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草书写一首唐诗?

carleo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如果题主有一定的草书书写基础,并能熟记草书符号,选择一首唐诗书写就可以了。



不知道题主是否临过古人的名帖?也不知道题主临摹的是章草、今草还是大草?更不知道题主临帖多久,已经达到了几分像?

按照启功先生说的,临帖达到七分像是才可以进行书法创作。

用草书写作品,道内的专业术语叫“书法创作”。

唐诗的字数有多有少。在书写前,可根据唐诗的字数多少选择宣纸的大小。



用草书写唐诗时,一定要在自然书写的状态下进行,用笔要符合法度,结字要符合法度,章法布局要科学安排,要把墨的浓、淡、干、湿、焦发挥到极致。



笔墨当随时代。在章法处理上,应满格布局,四周不要留白太多,有五公分足矣。另外,正文可以书在落款处,落款也可以书在正文中。启首印可加可不加。闲章可加可不加。总之,印章不可乱加。一幅有个人风格的草书作品,不加印章最好。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是从不加印章的。



写草书作品,宜用优质羊毫毛笔、优质生宣纸、正品一得阁墨汁。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说明:本回答中的图片均源于网络。


中州耕牛堂主


这就是,最近几天创作的一幅狂草作品。

尺寸:八尺整张。

杜甫诗秋兴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彭世军狂草书法


用草书写唐诗,首先要具备草书的书写技能。字法,草书有不同于楷书的结字方法,应该专学专会,有其规范性。笔法,有其流便奔放的点划质性和使转规律。章法,应随内容丶书写情绪,临机变化,水到渠成。墨法,应有相应的"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自然变化,但应忌"花″。

创作之前,应对选取的诗词文句熟练记诵,以免行笔过程"断气″失联。以一气呵成为好。

当然,以诗词为内容,也不一定非拘泥于"唐诗″。凡是古体诗都具有字丶句规律,意境优美,情思感人,宜于创作的优势。

上图:杜牧《江南春》,释文: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上图,李白《下江陵》,释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上图,张继《枫桥夜泊》,释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图,僧志南《绝句》,释文:綠树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上图,杜甫《绝句》,释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草书创作的优胜特色,就是它的变化多端,形势美感,抒情性。所以一个书法创作者,应该在避免单一的书风上追求一下,不要过早地固定个人风格。万变不离其宗,传统是根,根固本壮,变在自然,刻意不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