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转业干部永远绕不开的问题

今年的国考也快要开始了。对于每一个报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的人来说,最吸引他们的,除了身份,就是编制。在现实中,一个编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正式编制对于我们来说有多重要,可以说很管用。要不,怎么听说东北某省的研究生都要报考环卫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编制。

一个编制意味着什么?除了稳定的工作,更是很多隐性的福利。比如说社会地位、自信心、保险、工资津贴等等,都是和编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编制虽好,但不是人认可得,也不是人人都有。特别是对咱们军转干部或者说是退役军人来说,编制虽然不是啥大事,也不是一个小事,不得不在乎和关注。

说说编制的重要性。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咱军转干部到单位报到的时候,是自带编制过去的。换句话说就是,在你单位不增加编制,不挤占编制的情况下,给这个单位增加了一个干活的人。这个政策,很受一些单位的欢迎,特别是那些工作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但是编制和人员又不能增加的单位,军转干部就特别受欢迎。

去年转业的时候,省扶贫办就是这样一个单位。因为这些年扶贫工作越来越忙,但是打报告增加编制又不可能,所以他们就特别喜欢招收军转干部。用单位领导的话说,又不增加编制又不打报告,反而能多些人干活,多好呀,这军转干部的编制简直是雪中送炭呀。同样的还有某市的一个单位,在军转办征求军转干部需求的时候,写的是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为啥?因为他们单位需要很多人上岗执勤,人手不够但是公开招聘或者增加编制都比较麻烦,不如直接接受军转干部又方便又实惠。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单位听说军转干部来了都是欢迎的,也有不喜欢不待见的。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编制问题。为何?根据规定,如果单位有空编,要优先解决军转干部的编制问题,也就是单位有了空余的编制,首先要拿来解决军转干部的编制问题。自带编在空编面前,就要没啥用了。这本是解决军转干部编制,关爱军转干部的一个好政策。

但是实际落实中,这样的规定却引得了一些单位的不满意。一个单位的人事负责人说,这些年单位招人也不容易,也是要空出来编制才能去增加新人。但是有的时候往往是,单位刚腾出来一个编制准备面向社会招人,或者调入一些人,但是这个时候军转干部来了。军转干部以来,这个编制理论上就要属于这个军转干部了。但是单位的年度招人计划,或者人事变动计划就要因此而无法实现。

这是个现实情况。虽然都说咱军转干部是社会的财富,是能力素质很强的人。但是在专业素质方面,和一些出身专业院校,从事某专业工作的人来说,也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很多单位希望招收到一些自己希望使用的人才,但是如果军转干部占了这个编制,这个专业人才就招不上了。而很多时候,一些专业岗位,咱们军转干部是无法立即进入情况开始工作的。很多单位也不希望也不愿意去培养大家,于是工作无法开展的时候就自然将怒火放在了军转干部身上。

有的领导说,如果你们军转干部在有空编的情况下依然是自带编,不影响单位的人事计划,那我们很欢迎。但是如果因此而挤占、打乱了单位的想法,他们也不高兴。特别是一些空编可能早已是名花有主,萝卜招聘的情况下,战友你的来临可能热闹的不仅是人事部门而且是单位领导了。

而且,现实的说,虽然每个军转干部无论在哪个单位来说,都是有一个编制的,但是行政编和参公编、事业编还是有差距的。特别是一个行政编,更显得价值不菲。很多战友在转业安置的时候,基本期望值就是一个行政编制。

但是现实中,这个行政编在整个安置编制中占据的比例,却是各不相同,有的还差距很多。比方说,个人所在的省市,行政编制要占70%以上,而一些兵员大省或者安置压力较大的地区,这个比例就可能是50%,30%,甚至更低。甚至听说某省会城市,行政编制只属于副团以上的,团以下的想都不要想。

也正是因为行政编制的不均衡,导致很多战友无法安置到行政单位,只能到事业单位工作。很多时候因为行政编制少,不少地方出现了降职安置,甚至技术干部无论几级都是科员的规定,还是一副你愿意来就是这,不愿意来就算了的态度。

大家一定记得,前段时间那个水库管理处这也不管那也不管告知书的事情。大家分析之所以水库之所以那么牛,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家是有正式编制的,而这个编制在军转干部来说,是很抢手或者受欢迎的。所以他们才不怕你有想法,不怕你有意见,你不来自会有人来。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编制问题,事关每个军转干部前程命运,至少也是实实在在的工资福利。比方说,一个副主任科员和科员在车补方面,就是实实在在的差距,好几百块钱。而很多事业单位,事业编,至今还没有车补这个好事情呢。

所以,编制这个事情,对于广大战友来说,不得不重视,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努力争取。但是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即使你再努力,这个编制对于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因为指数太少,人数太多,竞争实在太激烈了。

当然,这个事情也不能完全怪地方不近人情,责问他们为什么别的省市可以是70%,这里却只能是30%。其实这也是没办法,有的地方,一年转业近万人,如果人人都是公务员,恐怕地方也受不了,于是他的比例肯定小。反之一些西部省份,一个省转业才几百人,自然有那个能力和底气去提高比例,完全消化得了。这个事情只能自我理解了。

至于关于编制的那些矛盾,个人认为应该这样看:

要正确理解比例小,单位不欢迎等等现象。其实很多地方和单位如果有机会他们也希望多给大家一些好编制,但是适逢编制体制改革,再加上很多地方自身建设和压力也很大,这些需要我们理解。

同时,也希望在未来,能在军人转业退伍的时候,在编制问题上多给与一些照顾和理解。希望能尽量多给一些,多提高一点。

还有,就是坚决打击和反对那些在军转编制落实之中出现的冒名顶替、挪作他用等等违规问题。编制对军转干部很珍贵,希望那些单位和领导不要打这些编制的主意。落实和安置好,既是你的责任,更是你的义务。

同时,也希望在未来的《退役军人保障法》中,加大对这些问题的检查和惩处,一旦发现必须严惩,而且要让他们真的疼。

最后,也希望未来的事务部和法规中,能对这个问题进行明确,多一些刚性的标准和解释,少一些含糊的词语,确保大家可以有据可查,有据可依。

至于空编的问题,个人认为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决定。如果没有冲突,应该是优先考虑,如果有冲突,则应该兼顾照顾,实现双赢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