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佛山女电影人严姗姗开创两项第一



说到佛山人对电影艺术的贡献,很多人会想到功夫巨星李小龙。作为电影史上的现象级人物,李小龙的确担得起这份荣光。其实,在电影这门艺术进入中国的短短一百年时间中,佛山人留下过一长串闪光的名字。佛山人对电影的贡献,包含了几代人不断的累积,创造过许多令人瞩目的传奇。

1995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电影大辞典》收录了2000多名电影人,广东籍的占到十分之一,其中又以佛山籍(包括现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五区)居多。为什么佛山这块土地能够输送这么多优秀的电影人才?

佛山女影人开风气之先

1913年,有“香港电影之父”之称的黎伟民拍摄了一部电影《庄子试妻》。在这部电影中,他自己反串了庄子的妻子。这也是不得已的,须知,在当时的中国,女子抛头露面登上舞台以及男女同台演出都是大逆不道的事,何况银幕于当时的人们更是新奇的事物。他的妻子严姗姗主动替丈夫分忧,在这部电影中出演了使女的角色,并从此开始银幕生涯。

这勇敢的第一步注定要写进中国电影史。佛山人严姗姗,这位思想前卫、参加过辛亥革命广东北伐军女子炸弹队的现代女性,作为“中国的第一个女演员”,其行为也堪比往死水中投入炸弹,在银幕上开启了一条女性解放的道路。

除了“中国第一位女演员”,佛山还为中国电影事业贡献了“中国第一个女制片人”。出生于1904年的民国女演员杨耐梅更是一位惊世骇俗的女子,其父辈是广东商界“大佬”,在南海罗村做皮革起家,生意扩展到海内外。杨耐梅反抗家中安排的婚事,跑到电影公司毛遂自荐,投身于自己热爱的电影事业。她不仅在表演上小有成绩,还成立了电影公司。1928年她自己担任制片人,拍摄自己主演的电影《奇女子》,戏里戏外的一系列行为皆堪称奇女子。

在上个世纪之初,这两个佛山女子的行为都称得上特立独行,她们身上的前卫特征其实也是佛山人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一个生动注脚。佛山地处西洋文明正面冲击的第一线,加上佛山自古商业文化发达,所以佛山人不死守僵化保守的教条,能够敏锐捕捉到时代的变化,占得先机。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中,思想开明、灵活务实、能够洞察时代变化的佛山人在青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不难想象,这片生长过康有为、张荫桓、戴鸿慈的土地,同样也能孕育严姗姗、杨耐梅这样敢于冲破传统和世俗羁绊的奇女子。

岭南福地育电影人才

佛山人杰地灵,明清时代便有着丰富的人文积淀,科甲鼎盛、人才辈出。此外,佛山作为曾经的天下“四大聚”,自近现代以来工商业非常发达,五方辐辏,货如轮转。经济繁荣、文化底蕴深厚,这两个条件为孕育电影人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尹洪波

佛山的电影人里,来自富商巨贾家庭的人特别多,优越的家庭环境让他们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眼界学识远超一般艺人。前面提到的严姗姗和杨耐梅,两人都出身于富商家庭。父辈们做生意走南闯北,甚至远渡重洋,从而也打开了子女们的眼界。此外,经济上的独立更带来精神上的独立,他们追求个性自由、情感解放,有勇气同时也有条件追求自己的梦想。主演过《桃花扇》《羊城暗哨》《南征北战》 等影片的佛山籍著名男演员冯喆出身于名门世家,同样也是家境优渥,并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位“男神”级别的影星,在银幕上所展现的不凡风度和艺术修养,与家庭的文化底蕴分不开。

除了明星,佛山为电影还输送过编导人才。号称“南海十三郎”的江誉镠,祖上为茶商巨富;父亲江孔殷,人称“江太史”,是清朝最后一届科举进士,曾任京官。世家子弟江誉镠不仅是一位粤剧编曲名家,在1936年~1941年期间,他也曾投身电影界,编导了《儿女债》《万恶之夫》《百战余生》《最后关头》《女儿香》《一代名花花影恨》等十余部影片,虽然数量不多,但都算精良。

与“南海十三郎”同时代的任护花也是一位粤剧编剧,同样涉足电影事业,编导过22部电影。他最著名的事迹是重金买下广播剧《萧月白》的版权,改编成电影,由张活游、白燕主演,轰动全国及东南亚。任护花出生于佛山任围,年轻时候在佛山做老师,后迁居广州做过报人、影评人、编剧。他在报上连载的作品,文笔活泼而极有趣味,吸引了无数读者。

佛山的浓郁文气滋养了一批文人才子。佛山人文笔甚佳,中国第一部故事长片《黑籍冤魂》的原著作者吴趼人,自号“我佛山人”,是佛山籍进士吴荣光的后人,青少年时代在佛山度过。吴趼人之后,出现一批承吴氏遗风以“山人”自谓的佛山文人,如“是佛山人”邓羽公,“同是佛山人”杨大名,“念佛山人”许凯如。想来,如果没有这些“山人”奠定的起点和营造的氛围,朱愚斋的系列“黄飞鸿”又如何横空出世?

