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使用单反相机时,你最少使用的功能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功能的?

定格影像


单反功能越来越多了,有很多的功能却是不经常用到!

对于阿东来讲,最不常用的应该就是相机前面那个景深预测了,虽然不确定按没按过这个键,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我用过这个键,而且不超过3次,并且都是无意碰到的。


不清楚位置的可以看图:

这个键本来的正确用法就是在使用小光圈的时候,当用小光圈的时候取景框会非常暗,然后按这个键让光圈变大,以至于能清晰的对上焦和进行构图。

在我们的取景器里始终显示的是最大光圈下的画面,所以我们无法去判断当前设定的光圈值是否足够小,让画面各部分都位于清晰范围内,这时才会用到景深预览按钮。


可是,对于我来说压根没有用,先不说它有用没,我们来讲讲它的设计,大家都知道用右手食指去按快门,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位置基本就是中指和无名指的动作之内了,而且偏远,手比价胖点的就够不到,足以见这个功能是多么的鸡肋了!

要不是今天的问题让我想起了这个按键,恐怕是我都忘却了它的存在,宁可在设置里修改成其它键,也用不到这个景深预览按钮,不是因为太鸡肋,只是它对我来讲,没用!

阿东爱旅行,我们一起看世界!

如果你跟我一样,不按这个键的话,点个关注吧!


阿东爱旅行


单反相机功能的确很强大了。但也有一些, 重复的功能。根椐个人习惯不同,有人用有人不用。

但有一项功能,我看别的朋友还没提到。或能有些朋友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项功能吧?反正我认为是一点用也没有。那就是景深预测。还不是最少使用,我是根本就不使用它。

原因很简单 一 抓拍个运功场景,你根本来不及事先看看景深。

二 拍静物,风光或拍妹妹的时候,到是可以事先看看景深。但是当光圈缩小二极之后,就算是现场光线相当明亮。不论从取景器或是实时显示屏上,都很难看清景深到底有多大。眼力及好的朋友,也许能看清吧?反正我是不行。

三 如果是拍夜景或是星空,那这功能根本没不可能用了。

景深预测功能,一开始时是在胶片相机上开发的。胶片相机拍摄之后不能马上看到图像,为了帮助摄影师提前了解景深大小。开发了这个功能。其实在胶片相机时代,这或能就很不实用。大画幅相机上,取景较大,显示的就是实际光圈,拍摄师可以通过一个专用的放大镜,看清景深。而在135小型相机上根本就做不到。现在的数码相机,拍完之后马上就可以回放,还能看到放大了的图象,所以。还保留这破功能有什么用?

相机生产商肯定也知道此功能已经无用,但牙膏已经挤出来了,也不管实用不实用。每台相机都搞上这功能,反正钱不能少了这一项。

大家怎么看呢?


一成


我不喜欢单反相机带翻转屏,尤其是触摸翻转屏,感觉很low,就跟操作傻瓜数码相机似的,不专业!实际上专业单反相机机身上有拨盘、有按键、有肩屏,已经足够用了,不知道为啥现在一些新型号的单反相机要配触摸翻转屏。

首先是这东西太苗细,它是从相机的机身上伸出来的一小部分,尤其是机身与翻转屏的连接处,让人感觉不皮实,而拍摄工作经常在户外,总觉得容易碰坏。

二来我不喜欢触摸屏,触摸屏实际上是要通过软件来判断输入的信息,不如拨盘或者按键这种操作的判断速度快,也不精准。另外如果是在冬天,还得摘了手套操作。虽然有那种手套可触摸的,但戴着那种手套准确率和速度就更慢了。触摸屏还非常容易误操作。平时不拍摄的时候挂脖子上或手拿着,不知道啥时候就调了参数了,非常不方便。

估计这个功能是给入门级新手用的,为了降低使用难度,界面对用户更友好吧!


