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黄皮子

大家好,很久没讲故事了,今天讲一个。

凫西村三面环山,老辈人传说西山上有个黄皮子,老到啥程度已经不可考了,村中有句玩笑话,就是八十多岁的老头也得叫一声皮爷。

旧时村中有个杨老大,子女六人,守着几亩薄田,日子过的紧紧巴巴。这一年大旱庄稼绝产,杨老大便揣上几个窝头去济州府打短工,家里娘七个靠着余粮勉强度日。说来也巧,他一到济州府便遇见熟人,被介绍到孙状元府上打杂,因他实在肯干,孙府管家大加赞赏,每月管吃住还能领不少工钱,杨老大喜滋滋地让人往家捎信,你们娘几个等我过年回去买肉包饺子吧。

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年底,大年三十杨老大辞别了东家告假回乡,半路割了二斤肉,称了几斤白面,哼着小曲来到家中。回到家儿女绕膝,妻子接过行李,忙着去厨房调馅包水饺,一家其乐融融。凫西村风俗,除夕夜一家人要共同包饺子,大年初一早上拜完年就吃饺子。当天晚上一家人包好饺子放在厨房,便歇息去了。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杨老大起来点燃爆竹,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杨老大起来点燃爆竹,供上祖先牌位,叫起一家老小,准备欢欢喜喜过个年。杨老大的妻子来到厨房不禁大惊失色,偷偷将他拽到厨房,杨老大倒吸一口凉气,昨天包好的饺子竟一个都不见了。杨老大强作镇定道,不知谁家的孩子调皮捣蛋,你赶快再包点饺子吧。说完匆匆出门,向村南五爷家走去。

到五爷家拜过年,杨老大拉过五爷将刚才的事情细细一说,五爷惊道,莫不是那黄皮子又来做乱了?杨老大追问再三才知,原来西山上的黄皮子历经百年,不时地下山捉弄人为乐,有时候米缸的米一夜之间颗粒不剩,有时候大年夜的饺子不翼而飞,一般这黄皮子只捉弄那为富不仁或无恶不作之人,咋这次捉弄到杨老大头上了?五爷道,你也别着急,下午我去你家看看。杨老大答应一声,回家等五爷去了。

太阳西斜,五爷来到杨老大家中,走进厨房太阳西斜,五爷来到杨老大家中,走进厨房细细查看,果然发现几撮白毛,杨老大问道,黄皮子不该是黄毛吗?五爷笑答,这黄皮子百年有余,早就浑身雪白了。说罢让杨老大捉上一只鸡,带上一坛老酒,二人向西山走去。一路无话,约莫走了半个时辰来到西山顶上的石屋子,这石屋子本是放羊人所建,为的是放羊途中天气恶劣能遮风挡雨,村人传说这黄皮子便住在石屋子里。五爷让杨老大在屋外摆上鸡和酒,自己念念有词,不多时只听碎石声响,一只浑身雪白唯有鼻尖一点黑的黄鼠狼探出头来,机警地转转脑袋,盯着二人看了好一会,大摇大摆地走上前,喝干碗里的酒,拖着鸡又消失在乱石中。五爷招呼杨老大回去,说这事只能听天由命了,是福是祸只能静等了。

当天夜里,杨老大睡得昏昏沉沉,只见一道白光闪过,一个白胡子老头出现在床前,那老头道,我白天吃了你的酒,特来感谢。杨老大问起饺子失踪之事,那老头笑道,你为人忠厚。你这子女六人都有光宗耀祖的命数,只是还欠一点阴德,昨晚我已经给你补齐了,你家饺子给了马头山段寡妇了。说罢哈哈大笑,又是一道白光,消失不见了。杨老大登时惊醒,也不知那老头说的真假,便又躺下睡了。第二日杨老告诉五爷,五爷说,要知真假还不容易,找人去马头山问问便知。当日杨老大的妻子装作闲逛来到马头山段寡妇门前,和段寡妇的儿子攀谈,小孩子藏不住事,把大年初一早上锅里凭空多出许多饺子的事说了出来,杨老大夫妻并不声张,过年开春播种之后,杨老大回到孙府继续打工,妻子领着几个儿女在家。

过了几年,杨老大攒下不少银子,便将妻儿接到济州府,妻子在孙府干点浆洗的活计,孩子们便陪孙状元的几位儿孙一起读书,几年过后个个饱读诗书,没几年竟都中了举人,当真是光宗耀祖了。后来杨老大每每提及黄皮子之事,言道是黄皮子给了他一家富贵。

过了好些年,西山上人们还经常能看见那雪白的黄皮子,再后来便销声匿迹了,村里老人它功德圆满,位列仙班了。好了,今天的故事讲完了,咱们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