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为什么要惹美国?

传说54314641


日美谈判的过程


1939年11月和12月,当时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C ·格鲁和当时日本外相进行谈判,格鲁当时的观点是:日本宣布东亚新秩序,无非是要求满洲,内蒙和华北永远归日本控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备苏俄,美国不应该鼓励日本。

1940年11月,两名美国传教士詹姆斯·沃尔什和詹姆斯·德劳特带着调整日美关系的方案和当时的日本产业组合中央金库理事井川忠雄、陆军省军事课课长岩畔豪雄大佐会谈,当时美国传教士的建议是在太平洋各自承认自己的势力范围,合作解决中日战争。

1941年1月,传教士回国,松冈告诉传教士,希望改善日美关系,带去了日本的备忘录,备忘录说:“日本虽然承担三国公约的义务, 但是, 如果德国进攻美国, 日 本同意支持美国。作为交换条件, 美国必须协同日本促使中日战争结束, 并阻止任何其它国家改变东南亚形势”,美国非常有兴趣,开始日美谈判。

1941年4月17日,野村大使发“日美谅解方案”电文,日美开始谈判,日本要求

日本承诺无疑回避条约义务,并且用和平手段谋求在西太平洋的发展,取得该地的战略物资,承认中国独立,从中国撤军,条件是美国必须协助和支持日本,并且承认伪满洲国,促进蒋和汪的合流,保证菲律宾独立,谅解案取得两国政府同意后,回复日美正常经济关系,互相提供物资,美国向日本提供信用贷款,互相不部署威胁对方海军和航空兵部队。


美方要求:

尊重每个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干涉其他内部事务规则,支持机会均等,维持太平洋现状


由于美方的语言非常模糊,完全有任意解释的可能,而日本要求比较具体,野村大使在回传给本国的时候并没有把美方要求给传达。


1941年4月22日,当时的松冈洋右外相回国,得知这个方案后非常愤怒,松冈洋右是个法西斯分子,特别崇拜墨索里尼,回国后立即宣布松冈三原则。

第一,美国不得干预中日战争。

第二,谈判不得违反德意日三国条约

第三,遵守对德国同盟要求。

这两个方案起了冲突,最大冲突是对于欧洲战场的问题,也就是说根据德意日三国条约,日本有义务援助德国和意大利,而要求美国不得援助盟军,并且对于美国在华利益弃之不顾。

这种“我什么都可以干”,但是“你什么都不能干”的谈判态度,美国国务卿赫尔极度失望,尤其是对英国的态度。松冈洋右如此崇拜希特勒和墨索尼里,居然异想天开,希望美国不援助英国。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内阁觉得此时苏联已经不是威胁,立即南向抢石油才是关键,7月份,日军南下大规模入侵东南亚,美国,英国,荷兰立即冻结日本所有在美,在英,在荷资产,并且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

1941年8月6日,日本野村大使会见国务卿赫尔,要求恢复谈判,而此时日本实际上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大规模备战美国了,日本提出要求美国保证,当日本不再向西南太平洋进军,如果中日战争结束,则日本立即从法属印度撤兵,并且美国保证和日本恢复传统关系,协助日本获取荷属东印度天然资源,承认即便是从印度支那地区撤兵后依然有特殊利益,并且劝蒋和日本义和。

这种条件,美国当然不会答应。

日本此后一边拖延谈判,一边加紧了兵力部署,而美方对于日本越来越得寸进尺的要求越来越不耐烦,终于在11月26日,美方发出强硬的声明:

日本必须把所有的部队连同警察力量撤出中国和印度支那地区。
除了重庆政府以外,双方不得在军事政治或者经济支持任何一个政权
双方放弃所有的治外法权。并且要求所有国家同时放弃。
两国贸易谈判,达成最惠国待遇和减少贸易壁垒
双方分别取消针对对方的资产冻结。
…………

这个方案实际上否决了所有的日本在华战争的利益,日美谈判完全破裂。

终于导致12月7日上午7点50分,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


李建秋的世界


这是因为日本战略太差的原因。

日本侵略中国,原本是准备三个月灭亡中国。但事实证明,中国广大的战略纵深、已经初具规模的国防力量使日本的美梦破灭。日本在中国陷入到了持久战当中。

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开始意识到自身陷入中日战争的泥塘。长久的战争必将需要巨大的物资,尤其是石油。日本本身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为了发动战争,他从中国的东北抢夺了大量的物资。

