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展:影響哮喘的關鍵蛋白質找到啦!

這種會呼吸的痛,真的很難受!

日前,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發佈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有一種蛋白質對於調控過敏性氣道炎症起到關鍵作用,相關機制有助於未來找到更好的哮喘療法。




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氣道炎症,常導致反覆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咳嗽等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全球哮喘報告顯示,哮喘的發病率約為4.3%,這意味著全世界有大約3.34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哮喘。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還將增長1個億,變成4.34億。

克里克研究所與帝國理工學院、基因泰克公司合作,在實驗室中利用特殊培養的小鼠來觀察一種名為“ABIN-2”的蛋白質如何影響塵蟎引起的氣道炎症。

研究人員發現,小鼠肺部的樹突細胞能捕獲氣道中的過敏原並激活免疫系統。如果阻止“ABIN-2”蛋白質發揮關鍵的信號作用,樹突細胞就會分泌出更多名為“ABIN-2”的微小信號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會使氣道中的炎症加劇併產生黏液,最終導致小鼠患上嚴重的過敏性氣道炎症。

報告作者之一、基因泰克公司的威爾遜博士說,這項研究顯示或許能通過調控“ABIN-2”蛋白質在樹突細胞中的信號作用,來避免嚴重的氣道炎症以及哮喘等。

目前,治療哮喘病常用的臨床試驗生物標誌物包括:血清IgE水平,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痰液細胞計數,血細胞計數(尤其是嗜酸性粒細胞計數),血清骨膜蛋白水平等。

其中,IgE在哮喘炎症反應通路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對過敏性哮喘的發病。

2003年,諾華的IgE抗體,奧馬珠單抗作為第一個針對哮喘的抗體藥物進入市場,標誌著哮喘治療正式步入抗體時代。

2017年8月,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正式批准奧馬珠單抗用於治療中至重度持續性過敏性哮喘,意味著抗體藥物打開了我國哮喘市場的大門。

2017年9月,賽諾菲的IL-4Rα單抗dupilumab在其不可控持續性哮喘三期臨床實驗中,顯著降低了病人的惡化率,且明顯改善了病人的肺功能。

2017年11月,阿斯利康針對IL-5R的單抗benralizumab迎來了FDA的“綠燈”通行,用於治療12歲以上的嚴重的嗜酸性細胞哮喘,讓阿斯利康也加入到哮喘抗體藥物的角逐中。

日前,賽諾菲和再生元合作開發的藥物Dupixent在美獲批新適應症,作為某些中重度哮喘的成人及青少年患者的附加維持治療藥物。Dupixent是一種人源化單抗,可靶向抑制兩種蛋白IL-4和IL-13的過度信號傳導。

藥企巨頭紛紛加入,越來越多新藥的研發,對患者來說無疑是個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