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客,正在爆仓的路上狂奔!

过去的两个月,祖国的东南西北各个地方不约而同上演了房闹事件。

在某些楼盘房价暴跌10-30%之后,许多业主走上大街,大呼“还我血汗钱”围攻售楼部。

这些参与房闹的业主中很多是炒房客,他们本想通过倒卖房子来获得巨量财富,却不料,偷鸡不成蚀把米。

在我们国家的楼市上涨历史中,炒房客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楼市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助推了房价疯狂上涨。

如今,政策变了,市场也变了,炒房者的命运也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炒房之疯狂

2001年,150多个温州人坐满三节火车厢,专程到上海买房,三天便豪砸5000万元,买下100多套房子。

自此,无论是民众还是企业纷纷涌入房地产,炒房党开始横扫神州大地,一步步推高我大中国的房价。

我们来看一个数据就知道炒房有多泛滥。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老师测算出,截至2015年底,我国城镇已经被购买的竣工住宅的空置率约在20%到25%之间,城镇地区空置住房约为6500-8800万套之间。

按照国际常见的标准,空置率10%以下为较合理区,10%-20%之间为危险区间,20%以上为房屋库存严重积压。

我国城镇住宅超过20%的空置率可以直接说明,炒房在我们国家是多么严重,房地产泡沫相当大。

2015年之后,炒房现象更为火热,其中深圳作为2015年新一轮房价暴涨的先锋,更是炒房的重灾区。

2017年,深圳不动产权证书两次转移间隔时间不满3年的住宅为217.6万平米,占全年二手房销售面积的46.2%。

46.2%的房子在3年内就转手卖出,这其中不乏学位房、改善房等换房需求,但真正的刚需基本很少有人不满3年就仓促转让。

这种速买速卖的操作方式就是炒房客的惯用手法,他们利用房价暴涨的时间差,一套房轻轻松松就能获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收入。

尽管这3年来,深圳楼市调控政策频频加码,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利用政策漏洞来炒房的人也不在少数。

2017年,深圳离婚2年内购买新房的占离婚购房人数的81.9%,占全市新房总成交量的10.8%;离婚2年内购买二手房的占离婚购房人数的85.8%,占全市二手房总成交量的4.2%。

这种数据已经很好地说明中国民众炒房的狂热,就算假离婚也要买房,反正假离婚能赚到钱为什么不假离婚呢?

当民众涌入房地产获得大量财富之时,公司也不甘落后进入投资房地产的行列。

2018年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显示,A股3582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685家公司披露投资性房地产数据,占比47%,合计金额达1.05万亿元。

2016 年至 2017 年,多家公司选择出售房产增厚业绩,单是今年上半年,有1000多家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出现减少。

房产闲置等待升值套现,已成为一些上市公司和其他非上市公司增加利润的做法,而其中非上市公司炒房规模远比上市公司庞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炒房,已成为中国民众的一种信仰。

楼市渐冰封

这几年我们看到很多段子,年轻人最靠谱创业方式就是:1.在北京买房;2.在上海买房;最败家的方式就是卖房创业。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却很好地诠释了整个社会对炒房赚快钱,炒房可以发家致富的共同信仰。

但时至今日,一切都变了,国家打了炒房客一个措手不及。

今年开始,中央对房地产行业有“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表态,地方已出台超过400次房地产调控政策,包含了限购、限贷、限售、限价、限离的调控政策。

其中,今年7 月 31 日,深圳市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强化了调控的力度。

暂停法人单位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已购买的商品住房5年内禁售;个人购买的商品住房3年内禁售;个人和法人单位购买的商务公寓5年内禁售;有房贷记录且离婚2年以内申请房贷,按第二套住房信贷政策执行。

3年内禁售、限离等条例几乎将炒房客的后路都堵住了。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范围内反炒房专项整治行动、收紧棚改货币化安置、即将落地的房地产税、提高房贷利率等举措,更是进一步加大了整个楼市的调控力度。

除此之外,国家在各方面堵塞房地产商的融资渠道,其中取消预售制的放风更是致命一击。

从这一波波楼市调控政策可以看出,中央这一次是铁了心要冻结楼市,让炒房客无处遁形。

这一串的举措确实取得很大的成效,市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截至9月底,今年土地流拍数量约888宗,达到了历史的高位,土地“底价成交”成为主旋律,地王现象不再。