我们也聊过,日本曾经在辽河大庆都找过石油,但幸运的是,他们的探测杆没有打免深度,最终没有发现油田。如果日本在东北发现石油,可能就不会那么激进的进攻美国。

在攻占华北后,日本希望以战养战,但八路军以及国军游击部队的存在,变日军后方为战场,使日本以战养战的目标难以实现。其间,日军组织多次扫荡,但始终没有掌握全局。

这时候,日本需要从更广阔的地方寻找战略资源。在日本的计划里,有两个侵略方向,北上跟南下,北下就是跟苏联争夺地盘,南下就是抢夺东南亚。

北上还是南下成了日本两难的选择。为了试探,日本发起来了一场小规模的战役:诺门罕战役。

这个仗役不出名,但其实十分关键。关键在两点,一是这一仗之后,日本再也不叫着北上跟德国夹击苏联了,而转为南下,跑到东南亚抢西方的殖民地,这导致后面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另一个是苏联通过这一次战争,挖掘了朱可夫,为以后的苏德战争练了兵。

这一战,苏联取胜的关键就是利用坦克的优势虐了一把日军。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积累起来的信心受到重挫,他们意识到与苏联交战并不存在胜利的可行性,那选择只有一个了。

此时,日本的战略资源已经不够用,那只有冒险南下,夺取印尼和缅甸的油田。

在1941年,日本先是试探性的进攻了法属印度支那。很快,美国就宣布对日本的经济制裁,冻结日本在美所有资产,并实行石油禁运。最后这一项打击最大,因为日本的石油百分之八十需要从美国获得,现在美国不给,而且美国还组团对日本石油禁运。

日本的石油储量在庞大的战争机器下无以为继。

不战,是慢性死亡,是坐以待毙。战,则是一场豪赌。

事实上,日本突袭珍珠港的总指挥山本五十六就是一个赌棍,桥牌麻将都是其擅长,曾经赢得赌场禁止他入内。

山本五十六到美国访问过,他知道美国是一个正正打呼噜的雄狮,千万不能惹,但日本的局势逼得他只有一个办法: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夺取东南亚的战略资源。

于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珍珠港袭击。这是一次极为成功远途奔袭。也基本达到了当初的目标,珍珠港之后的一年多,日本取得了东南亚的全面领先,几乎将大半个东南亚南亚纳入囊中。

但是,我们说了,日本以战术见长,能够打出很漂亮的一伏,但战略很差,偷袭珍珠港,逼美国下场,最终的结局就只有灭亡了。


脑洞历史观


准确地说,不是日本主动去惹美国的,而是被美国人逼上了梁山,逼上了不归路。

当时日本人有一句话,说他们处在“ABCD包围圈”里面,A是美国America,B是英国British,C是中国China,D是荷兰Dutch。

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太平洋战争发生之前日本没有就惹过美国,而且还很注意会不会有什么地方惹得美国人不开心。比如1937年淞沪会战开始后,美国炮舰帕纳伊和英国炮艇瓢虫号和蜜蜂号在长江上受到了日军炮击,日本毫不犹豫地处分了责任者,后来的甲级战犯桥本欣五郎大佐就是为了这件事被转入预备役的。

但后来为什么日本人又去袭击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呢?从日本人的立场来看是美国人多管闲事,逼得日本人无路可走,从中国人的立场来看应该是美国人主持国际正义,反对日本侵略中国。

日本侵华从何时起算有好几种说法,常见说1931年9.18事变的,也有说是1928年关东军谋杀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还有说应该从1915年大偎重信内阁向袁世凯政府递交“21条”开始的。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反正在国际上几乎所有人都装作没看到,由得日本人横行霸道。

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不是全部,还有几个国家在帮中国,比如美国和苏联。美国的态度最坚决,伪满成立之后,苏联立即承认了,但美国从来不承认,一直要求日本从包括满洲的中国大陆全面撤军。

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和侵华日军进行战斗需要来自各国的军事援助。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之后有4条各国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所谓“援蒋通道”:一条经过香港,一条经过苏联,一条经过法属印度支那也就是现在的越南,还有一条经过缅甸。1938年日军攻占广东之后,经过香港的援蒋通道被切断;1939年日本和苏联签订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从苏联来的援助也没有了,只有经过法属印度支那和缅甸的援蒋通道还在。

日本人认为蒋介石政府之所以不肯投降是因为有英美还在支持他,如果切断了这两条援蒋通道蒋介石就肯定会投降。所以就发生了日军入侵法属印度支那企图切断全部援蒋通道的事件。正是日本对法属印度支那的入侵,尤其是入侵南部法属印度支那引发了美国对日本的石油禁运从而引发了太平洋战争。