粤剧“触电”铸银幕辉煌

粤剧艺术家陈非侬曾说过,佛山人生活富裕,最为具备接受和孕育文化娱乐事业的条件。众所周知,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在很长的时间里,粤剧艺术在佛山十分兴盛,粤剧舞台上,佛山籍的艺术家占了大半壁江山,粤剧五大唱腔的创始人全部都是佛山人。

深厚的粤剧文化传统成为滋养电影艺术的资源,从题材到人才的输送,都能看到粤剧艺术留下的痕迹。前面提到的“南海十三郎”和任护花这两位电影编导,也是以著名粤剧编剧的身份,投身到电影界的。

受地缘文化影响,粤剧艺术有着善于学习和变革的特质,对于电影这门新兴艺术,粤剧界不仅能够敏锐地“拿来”,从电影中吸收营养,甚至把一些外国电影改变成舞台上的粤剧,许多粤剧大老倌更是亲自“触电”,出演电影里的角色。


马师曾(右)主演的《关汉卿》剧照。

中国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白金龙》,就是由佛山籍艺术家薛觉先主演的。电影由已大获成功的粤剧移植而来,剧情改编自美国电影,电影名字则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植入的广告,新推出的香烟品种“白金龙”。虽然整部电影充满商业化的猎奇手法,但其间仍然不乏大胆革新的精神。另外一位佛山籍大老倌马师曾也曾多次“触电”,除了出演《关汉卿》《搜书院》 等古装电影之外,还出演过《父母心》等时装电影。

“触电”成果最为辉煌的,当数佛山籍一代名丑李海泉。他出演的粤语电影数量颇丰,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对电影最大的贡献大概是引领未来巨星进入银幕世界,他的儿子就是名震四方的李小龙。李小龙童年时候就被父亲带进片场,从配角到主演,出演了许多部粤语电影。在他成为国际巨星之前,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童星。据说,年少的李小龙桀骜不驯,不是一个好学生,但是只要出现在片场,便精神抖擞两眼放光,而且从不迟到。一代巨星和银幕世界的缘分,大概就是从这里注定的。

李小龙是佛山电影人的一座高峰,而纵观百年中国电影史,佛山人在其间的身影也活跃了上百年,荣光延绵至今。当此际,这一百年的风华尚未凋落,新的梦想又将启程。

佛山电影人,你知道多少?

1、“中国第一位女演员”是佛山人

佛山人严姗姗生于1896年,十五岁投身革命工作,是当年广东北伐女子炸弹队年龄最小的队员。1913年,她认识了黎民伟,开始合作拍摄电影。1914年出演电影《庄子试妻》中的使女。这部电影成为了香港的第一部故事片,同时严珊珊亦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位电影女演员。该片还在美国发行公映,成为第一部出国放映的华语电影。


严姗姗

在孙中山先生的秘书、首任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先生1926年为她写的小传中可以一睹她的风采:“严珊珊女士时在队中,年方十五,是队中之最少者,由粤而沪、而宁,参与固镇宿州之战,直达徐州。民国以成,每见队中活泼矫健,遇事争赴者,皆知为女士。身细善骑,乘高肥之马,与人竞,辄胜。事虽隔十余年,当时情景,犹能一一现于眉睫。今民新影片公司摄影和平之神,女士演幻影中之木兰从军,横刀跃马,矫勇应不异当年。则今日影片中之女士,即作为当年北伐军中之女子观可也。片成,女士来索传曰,惟兄知我详,故濡笔为记于右。女士南海人,香港懿德师范毕业,民新公司监理吾友黎民伟之妻也。”

2、粤剧大老倌登场,连周星驰也向他致敬

马腔创始人马师曾是才华横溢的粤剧艺术家,是粤剧黄金时代的一个代表性人物。除了从事粤剧演出,他还开拍了许多电影。1933年他与人合办了一家电影公司,把许多粤剧作品搬上银幕。除了古装戏,他还拍了不少时装电影,其中《父母心》 在今天还能得到苛刻的豆瓣网友们7.9的高分。

他还曾经和年少的李小龙有过合作,拍摄了电影《爱》。

1948年他参与编剧并主演富有喜剧色彩的电影《审死官》,成为一部粤语电影中的经典。上个世纪90年代周星驰重拍《审死官》,基本上是在向他致敬。这部电影成为1992年的香港年度票房冠军,周星驰凭此片荣获1992年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

