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降落的原理是什么?

手机用户4276789153


对于一架飞机的性能指标也许不尽相同,但是在飞机降落方面,各国都要求在不出现技术失误的状况下保证百分百的成功率,而飞机降落的方法,也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需要驾驶员改变飞机的迎风面积结构,来使得一架十几吨甚至几十吨的庞然大物从空中安然落地,非常考验飞机的作战性能和驾驶员的心理素质。

飞机降落的原理一共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一战和一战结束后至今,在一战中,各国首先将飞机运用到了军事侦查中,由于飞机本身质量不太大,飞行速度也慢,只需要降低油门,在规定的时速下进行着陆就可以了,为了保证着陆的安全性,双翼机的着陆速度一般在150公里每小时到200公里每小时之间,即便发生降落事故,飞行员的生存可能也很大,在这一时期,飞机的降落还是相对容易的。

当一体式和金属式的飞机服役后,军用飞机和商用飞机或是螺旋桨动力或是喷气动力的飞机,质量都从木质螺旋桨的1左右升级到了5吨以上,以低速度滑行的方式已经无法提供飞机足够的升力,因此,在一战后,飞机的降落速度越来越高,也就是说,在逼近跑道的时候,飞机需要一个瞬时航速的降低,既保证在降落时不至于机头朝下坠毁,又不至于速度过快导致飞机撞毁,经过多年的试验,所有飞机都换装了着陆襟翼这一系统,在着陆时,打开着陆襟翼,可以瞬间增大飞机的迎风面积,破坏飞机的上升气流,飞机的速度会直线下滑,飞行员再找准机会,进行跑道着陆,大大提升飞机着陆的成功率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