1940年9月开始,日军入侵北部法属印度支那切断了法属印支援蒋通道,美国立即宣布了对日本实行废钢铁禁运,第二年又把这种禁运名单扩大到铜等战略物资,同时加强了通过缅甸的对中国政府的物资和资金援助。但是日本人没有看懂美国人的决心,不但不肯停步,反而步步紧逼,在1941年7月入侵南部法属印度支那,企图从那里入侵缅甸,彻底切断所有的援蒋通道,这就使得蒋介石政府非常危险,突破了英美的底线。

美国人反应的速度和力度超出了日本人的想象,7月25日,美国政府宣布冻结日本在美资产,接着英国,加拿大,法国,葡萄牙,荷兰也宣布了同样措施。8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日本实行全面石油禁运。

看《虎虎虎》等有关珍珠港的电影就知道美国人指责日本人“背信弃义一边谈判一边不宣而战”。美国和日本在谈什么呢?就在谈这个问题,日本要美国解除石油和废钢铁禁运,美国的态度是:禁运随时可以解除,但你们要撤出中国大陆,把满洲还给中国。

日本人不肯撤出中国大陆,尤其不肯放弃满洲,但日本人被美国人在石油上掐住了脖子,不撤军就没有石油,这时日本人就决定去抢石油。

日本的目标是当时叫荷属印度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巨港油田,但这中间有驻守菲律宾的美军和马来亚和新加坡的英军,不可能让日本人过去也不会让日本人把油运回来。要抢到油就必须消灭掉东南亚的的英美军事力量,但是马来和菲律宾的英美军事力量的后援是以夏威夷珍珠港为基地的美国太平洋舰队。

(红圈里是巨港油田,日本在右上角,看了这张图就应该理解日本为什么要进攻美苏荷兰了。当时印尼是荷兰殖民地,马来西亚新加坡是英国殖民地,菲律宾是美国殖民地)

这就形成了这么一个因果链:不想从中国大陆撤退->要石油->要占领马来、菲律宾和新加坡->要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夺得制海权。

日本海军知道正面作战无法战胜美国太平洋舰队,于是才采取奇袭珍珠港的战法,指望一锤子彻底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然后在占据优势的前提下和美国谈判。

这就是太平洋战争的由来,“太平洋战争其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延长”,这个结论日本人是有意不提,不知道为什么在中国也没有人提,弄得像日本人发了疯去惹美国人,日本人没有那么傻。

反正结果是日本人悲催了。

太平洋战争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但知道太平洋战争由来的人却很少。


冰冷雨天


第一,美国从1940年禁运战略物资给日本,而日本的石油七成以上来自美国,如果没有石油,不光国民生活成问题,军舰都开不起来,岂不是不战而降?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第二,日本当时赌国运赌习惯了,甲午战争赌赢了,日俄战争又赌赢了,一战站对了队,九一八又赌赢了,所以已经赌上瘾了。

第三,日本攻击珍珠港,其实并非想要不死不休的战争,只是想通过一系列胜利让美国承认日本在亚太的权力和地位,但是美国国土受到袭击又怎么会妥协?而且日本人根本不了解,罗斯福找不到来战的理由,美国财阀分为战和两派,日本人非要自己点火药桶。


第四,日本当时实际上是没有政治家掌权的,是军人掌权,海陆军争权夺利惯了,中国战场上陆军打成了持久战,海军养尊处优,还说什么对美七成论,说要南下,海军反对就下台吧。

第五,军事思想落后,日本本就不和的路陆海军,想凭借绝对国防圈和舰队对决赢得战争,结果战线拉的过长,海军思想陈旧,面对美国的空母核心作战,自然没有还手之力,耗光优势。

说白了,日本进攻美国,当然是认为自己能打赢!这是军事和政治思想不够,战略观缺失。

而且日本从未在国力上小看美国,几乎所有将领都知道美国造舰能力是日本的七倍,资源是日本的十倍,人口是三倍,但是他们还是打了,这是为什么呢?

日本当时已经没有大脑了,他们的政府全是军人,民众都是被洗脑,军国主义呢战车一旦发动,就停不下来了,直到撞死。

好多人总问为什么日本打美国,德国打苏联,安心发育不好吗?