无花无花


单反的功能的确很强大,甚至超出了大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有一些不常用的功能太正常了。

1、阶段性

对于刚入门的用户或许auto、P这两个拍摄模式会用的比较多,而一个进阶的用户或许更多的使用光圈优先或者快门优先。手动模式或许只有职业摄影师专业级别的用户用的才多。

2、功能性

这个也不难理解,尤其是对于职业摄影师,拍体育题材的更看重的是高感、对焦点的多少和快门速度,1/8000秒对他们来说很有必要。而拍摄静物的摄影师受闪光同步速度的限制,快门速度基本上常用的也就1/125秒、1/180秒和1/200秒。

至于我自己,平时拍照都用手机,只有商业拍摄的时候才用单反。如果是拍摄美食、静物类,我用M档,因为会用到闪光灯,M档会更为方便。其他情况更多的都是用光圈优先。

auto、P档我几乎都不用,包括一些微距、风光、人像等等这些拍摄模式我也都不用。还有就是视频录制功能我也不用。

对焦方式我只用中央单点对焦,其他对焦模式也都用不到。但是对于一个喜欢拍摄动物的人,大量的对焦点对他们来说会更有价值。

可以说单反的每一个功能都有它存在的必要,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真对我们每一个个体用户来说,不管你是一个刚入门的爱好者,还是一个职业摄影师,单反上有一些不常用的功能都太正常了。


手机摄影手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单反也是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当中。想想在十几年前,拥有照相机那真的令人羡慕,可是在现在,不管是旅游还是周末,都是可以看到一些人拿着单反拍照的。



而我们在刚开始买到单反以后,应该是迫不及待的想了解它的功能,想用它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因为是没有接触过单反,在最初都是用最简单的功能。比如程序自动这个模式,它和傻瓜相机有的一比,所有的参数都给你设置好了,只需按下快门就行。

和它差不多的功能,还有夜景、花卉、日落等,说白了这些模式是让你能拍出更好的照片,没有接触过单反的,是都会把这些功能都试试的,看看哪个最适合自己。等到自己熟悉了之后,便会接触其他的模式。

如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最难的应该是手动模式吧。手动模式不仅需要自己了解各个参数是怎么设置的,怎么去搭配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观察天气,在什么时候会有美丽的景色出现,还有拍摄的地点选择也是比较重要的。

基本就是玩了一年后,会把整个精力放在手动模式上。在这个时候也是会发现很多问题的,如镜头不够,想升级了。拍天空感觉太灰蒙蒙的,是不是自己要买个滤镜什么的。除了这个以外,接下来就是玩B门和T门了。

这个又涉及到了三脚架了,因此买个三脚架还是有帮助的。我们拍夜景和流水也是会用的到的。看过了迷人的景色,却总有那么一种遗憾,星空那么美,我怎么才能拍到呢?而要拍星空,我们除了三脚架以外,还得配上快门线、红外遥控等装备。

因此买一台单反,加上后面的配件,起码得8000多。当我们在追求更高的照片质量和图片构图时,我们回过头发现,最开始的那些简单的功能,我们已经很少用了,那些也就成了摆设。

程序自动、拍花的、拍夜景的这些模式,基本是不会用到的。我自己用的更是少,在买来单反以后,是玩了几天,觉得那些功能都不好玩,然后是直接跳到了手动模式。但也是吃了很多苦的,都是靠自己摸索的。

现在想起来,还是非常值得怀念的。尤其是自己第一次用手动模式拍到最清晰的特写的花以后,那个心情真的不知道怎样形容。


17看科技


我用的是微单,也开说两句吧。1.点测光基本上没用过,在任何情况下只用平均测光,微单所见即所得,点测光已经没有意义了,觉得人脸暗了加曝光补偿就可以。2.曝光锁定也是同理,从来没用过,需要锁定曝光就用m档,所见即所得非常方便。



三刀流剑豪索隆


视频功能,从来没用过。建议相机厂家,把同一型号的相机,生产三款,照相用的,摄像用的,照相摄像共用的。购买者按需购买


金仲金声玉振


拍了六七年了,单反用的最少的就是全自动拍摄(p档),我想真正会用单反的都应该是这个功能。


融睦电商


我很少用它砸核桃,还有af-on键也很少用


这些都是骗人的吧


用的最多是视频模式,需要录像挣钱用,用的最少得是自动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