“去库存”潮流的领头羊城市呼和浩特市率先喊出“停止去库存”、长春市取消货币化安置购房奖励政策都释放了全国房地产去库存已经到了尾声的信号。

一阵阵惊雷都在反复证明一个事实:高房价渐渐被“冻结”,房价单边上涨的神话正在破灭,炒房党的冬天到了。

杠杆之殇

近年来,很多人都认为“房住不炒”就是一则笑话,于是有的投机者拼命炒房,对市场毫无敬畏之心。

在这轮楼市上涨周期中,我们学到了一个词——杠杆。

不少炒房客就连炒房的首付也是贷款贷出来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努力赚工资并没有什么用,不如炒房来钱快。

就算是有财富积累的炒房客也无不加尽杠杆,速买速卖以赚取更多的钱,再转移到其他城市加大杠杆炒房。

2017年初,彼时的燕郊楼市达到了疯狂的顶峰,不到半年时间,房价从单价1.5万元冲到3万元。

在很多炒房客看来,京津冀一体化,帝都市政府东移,地铁贯通连接北京,甚至将要划进“大北京”等等众多利好下,房价上涨已是必然。

在这种疯狂的利诱中,炒房客方尚仗(化名)与他的福建同乡杀了进去,一口气买了三套房,为了买房还找人作了不规范的手续。

当然,与方尚仗一样想法的投资客很多很多,当时挤满了燕郊,也几乎挤爆了各大售楼部。

但是,今年国家的楼市调控政策频繁出台,今年3月和6月河北省廊坊地区也两次出台严格的限购政策。

结果,燕郊的房价经历一次高空跳水,二手住宅单价普遍下跌1万元,而三、四月份均价仍是3万多。

方尚仗在燕郊某知名小区买的三套房,比他购买时已经跌去了近60%,更严重的问题是现在降价卖出去也无人接手。

事实上,有不少人与方尚仗的经历是一样的,当初盲目入局的投资客如今已经“赔掉了首付”。逼不得已,超低价卖房还房贷在燕郊楼市已司空见惯。

现在的京榆大街上,房地产中介门店的空置率可达五成以上,曾经摩肩接踵的“中介一条街”也在限购的重压下名存实亡。

炒房客的明天

方尚仗的遭遇,如今开始成为很多炒房客的明天。

伴随着“房住不炒”政策效应的渐显和房企还债高峰的来临,预计今年将会有更多的城市新房房价降价。

最难受的应该是高位接盘的炒房客,本想期望房价上涨能够赚一笔,却不料,房价下跌将“首付”给跌没了。

很多火中取栗想大捞一笔的炒房客,这下不愿意了,开始闹腾了,开始大呼“还我血汗钱”了。

炒房客亏钱是一回事,但由于房价可能继续下跌,他们就要降价将房子卖掉,但问题是此时,人们对房价继续下跌深信不疑,谁接盘谁脑残。

这就是典型的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在我看来,大部分炒房客恐怕要成为货真价实的房东了。

当然,就算炒房客在低点买入房子,也不是很好过的,因为有两种税在等着他们。

当前,国家已经明确了房产税的立法时间表,最晚力争2019年完成房产税立法,2020年完成税法改革任务。

这意味着房产税是一定会实施的。

近日,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表示,我国房屋空置率比较高,其中鄂尔多斯空置率是70%,北京空置率或高达20%,房地产税应该分为四个税征收,分别为消费税、流转税、空置税和物业税。

至于这四种税的征收,仇保兴说:“物业税可以等5年,几年以后慢慢考虑。其他三种税先行,房地产泡沫就可以烫平而不是刺破。

所以,没有将房子转手的炒房客,接下来将逐步面临房地产税的征收,包括消费税、流转税、空置税和物业税。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房子没有出租出去,在交房产税之余,还要交空置税。

以法国为例,房子空置一年按房价的10%征收空置税,房子空置三年以上按房价的15%征收空置税。

毋庸置疑,房产税和空置税对炒房客就是雪上加霜的一击。

看到这些政策只能说:颤抖吧,炒房客,炒房时代就要结束了!

只要一个城市开发商开始打折甩卖,那么降价维权开始逐渐增多,那么周边二手房价也会应声而跌。

此时,高位接盘的炒房客资金链就面临断裂的风险,就会出现集中抛售,形成多米诺骨牌式的踩踏。

当然,我也讲过很多次,中国楼市是绝对不会崩盘的,所以这种局面只会在三四城市和一二线的边郊地区出现。

但无论如何,处于冰封状态高位横盘的楼市对炒房客来说就是一场灾难,高杠杆炒房的人接下来很难挨过楼市的寒冬。

天道轮回,一切只会迟到不会不来。

炒房客,正在爆仓的路上狂奔,繁荣有时,一地鸡毛也有时。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财妹钱铺 (ID:caimqp)

财妹钱铺的主笔财小妹,将用她最专业的金融知识和经验,教大家解读经济形势,形成自己的理财观念,跑赢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