真心停不下来啊。


历史区总柴


看到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感谢苍天,苍天庇佑邪不胜正!日本千辛万苦夺得东北却没有找到石油(大庆油田就在那啊)日本寻找多年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是一个贫油国。

回归正题日本为什么去惹美国,要明白战争拼的是什么,是国力,是人口,是资源。没有了资源也就没有的发动战争的本钱。当时日本就是面临没有石油可用的情况不得不铤而走险。

日本在开始入侵中国的时候自大的以为可以像德国入侵法国一样摧枯拉朽三个月灭亡中国。却没想到中国军民的顽强使日本进入了持久战中。到1940年的时候日本剩余石油储量已经所剩无几,没有石油日本战败是必然的。由于当时美国联合欧洲国家开始的对日石油禁运,而取消禁运的条件是日本撤出中国,这让日本无路可退只能夺取东南亚的油田。

东南亚新加坡属美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属英国,东印度群岛属荷兰。日本想要石油必须夺得东南亚地区,必然跟美国开战。而美国新加坡军事基地的作战补给来自于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所以才有了日本偷袭珍珠港,日本成了太平洋上的霸主让美国彻底丧失了对东南亚的控制权。日本也确实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夺得了东南亚地区获得了石油。但他终究低估了美国的战争潜力。



兔子也是有脾气的


这个问题要从美日关系说起。

对于日本来说,美国是一个必须迈过的坎。佩里的黑船不仅仅打开日本的国门,而且在日本人的心灵上压了一块巨石。日本明治维新、脱亚入欧,说白了就是想搬开心头这块巨石,因此日本是不可能和美国站在同一阵营内。

日本的生存取决与太平洋上的安全保障,而美国在完成了从海洋到海洋的扩张之后,对太平洋是势在必得,在美国拿下加州之前,美国商人便已经控制了夏威夷、美国海军就不惜为夏威夷与英国海军一战,因此美日之间很难和平共处。

19世纪20世纪之交,日本击败大清和俄国,虽然在东亚建立强权,但美国击败西班牙,势力挺进到菲律宾,让日本芒刺在背,于是图谋登陆。日本侵华战争本身就是与美国争霸太平洋的前哨战,没能速战速决也包括美国支援中国的因素,美国虽然为了走出大萧条而对日出口,但到了1940年,随着美国的经济恢复,开始逐步勒紧日本的脖子,一直到1941年8月对日本石油禁运。

到了这个时候,日本的第一优先是石油,选择第一是从中国撤军而且把东三省也得还回去,如果这样干的话相当于认输,日本国内就会乱成一锅粥了,再者说不是长远之计,美国迟早完全卷入二战,等盟国收拾完德国,腾出手来肯定收拾日本,那会以一国对列强,真是毫无胜算了。选择之二是有人问的为什么不去打苏联,打苏联的话美国要乐死了,加大援苏就是了,日本陆军就算一路凯歌,海军因为没有石油全趴下了,西伯利亚的油无法运回来,拉了一条长长的供应线,陆军全陷在西伯利亚冰天雪地里面,蒋介石也缓过气来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只需要从夏威夷开到东京湾,日本就投降了。选择之三是南下南洋去夺石油,可是美国在菲律宾驻有重兵,而且不断增援,尤其是空中力量,你不惹美国就只能等美国惹你。因此日本除了对美国先下手为强,别无选择。

日本在对美战略上从未轻视对手,一直以美国为大敌,知道跟美国进行一场长期的全面战争毫无胜算。但到了1941年,日本陷入美国的算计之中,除了打一仗已经没有其他路可走了,山本五十六反对对美宣战,只是从军事角度,资源贫乏的日本如果拖下去,连战争能力都没有了,因此只能硬着头皮开战。

这种百年国策的事情,日本先天就不如人,还让人家占了先手,真的一点翻盘的机会都没有。


京虎子


美国切断了日本在东南亚的能源通道,使得日本将无法继续进行战争,于是决定与美国开战,占领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广阔水土并打通东南亚的能源通道,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歼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夺取太平洋的制海权,保障部队能够不受美国海军威胁。而珍珠港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但如果依靠战列舰巡洋舰等传统力量与美军决战恐怕将两败俱伤,而日本拥有远超美国的10艘航母,用航母搭载的空中力量进行突袭是最好的选择

日军偷袭珍珠港是被逼无奈,当时美国通过了《租借法案》,却没有废除《中立法》。当时英国,法国荷兰,甚至美国自己都在东南亚有殖民地。等于美国可以向法国,英国,荷兰等在东南亚有殖民地的国家支援军火,日军却没有办法攻击美国船队和人员。在日军偷袭珍珠港前,美国切断了日本的石油,橡胶等战争原材,迫使日本必须要进攻资源丰富的东南亚。这就必须要先消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这才有了进攻珍珠港的计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日本的海军和陆军不和。陆军在中国战场屡屡得手,使得其在大本营参谋部占据上风,海军为了证明自己制定了南下的策略。连山本五十六自己都说了偷袭珍珠港只是唤醒了美国这只沉睡的猛虎,他也知道日本不可能战胜强大的美国。和美国开战算是权益之计,不得已而为之罢了。根本不是什么日本自己感觉良好,妄图打败美国,称霸太平洋之类的。事实上,珍珠港战役日本只炸沉了“亚利桑那”号一艘战列舰,如此长距离的奔袭不可能完全消灭一个大舰队。


