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尼玛获得《中国好声音》总冠军,你觉得他是实至名归吗?

不思量自难忘40599841


除了第一届中国好声音,后来的几季已经好久都不看了,最近新的这一期之所以又关注了,是因为个人比较喜欢李健。喜欢李健的幽默,以及李健的段子手风格。感觉清华大学毕业的人就是不一样,随便说出的一句话就带着冷幽默并且有一定的内涵。关键的一点是,我比较喜欢李健老师的音乐风格。

而旦增尼玛能成为李健老师的学员,关键在于,我记得旦增尼玛最初选的歌曲是《隐形的约定》,而这首歌也恰恰是李健老师喜欢的。所以看来学员和老师也是有一定的缘分的。就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学员与老师只有风格统一,品位一致才能够获得成功。

我认为旦增尼玛本届能获得冠军绝对是实至名归的。首先,旦增尼玛本身的唱功和演唱技巧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还带有一定的藏族特色。既然是中国好声音,当然声音是最重要的了,最起码旦增尼玛一开口,我就能听出来是他唱的,而别人一开口我是听不出来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比较喜欢旦增尼玛的音乐风格,让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听着比较的清新舒适。

说实话,我个人真的很不喜欢那种说唱风格,特别是什么黑嗓之类的,听着既没有调,而且还比较吵。本来上一天班就比较累了,回家之后就想舒适的放松一下,再听着这么吵闹的音乐,真的无法让大脑放松。也许是代沟吧,或许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比较喜欢,对于我们这些八零后七零后,反正我个人是欣赏不了。

但是我相信大家的感觉是一样的。或者说大多数人还是比较认可旦增尼玛的风格的,否则他也不会成为本届的冠军。

虽然本人不是专业的音乐人士,但是作为一个听众,作为一个观众,我还是觉得能够得到更多观众认可的音乐才是好音乐,另类的音乐可以有,但是我觉得那只是作为一个调剂。就像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偶尔吃一顿西餐,吃一个汉堡,可以调剂一下伙食。但是让你天天吃,你也会腻的,所以中国人还是吃中餐更顺口一些!


任律师工作室


丹增尼玛获得中国好歌声总冠军,再一次证明,人类用音乐表达情感的初衷是一定是美好与感动,用词韵与旋律表达的歌唱一定是优美和雅致。而我国浩瀚的民族音乐宝库中最重要的元素是纯真、空灵,它仿佛是雪域、森林和草原的空气一样自然、纯净和流畅,这就是为什么藏族蒙古族歌手近几年特别受关注和欢迎的原因,这些歌手尽管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院校的教学训练,但他们即使是飙高音也让人感到十分通透自然,而不是“哈式”的喷血嘶吼。不忘初心、回归本源,社会发展是如此,歌唱艺术、音乐创作亦是如此!这一点受过高等教育和沉浸在民族音乐之中的李健,最懂其中的门道。中国音乐在无筛选、乱哄哄地吸收了嘻哈、摇滚后,现在最需要的、也是广大国人最迫切期待的是:挖掘和传承更多的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风格的融合,就像淮扬菜粤鲁菜的精致和美味不能丢,麻辣火锅虽然上不了正统宴席的台面,但难得一品尚可!











江南耕人


歌曲是跨越国界种族年龄的载体 只要是好听的走心的歌曲就会被人接受 细想这次几位导师和他们的学员风格 谢霆锋和周杰伦 个人魅力音乐才华都具有明显的年代感(不是说他们老啊 哈哈) 他们的歌迷是大多八九十年代的人,从选手选导师也可以看出来 刘郡格和宿寒 尤其宿寒说周杰伦是他的信仰 这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作为一个比赛 很明显的排除了一部分年纪大的观众 比如六七十年代的人 而周董显然也没考虑到这一点。再看李健和旦增 他们的歌路都很走心 在哈林的嘶吼 周董Rap之后让大家耳目一新,心里很平静舒服,受众面跨度大,可以说老年人年轻人小孩子都喜欢,这一点刘郡格也有 所以她也很受欢迎,尤其是作曲家这首,孩子都喜欢听。再看导师 李健在好声音里幽默风趣,段子手李健也积累了旺旺的人气值,看到李健战队只剩下旦增时大家都为他担心 捏一把汗 真会全军覆没吗?好在旦增顶住了压力,越来越强越来越释放 为导师李健挣足了面子 而且这个藏族小伙子特别朴实腼腆,唱歌时闭着眼 外界的纷扰压力跟我无关 就是专心唱歌 这样的人也很招人喜欢,月牙泉 莫尼山 九月 一首比一首唱得好 奠定了强大的基础。他的歌他的声音他的导师都是受众面极广的 这样来看 冠军不是他还能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