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义县“好人”文化蔚然成风

打造“好人”文化 涵养善行沃土

县气象局三位90后小伙弃考救人、农商银行女职工勇救路边伤者,古村景区服务员拾金不昧……在安义县这座小城,好人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好人”文化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新风尚。

选树好人 树立道德标杆

今年5月,安义县行医32年,为困难群众减免医药费20余万元的乡村医生杜林芝,成功当选为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这是继全国种粮大户、十九大党代表凌继河当选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称号后,安义县又有一人获此项殊荣。

据了解,为在全社会培育崇德向善的人文环境,大力倡导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今年以来,安义县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最美潦河人”“最美志愿者”“最美家庭”“‘三风’榜样人物”等丰富多彩的最美人物评选活动,同时引导不同行业开展“最美医护人员”“最美交警”“最美教师”“最美出租车司机”“最美环卫工”等评选活动,为群众选树了一批道德标杆。

“安义县坚持道德培育、榜样带动,在全县大力倡导邻里和睦、孝老爱亲,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推荐活动,有效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促进了公民道德建设。”安义县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宣传好人 营造浓厚氛围

“堂客巷里的展出作品孩子都爱看,这些人物就在我们身边,看得见、学得着。”安义县龙津镇向阳社区居民刘菊英说。日前,记者来到龙津镇全长500米的堂客巷,只见一旁是用3D墙绘的形式呈现的该社区女性党员先进事例,另一旁是各式各样的宣传版面,引导居民从向阳堂客精神中汲取养分,进一步树立家风建设、促进邻里亲睦。

近年来,安义县通过“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进学校巡展等方式,厚植“好人”文化,并通过打造身边好人榜、好人墙,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崇德向善氛围。加上“文明安义”微信公众号,好人微电影等多种媒介的广泛宣传以及该县正着手打造的安义好人馆,安义县基本实现了道德阵地建设的全覆盖。

关爱好人 推崇全民向善

安义籍驻沪党员杨茶生,坚持20年为当地群众服务,打造了“小杨热线”志愿服务品牌,服务范围从华建小区延伸到了上海各个角落,被上海市民亲切称为“小区雷锋、外来徐虎”,去年他的事迹还被拍成了微电影《小杨热线》,受到广泛好评。

“草根英雄”接二连三出现,一定程度上源于安义县对行善的推崇和对好人的礼遇。对评选出的群众身边的“平民英雄”“道德明星”,安义县通过多种途径,大张旗鼓地予以嘉奖、表彰。通过发布“身边好人”榜、打造“身边好人”墙,组建先进事迹宣讲团、举办道德讲堂示范课及设立安义县“好人基金”等,学习、崇敬和争当道德模范在安义蔚然成风。

“好人是群众身边的正能量,是最鲜活的价值观。开展系列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将继续把这篇文章做好,使安义‘好人’文化持续在全社会叫响。”安义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夏淼珍说,崇尚好人、学习好人、礼遇好人、争当好人的良好风尚,为安义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支撑。朱泽华 刘丽莎 南昌日报主力记者 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