FN香薰工作室


日本惹美国的原因没有那么复杂么?看看美国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的表现就很清楚了!从918开始,美国就一直是日本侵华战争资源的提供者,可以说日本的侵华的军用钢铁,石油等物资都是美国提供的,但绝对不是无常的,都是先欠着后还!包括美粉嘴里所谓的援华物资都是有代价的!什么代价?可以去看看老蒋和美国人当初签订的协议!如果没有解放战争这些协议就会全部实现!中国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日本侵略中国,以日本的国力是没办法支撑的,虽然老蒋配合着日本一块一块的国土送过去,但战线拉长之后,后勤就出了问题,中国军民的敌后战场大部分目标就是日本人的运输补给线!而美国给日本的资助往往都毁在了这些抗日军民的手里,战争要继续,还要源源不断的从美国那里获得资源,而美国人为何不来敲这响当当的竹杠呢,坐地起价那是必须的!日本鬼子骑虎难下,多贵都得买!到后来日本鬼子明白了,美国在坐山观虎斗,两边都在卖武器!两边的钱他都在赚!而且如果日本真的落了下风美国很有可能捡便宜,当落水狗一样打他!美国单钢铁的产量就是日本的600倍!日本本来也奈何不得美国,但山本这家伙胆子太大,太喜欢冒险了!期望一战重创美国,干脆从美国那里抢资源得了!可惜的是美国不出蒋介石!所以没有得逞!

日本惹不惹美国,美国都会打他,时间问题!从欧洲到亚洲,美国在二战中是什么角色,最后达到什么目的!只有霉粉揣着明白装糊涂看不到而已!


榕雪


根本原因还是迷之自信了,日本在当时有没有明白人知道不能打美国呢?是有的,可是有明白人有用吗?

没用,因为日本的行事逻辑,按照某位牛人的说法是“解决小麻烦的方式是制造更大的麻烦”。

日本的迷之自信,就在于对总体战思想缺乏根本性认知,误把美国当成了大清。

大清当年遭到英国的侵略,可在道光皇帝看来,天朝上国体系,你英国人来打天朝,顶多算武装上fang,是来讨说法的,给点东西打发你,你不就滚了吗?然后关上门继续过日子呀。

这点在历朝历代与草原民族之间的博弈中,反复验证了。

而日本争霸的过程,恰恰是符合了蛮夷入侵的套路。

当年打大清,大清怂了,没跟它死磕到底;

打帝俄,帝俄怂了,也没死磕到底;

所以日本军方和某些傻X政客有了迷之自信,误以为打美国,美国很快就怂了,不会把你怎么着。

这就是典型的对美国缺乏认知,把美国当成了大清。

比如一些傻X政客想出来这么一个奇葩逻辑:美国🇺🇸是皿煮国家,不能死人呀,因为一死人,老百姓就坐不住了,政客的选票就没了,于是乎只能认怂谈判,再然后皆大欢喜。

可事实上特别打脸,日本去惹美国,反而成为了政客的政治正确性的话题,谁认怂谁Tm就是美奸呀。

这件事很快就成为了美国人的共识,突然团结起来了。

再然后呢?就没然后了,美国非但没有像大清和沙俄那样认怂,反而是与你死磕到底,而且也有了大规模出兵欧洲的借口了,随后美帝把X本灭了,自己也当了世界老大,享有了作威作福的权力。

比如说,命令自己的军队突然杀入别国领土,屠杀无辜民众,嗯,这不就是当年日本和纳粹干的事吗?


图维坦


这药从美日两国两个角度出发,从美国方面来看,二战已经进入末期,日本已经穷途末路,进入失败的窘境,而美国在这时仍然没有直接参加战争,眼看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成果没有它的多大的事,要知道美国人向来都是为自己利益都是精明算计的,这时再不参加,到时就不好意思和世界其他为二战付出惨重代价的参战胜利国分享胜利果实。所以美国人借珍珠港事件宣布对日宣战。而日本人则是战略误判和日本人本性所决定,随着在亚洲战场上节节胜利,它以为在亚洲战争中所向披靡,天下无敌,不可战胜,狂妄自大,不可一世,自以为谁都能战胜,它为了打通东部通道,达到称霸世界的野心,再加上中了美国人的奸计,才发动了袭击珍珠港事件,导致美国人直接参加二战,加速日本战败,二战结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