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我在基层做信访”系列之二十——倾情信访 躬身为民

奉贤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80后信访干部卢时光的故事

奉贤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承担着公正、及时解决我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职责。卢时光同志作为奉贤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办公室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接待信访群众、政策咨询、调处纠纷、受理仲裁案件等工作,在信访工作岗位上多次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维护了农户的利益。奉贤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受理点也被评为2014-2015年度奉贤区文明行业窗口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从事信访工作以来,他始终牢记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切实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以实际行动传递党的温暖,维护党的形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信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带着责任和感情,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始终站在接待群众来访的第一线,面对怨声重重的上访群众,生活困难需要扶助的来访者,每天听到是叹声,骂声,怨声,仍坚守岗位,无怨无悔,认真办理每一起信访事项,切实维护群众合理诉求,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对上访群众始终做到笑脸相迎,百问不烦,耐心答疑解惑,想方设法协调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同时,他认真学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夯实理论基础,踏踏实实地开展信访工作,为营造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平稳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6年8月的最后一天,奉城镇朱新村的好几位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反映该村的好多老百姓的农村承包土地好几年没有收到土地流转费了。如今,土地的收益越来越高,看着隔壁几个村的农户每年拿着不菲的流转费收益,该村的农村土地确权农户意见很大,有发生群体性上访的倾向。村委会工作人员及涉事村民小组长及时安抚了老百姓的情绪,同时向奉贤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请求帮助处理相关事宜。

卢时光同志了解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下乡至村对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取证。根据实地调查,发现该村实际情况是部分村民小组有大面积的土地开挖了鱼、虾塘用于水产养殖,而且开挖的时间较早,多为90年代后期,当时的政策背景,我们国家还没有取消相关农业税赋,故这部分的养殖户一直缴纳相关税赋,并不向村委会或者农户支付其他的土地流转费用。2003年上海响应国家政策率先取消农业税,这些养殖户就一直无偿使用这些土地至今。可以说,这是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由来已久,解决起来难度不小。

虽然朱新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涉及面广量大,但是农户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必须维护。经过梳理,以及跟驻村的钱律师沟通,决定对村里的14位水产养殖户提起追讨过往几年土地流转费的仲裁申请。作为一位农村法律工作者,卢时光耐心指导村民代表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准备相应的法律文书,保证了整个仲裁的程序合法、合规。在为期三个月的仲裁期限内,十余次联同仲裁员至村对养殖户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调解当事人双方矛盾。十余次开庭,调查审理案情,经过努力, 14个仲裁案件中,6个案子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申请撤诉,5个案子当事人双方通过仲裁委出具调解书和解,3个案子直接裁决被申请人支付相应土地流转费。总共帮助5个村民小组,数十位农户追讨数十万的累年拖欠的土地流转费,维护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保障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