3、喝上粤语有声电影、植入式广告的“头啖汤”

薛觉先是马师曾同时代的另一座粤剧高峰,被称为“万能老倌”“粤剧伶王”。他也是最早涉足电影界的粤剧艺人之一。1925年,他在上海成立了电影公司,拍摄拍了一部由自己主演的无声电影《浪蝶》。


薛觉先

1932年,薛觉先与人合作开拍了中国内地第一部粤语电影《白金龙》,他是投资者之一兼男主角。这部片子得到了广东南海人简氏开设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白金龙”香烟参与赞助,大概算得上早期的“电影植入式广告”。

4、最早把黄飞鸿搬上银幕的佛山人

佛山籍导演胡鹏是第一个把黄飞鸿搬上银幕的导演。上个世纪40年代末,他无意中看到报上连载朱愚斋创作的武侠功夫小说《黄飞鸿传》,并激发了灵感。1949年10月8日,首部黄飞鸿电影《黄飞鸿传》开拍。如今,黄飞鸿题材的电影,已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系列电影之一,胡鹏导演共拍了59部黄飞鸿的电影,可称得上是“黄飞鸿电影之父”。

5、当年银幕男神是佛山世家子弟

冯喆是当年银幕上“男神”级别的人物,他的家族是佛山的名门世家。1946年,他进入上海国泰电影公司,主演了多部电影,包括《爱情、爱情》《忆江南》《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羊城暗哨》等经典电影。


冯喆

冯喆戏路宽,文人武将、现代古装,都能有很好的发挥。

他具有很好的艺术造诣,银幕形象儒雅俊朗,和他演对手戏的基本上都是一流的女明星。据说,当年王丹凤答应出演《桃花扇》的条件就是让冯喆出演男主角。

1995年冯喆被列为126名“中华影星”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星”之一。

6、《五朵金花》的阿鹏是佛山人

上个世纪有一部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电影,名叫《五朵金花》,这部电影能够唤起老观众们无数亲切回忆的,除了可爱的少数民族女孩,还有一个憨直英俊的少数民族小伙子名叫阿鹏。而阿鹏的扮演者也是佛山人。


莫梓江饰演《五朵金花》中的阿鹏。

1957年,顺德小伙子莫梓江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二年级的时候,他就被王家乙选中,在影片《五朵金花》担任男主角阿鹏。电影的第一个重头戏是阿鹏骑马奔赴马场比赛,对于在广东长大的莫梓江来说,不要说骑马,甚至连马都极少见过,影片开拍前几天他才刚刚学会骑马。实拍开始,莫梓江十分顺利轻松跃上那匹军马,急驰冲过镜头。

7、功夫巨星来自佛山

李小龙,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功夫巨星,佛山电影人中影响最大的,没有之一。


李小龙


李小龙的父亲是佛山籍一代名丑李海泉。从小他就被父亲带进片场,从配角到主演,出演了许多部粤语电影。

后成为一代国际巨星,使中国功夫扬名海内外。他是佛山电影人的一座高峰。

8、当代粤剧艺术家续写“拍戏”传统


李淑勤

粤剧艺人有“触电”的传统,在今天的粤剧艺术家身上得到继承。2009年,由佛山投资、女主角由佛山粤剧院李淑勤主演的粤剧电影《小周后》在横店开拍,此举受到众多国内媒体的关注。2010年,实景拍摄的粤剧电影《小周后》在广州举行首映礼。2012年,粤剧电影《小凤仙》在横店影视城开机,主创者希望通过电影的传播,更好地传承和推广粤剧文化。

9、佛山话剧团“老戏骨”的影视光芒

1992年,佛山话剧团演员鲁牛在电影《羊城奇遇记》中饰第一主角“阿昌”,获第15届全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佛山著名话剧演员鲁牛。

2000年,应越南电视制作中心邀请,佛山话剧团演员吴元标、廖冬梅于4月20日赴越南,参加中越合拍的4集电视连续剧《诱人的沙糕》。人称“标叔”的老戏骨还在《省港狂龙》、《太阳雨》、《婚礼定在回归日》、《五福临门》等多部电影中扮演过重要角色。

10、佛山名编剧登上央视

2012年佛山知名编剧尹洪波创作的电影《三审奇石》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尹洪波创作过多部影视和话剧作品,30余年的剧作生涯,硕果累累,迄今有八部影视作品推上荧屏,十四部舞台剧被之管弦。他曾担当央视热播剧《西楚霸王》编剧,作品《深圳日记》被话剧名导王晓鹰搬上舞台,轰动一时。

原标题:佛山电影人 一百年风华 一百年荣光

来源|佛山日报

文字|记者唐燕

图片|佛山日报资料图、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