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双11”花样百出!然而想占开发商的便宜没那么容易

点右上关注,每天给你最新的楼市情报。

说,你昨晚熬了多贵的夜?

11.11,一个全民“血拼”到忘记自己还是单身狗的神奇日子。

今年的双11,2分零5秒即破百亿!马云爸爸成功地借一个普通节日把中国人民的消费欲望推到最高点,吹爆这波营销。

临近双11时,短信、弹窗、APP......铺天盖地的商品推送和优惠打折消息。借着这股气势,今年的房产圈也打起了优惠促销、甚至降价的营销战。

但是,似乎光听见打雷看不见下雨。房子降价,有可能吗?

雷声大

雨点小

在杭州,最早是10月份从临安某楼盘传出了新房降价打折的消息。

不知情的购房者误以为是所有新房都会降价。但究其来龙去脉才知道,都是前一次加推被“挑剩的下”的房源在“作怪”。而且,基本都是大户型,享受折扣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行。

10月,杭州新建商品房成交8388套,仅次于2月春节,“银十”空有其名,更创下近6年同期成交新低。

年底了,开发商更着急了。自从进入11月,蹭着“双11”这个热点,不少开发商玩起了“争客之战”。


4省10地20盘,某房企打出了“双11嗨房节”的营销策略。

“千万”让利、“百亿”钜惠,听起来是令人血脉贲张。但仔细一看,推荐礼、到访礼、成交礼、转发礼没有一个落实到购房者的利益上,置于购房中介的奖励上似乎更合理。

无独有偶,还有更多项目借双11,抛出了“推荐礼”、“成交礼”、“到访礼”的“诱饵”。



暂且不论这一个个“礼”的分量有多重,普及对象都没说清,和购房者可能也只有半毛钱关系。再仔细看放“礼”类型,更多是“噱头”,没有实实在在的优惠。


降价有风险

冒险需谨慎


说到实实在在降价的楼盘,也不是没有,合肥就有一家。

前几日,合肥某一楼盘传出降价6000元/平米的消息。随后,当地房产局局长便亲自前往调研。过不多久,该楼盘恢复原价。


“敢冒天下先”的还有一家楼盘,依然出在安徽省。

宿州一楼盘传出降价消息后,当地政府组织召开了一次“降价未遂事件”约谈会。停办相关楼盘预售许可证,同时对4家合作银行予以处罚

以上两个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虽然都没有发文件解释说明。但却迅速引起了社会讨论和话题发酵。

房价究竟会不会降?

围观以上两个楼盘的处理结果,我想你已经有了答案。是的,答案是不会,至少不会大降或独降。原因有多方面。


我有很多种方法

证明房价不会降


首先,最强有力的原因:政府防止房价大起大落

泱泱大国,浩浩神州。稳定才能谋发展,怎容得你特立独行,随意搅乱一池“春水”。

在房产进行调控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当地政府、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应该有全局思想。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再次强调“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调控精神。

在这里,或许有人把关注点放到“遏制房价上涨”上,但殊不知,遏制房价下跌也在调控范围。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房住不炒”和“长效机制”的理念。所谓“长效机制”即是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的制度体系,房价自然不能大起大落。

房价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有往极点发展的趋势。不能任其发展,就要将其掐断在萌芽状态。这就不难理解,安徽降价楼盘为何在第一时间就被处罚了。



第二,房企还有钱,资金链暂时不会因为一两个项目去化不佳而受影响。

年底是楼市传统淡季,市场本就不活跃。开发商打营销战,可能就想热热场子。

再说,杭州楼市还没到十分不景气的时候。

二手房市场降价的确很明显。但是新房市场由一房难求重回理性也不过是近两个月的事情。什么意思?开发商的资金链现在还断不了

10月8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1-9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100》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前9月,销售破千亿房企增至19家

至于销售目标完成率,坐稳了再听。

1-9月,代表房企销售目标完成率均值为74.7%,相较1-8月提高9.5个百分点。正荣、中梁、金茂、金科等房企销售目标

完成率均在90%以上

房企还没那么差钱!

第三,亏本的买卖没人做。“限价”之下还要“降价”是有多大勇气


限价这个政策,我要给360个赞!这才是真正惠及普通购房者的政策。限价之下,政府不批高出市场价格的楼盘价。

许多项目,特别是高价盘、地王盘因为限价的威力不得不做出让步。

还有许多“雪藏”房源,甚至恶意“捂盘”的项目,也因为看不到放开限价的光亮,纷纷加推“压箱底”的房源。这惠及了许多普通购房者。

限价之下,开发商盈利空间本就有限。若是在销售过程中再大幅降价,没有开发商有这么大的勇气。

不要奢望房价大降,安心“剁手”吧。或者,留言区晒晒你们双11的“战利品”,让我羡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