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的这些习俗你知道多少?具体有哪些内容

霜降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在北方,此时最低气温可下降到0℃左右,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下霜,在南方,此节气后正式进入了秋收秋种的大忙时段。民间谚语:“霜降到,无老少”意思是此时田里的庄稼不论是否成熟,都要收割了。

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就是当地的孩子用瓦片垒芃塔,在塔里放柴点燃,等到瓦片烧红后,毁塔用来煨芋,然后再将瓦片丢至村外,称作“送芋鬼”,以辟除不详,表现了人们的祝愿以求得吉祥的理念。

在清代以前,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风俗。在这一天,各地的教场演武厅例有隆重的收兵仪式。按古俗,每年立春为开兵之日,霜降是收兵之期,所以霜降前夕,府、县的总兵和武官们都要全副武装,身穿盔甲,手持刀枪弓箭,由标兵开路,鼓乐前导,浩浩荡荡、耀武扬威地从衙门出发,列队前往旗纛庙举行收兵仪式,以期拔除不祥、天下太平。霜降日的五更清 晨,武官们会集庙中,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礼毕,列队齐放空枪三响,然后再试火炮、打 枪,谓之“打霜降”,此时百姓观者如潮。

相传,武将在“打霜降”之后,司霜的神灵就不敢随便下霜危害本地的农作物了。农民们还常以听到枪响与否和声音的高低来预测当年的丰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