年以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加30%。

荷兰政府统计机构调查显示,女性吸烟平均折寿10年,男性吸烟平均折寿3年。

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逾100万,超过结核病、艾滋病和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

值得注意的是,"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反而容易诱导吸烟,影响吸烟者戒烟!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仅凭意志戒烟不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成功率极低,科学戒烟应寻求专业帮助,例如拨打戒烟热线(公共卫生公益热线)12320,或者前往正规医院的戒烟门诊,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戒烟,必要时还需使用一定的药物辅助治疗。

健康随烟而灭!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

点燃香烟的一刹那,你也点燃了死亡的导火索。

为了自己和他人健康,请勿吸烟。


金鱼世家


必须是糖精啊!!!😂😂😂

对于很多八零后以及之前的人们来讲,糖精是很久以前的一段记忆,特别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们。

糖精它不是糖,而是一种甜度是蔗糖几百倍的焦油提炼物质或者化学合成物质,吃过它们的人,都会用“甜到发苦”来形容。以前生活条件没那么好,大多数家庭没有太多的钱去买蔗糖,而糖精是一个价格低廉的东西,于是在曾经艰苦的年代里,蒸馒头、发醪糟、甚至是喝水,都习惯用几颗糖精。没错,你没看错,是几颗。因为糖精甜度实在太大了,几颗可以兑一大罐甜水。但是随着生活逐渐改善,再加上糖精其实如果长期食用是一种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一般是从焦油中提炼,或者化学合成),糖精也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糖精只能算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食品,短时间内食用大量糖精,引起血小板减少而造成急性大出血、多脏器损害等,引发严重的中毒事件。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法律明确有规定,食物中使用糖精时,必须在标签上注明“使用本产品可能对健康有害,本产品含有可以导致实验动物癌症的糖精”的警示。目前糖精主要用于牙膏、香烟及化妆品中,所以生活中购买东西的时候还是多多注意一下产品介绍,看看自己的身体情况可否承受一些添加剂。


三百六十度看世界


这个话题让我想到了电热水壶,曾经电热水壶风靡一时,家用,宾馆用都很方便。


但是现在,大家对它都闻风丧胆,先是爆出宾馆的千万不能用,因为有人会用宾馆的电热水壶消毒内裤,拉低了人们对其的好印象,后是有爆出电热水壶内胆锰超标,更是不敢用了。

希望经常用的人都慎重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