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实施为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举措,遇到了哪些难题?

Lime2018


真是一个关乎民生的一个政治问题。我市到2020年60岁老年人可达到300万,天天爬楼梯的估计200万。他们没有条件住电梯房的,从人性话讲这是社会发展所滞后现实。是民生的欠账。八层以上设电梯是政策是国情。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加盖坡屋顶,几年一次的街道整修的面子工程。资金来源充足。为什么里子工程就那不出呢,谁欠的账谁还,不用住户花钱且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没有呢?有的,讨论这个问题,1,参与制定这个导则的诸位有几个住在老旧小区的,2,老旧小区大部分为砖混,规范砖混只能盖到8层,这是指层高3米,现行的大部分2米78,完全可以可以加盖1层顶部电梯房的。3这样的房可出售,出租,等等一些民生问题,不用征地,成熟的装配式轻钢体系,当然不外乎于政府的决心胆识,楼体的鉴定具体的规划及样板的设计,实施。只要是实施者有为民之心者是会做好这一民心工程的。要让那些住飞电梯房的人介入。


郭东兴53150732


天津是一座60岁以上户籍年龄人口已经达到243.90万的城市,老龄人口已经占全市总人口的23.35%。为便利老年人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目前由市建委牵头正在编制

《天津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设计导则》,从技术层面对老楼加装电梯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论证。但这毕竟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体量工程,实施起来还存在多方面的难点。

难点一:技术

首先,需要加装电梯的住宅楼都是比较老旧的楼房,要想加装电梯前提是楼房要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有关专家表示,最好是2000年以后建成的房子,否则安全问题将会是一个隐患。其次,加装电梯需要从消防安全、楼体结构、救援安全等多方面考虑,这对于电梯的前期设计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规划工程。

难点二:政策

目前本市还没有针对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政策性文件,《天津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设计导则》中对加装电梯在技术方面如何处理解释的比较明确,但在电梯的规划、安全、结构等方面的论述还不够充分,有待进一步调整。

难点三:民意

实际上,技术问题和政策问题都不是加装电梯的最大难点,“民意”是顺利实行这项工程的最大阻碍。因为加装电梯涉及到了住户要额外承担费用的问题。在天津加装一部电梯,保守估计需要60万人民币,资金分摊比例按照楼层由高到低为5:4:3:2:1,高楼层住户出资也许会达到七八万元,另外电梯的后期使用维护费用也大约在一万元左右,分摊下来再加上安装费用对于住户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虽说是老旧住宅楼,但也并非全部是老年人居住,一些年轻一点的住户可能没有使用电梯方面的需求,也自然不想花钱安装电梯。目前对于老旧住宅楼是否加装电梯这一问题,负责部门采取的是“居民自愿原则”,但“意见难以统一”确实也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状。

目前,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区都有成功安装加装电梯的先例,天津市可以借鉴以上城市的成功经验,用相关政策解决好居民“意见不一”的最大难题,让这项便民工程真正落到实处,造福一方百姓。


今晚报


装这种外挂式电梯,天津早已落后于其它县、市了。

遇到的难题,不外乎钱。应该借鉴于北京外挂电梯的经验!以租赁的形势三方受益:国家、企业公同出资,装后出租给需求强烈的用户,不用者可不刷卡乘坐电梯。

利国、利民之举宜早不宜晚!


树梢上的舞者


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法律责任的问题~比如电梯发生事故,给里面的人或楼体造成了伤害,谁来承担责任?主体责任方面,现行法律制度下肯定是谁出钱谁有责任,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因为出了钱,一旦电梯出事故达到民法甚至刑法范畴内,出资人会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管理责任方面,这个电梯对于楼体来说类似违建,如何定位,谁来审批意味着后续的监管,而一个不寻常的东西肯定要用更多不寻常的方法来管理和诠释,这就意味着不可控的无限责任。所以综合来看,上策在于老楼拆除改造重建,下策安装电梯,只能从立法角度明确这个东西的性质后才能逐步推行~个人见识所限,如有不妥,敬请见谅!


根根73538673


老旧楼房加装电梯是利民的好事,政府一定要办好,人民群众都拥护。牵涉到个人利益的事,协商就好解决。至放出资我赞成政府出,作为投资人,委托商业公司管理运营,乘客划卡收费制。谁乘用谁花钱。运营原则是不求盈利,只保运营,能解决维保人员工资,电费,电梯维修费即可。别把这事办得象供暖一样,养出一批把头,也不要把收的费当成一部分人的小金库,只要加强审计和纪律检查就可以顺利办好。


孟文14


2000年以前的老楼执行的抗震烈度等级低,天津又在地震带上,地方政府应该出个可行性报告再说,这些老楼待棚户区改造完成后就将列为重点改造对象才对,所以电梯应该不急于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