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字源识字-匕和比(解字参考-中华字通)

匕(毕bǐ )从甲骨文和金文来看就是一位老人将死之状,到篆书看出是住着拐杖样,总之是刻画了一位老人状态。隶变楷化后虽然只有两画,但意义非常明确。“乚”在多数汉字中,表示躺着、趴着、伏着、爬行之意,如儿、礼、巴、也等。在匕中也是此意,“乚”表示躺着的人;“丿”表示向内、向下用力,或表示阴柔、女人等,在这里表示向人用力,指向这个躺着的人“乚”,就是指用短剑刺向此人“乚”,凶器短剑(匕首)已经接触“乚”者的身体,未进入“乚”的体内,就是匕,即将死亡;等凶器进入“乚”体内,就是“化”字,“化”指人死了。匕借“毕”声说明此人 “乚” 将要结束生命。匕是个偏旁部首字,如比、死、老、此、北、它、旨、匙等,多数与死和伤人有关。

匕的本义指即将被刺杀而失去生命的人。引申为杀人的武器如匕首,匕首杀人必须近身,原来指大型兵器戈的头部,谓之匕首。古人最早造“比”字,不是比较大小,也不是男女亲密相比,而是比武,是武器之比,生死之比,印证了比为比者一生一死为胜负,一个站着一个躺着为胜负,所以“比”的本义为比者一个站着“”活着,一个躺着“匕”将死。考证汉字一定要探讨人类进步发展的历史过程,明确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明确文字在演化过程中,由象形到笔画的质变,即楷化。汉字的楷化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不可能粗制乱遭,每个笔画都有特定的意义,不要仅从古文字中去破解汉字。笔画释义才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