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我们配吗?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股市中,只有在大跌的时候,大家才能听进去教训,才能认真审视风险。在普涨的牛市中,风险只会左耳进右耳出,只恨自己胆子太小,没有满仓杠杆干,嫌自己赚少了。

1.01的一百次方是2.76

0.99的一百次方是0.36

复利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巴菲特的绝大多数财富都是50岁后挣得的,与他同时期的股神有很多,也曾创造投资的神话,然而最终都回到起点。

那么,巴菲特是不是就不会亏损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个大大的否定。

巴菲特的成功有个重要的因素:他活得够久,一个是身体好、长寿,另一个是深谙股市生存之道,始终没有像其他股神一般,出现爆仓,出现自己没法承受的结果。

下跌并没有错,所谓机会越大,风险越大,当然,这是针对网球型标的的。针对大跌后的表现,投资标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球型的标的,下跌了还是能弹回来,甚至越弹越高;一种是鸡蛋型的标的,可以下去就再也上不来了,随了!

注:网球型标的和鸡蛋型标的,可能会出现相互转换。

典型的鸡蛋型标的,下跌后一路下跌,很难恢复元气。往往是股价下跌,公司基本面也不断恶化,连年亏损,入不敷出。

典型的网球型标的,尽管也经历了大幅的下跌,但是投资者恢复理智后,股价又缓慢回升,如同网球一般,能上能下。

不过,哪怕是网球型的股票,你也无从得知,这一次会跌到哪里再反弹。

下跌总会让人反思。经过股价的大幅下跌,投资者的账户出现了大量的亏损,有心的投资者也会开始思考:认为自己低估了市场的风险,不应该加杠杆炒股,不能借钱炒股,不能用急钱炒股等等。

然而事实上,这些只是表象,抄底、加杠杆等都是直接表现,究其本质,是我们对风险的控制不过关。

抄底并没有错,加杠杆也没有错,错的在于盲目抄底,盲目加杠杆。在于你对风险的认知的不够,如何你有严格的计划,知道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或者有浮盈作为安全垫,那么哪怕是抄底也不是不可以,确实是有机会的。

回到巴菲特,他加杠杆嘛?他加,他的保险公司源源不断地给他提供无息资金使用,你有吗?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资本尝试的,第一件事是要在股市活下来,积累安全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