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举行成都专场

“很生动很感人。”

“好看,这样讲的故事方式很安逸。”

9月25日,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举行成都专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艺术家,用多种艺术形式演绎道德模范的故事,展示道德模范的崇高品德。

下午和晚上一连两场的演出,在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为四川的观众献上了一场精神和视听的双重盛宴。

艺术形式多样

故事生动感人

本次基层巡演活动由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主办,于6月29日在北京启动。本次成都专场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明办、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明办承办。

成都专场的演出阵容由刘兰芳、闫淑平、李立山、杨鲁平、王文水、沙剑锋、杨蔓等老、中、青艺术家担纲。演出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包括以曲艺联唱、数来宝、四川清音、情景剧、二人转、评书等,与以往汇报会、表彰会等为主的道德模范宣讲形式有很大不同。

同时,演出故事全部都取材于道德模范真实故事,通过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再创作后登上舞台,使旧故事焕发新面貌。情景剧《我们的儿子》作为这次成都专场的特色节目,讲述了第六届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刘源,把汗水挥洒在处理百姓用电故障、社区服务的现场,把爱心送到了孤寡老人、军烈属、残疾人、留守儿童身边,成为不少空巢老人“儿子”的动人故事。刘源本人也来到现场,立誓对群众“有呼必应,有难必帮”。

故事《一次心灵的对话》彰显了见义勇为模范、消防队员杨科璋勇救被困群众,用血肉之躯给孩子当“救生垫”,献出了年仅27岁生命的高尚品质。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节目《大孝惟忠》中,讲述了“中国核潜艇之父”、敬业奉献模范黄旭华为祖国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30年,奉献毕生精力的动人事迹,生动诠释了“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创新讲故事的形式

观众直言请多一些

“不仅形式新颖引人入胜,还让主题得以升华。” 当天,来自我省各行各业的2000余名观众观看了演出,道德模范们的故事感人肺腑,演员们的倾情表演引人入胜,现场高潮迭起。演出结束后,大家纷纷点赞,表示“很喜欢这种接地气的讲述方式”。

“这样的形式真的很好。”省道德模范秦坤说,相对于单纯的事迹汇报,这样的故事更生动更感人,同时,艺术家们的倾力演出,也是一种爱岗敬业精神的传递。来自成都市七医院的刘丽和自己的50多名同事一起观看了演出,“我特别喜欢《一次心灵的对话》,真的是感动哭了,演员的演出很精彩,一下子就把我带入了故事之中。”

在观众席中,还有一群身着军装的学生,他们来自成都工业大学,最近正在军训。岳华就是其中一个,她和300名同学一起看完了整场演出。“我觉得演出确实很新颖,也很有借鉴的意义,这样的演出可以让道德模范的形象更生动更具体,仿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目前,四川省有省级道德模范248名,全国道德模范1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42人。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创新形式,让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在全省广泛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