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三进”与马云的“三退”

通观阿里的发展历史,有三次重大的业务挺进节点,而每一次业务体系的挺进,都能感受到马云像一个围棋高手一样布局着阿里的未来。按马云自己的话说,“阿里巴巴从来不为看得见的机会布局,永远只为未来投入。”

阿里第一进 :B2B业务推出中国供应商服务

2000年是全球互联网最惨淡的一年,在后续投资迟迟不能到位的情况下,马云首先要解决的是阿里的生存问题。那一年马云说阿里巴巴必须要找到赚钱的方向。在这之前,阿里的模式还是走的积淀用户数据,烧钱拉流量的模式。在这之前,阿里到底要怎么赚钱,团队内部并不清晰。所以这第一步其实是逼出来的。但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闻名遐迩的阿里巴巴中供铁军打造出来啦。阿里巴巴的核心文化和价值也在艰苦的战斗中逐渐形成。在看这本《阿里巴巴人力资源管理》时看到阿里文化打造过程,给我最大的感受的是“靠谱”。每个人有责任担当意识,事情交到手上就要拿出结果。清晰不和稀泥,一切有数字、讲证据、看逻辑。每个人都要高度自驱力,在看似没有路的道上,硬是踩出了一条路来。

在中国供应商、诚信通这些产品出来之前,阿里实际上是走过一些弯路的。我在过往的文章中说过,创业初期钱来得太顺不一定是好事。事实证明一件事,企业是自己生长出来的,不是刻刀刻出来的。企业就是像是自己的孩子,到长大之后看看,可能跟你长到有点像。但绝对不是按照你想象中长的。

中供铁军早期团队

阿里第二进:淘宝进军C2C

马云意识到了,Ebay迟早会在中国抢阿里巴巴的用户。这就是在这时,马云秘密召集了小分队,开发出了淘宝。尽管Ebay不停重复“免费不是一个商业模式”,但是用户和商户都不停地向淘宝迁移,马云知道自己一定会赢。最后的结果是:他赢了。

随着阿里巴巴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和马云的声名鹊起,最让外媒回味无穷的不只是扬子江大鳄对阵大海里的鲨鱼Ebay一役,还有马云一系列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有前瞻性的决策。

“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屋顶。”是马云一直倡导的商业哲学。我发现所有优秀并且能够持续爆发高活力的企业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特别敢于革自己的命。无论是马云选择做淘宝,还是马化腾选择做微信。如果他们当时选择按原路径前行,或者当发现新项目可能对原有主力产生影响,而选择避让的时候,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阿里和腾讯。

无论企业做到多大,都要有如履薄冰的心态和从头再来的决心。

阿里第三进:生态体系构建

从支付宝开始,到阿里妈妈、蚂蚁金服、菜鸟物流,阿里一步一步的布局者自己的生态体系。到了今天,阿里早就不是一个企业了,它早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大的生态系统,非常庞大的生态系统。 而一旦变成生态系统,基本就垄断整个产业,而且这种垄断是自然而然的。

阿里的生态体系布局,是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使命指导下进行的。整个布局过程是可以推演的,因此虽然牛逼,但并不令人惊奇。

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们的每一步布局都有充足资金和人才储备作为支撑。据说雷军到阿里去取经,回来之后总结出一句话,永远要让自己手里有花不完的钱。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解除金融。马云在阿里早期就能把蔡崇信这样的金融大牛招入麾下,真是一件既幸运又有远见的事情呀。蔡崇信作为仅次于马云的第二大自然人股东,却一直很低调的躲在马云身后的阴影里,真是极具做人的智慧。

即便有钱,要找到合适的人也不容易。我曾经在开合伙人会议的时候问过大家一个问题:是有钱了就会有合适的人出现?还是有了合适的人才会有钱?

我们的选择是后者。

相比于缺钱,缺少合适的人更会让我感到不安。

马云的三次退休,是企业家精神的集中体现

马云的第一退

2006年11月,卫哲上任阿里巴巴公司总裁,兼集团执行副总裁。这是马云第一次使用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他往后退了一步,把公司总裁的位置,让给了卫哲。卫哲往前走了一步,他把丰富的管理经验带到阿里巴巴。2007年10月,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 但是,2010年底,阿里爆发了诚信危机。2011年2月21日, 阿里的CEO卫哲、COO李旭辉主动承担责任,向董事会提出了辞职。

卫哲、李旭辉的离职,本质上是阿里文化价值观的祭品。特别是当年已经有情报显示,阿里的诚信危机问题可能会被人为扩大的时候(江湖往事)。马云在阿里的命运和两个兢兢业业的老臣之间必须做出选择。

CEO、COO同时离职,对外是给大众重树对阿里的信心。更重要的是马云自己有信心,第一次启动经理人更多的是一种尝试,行就逐步放权,不行在收回来自己干。马云很有底气。

在任何的时候,都不应该企业的未来指望在某一两个人的身上。企业家还是应该用完善的机制去保证企业的平稳运营。这一点跟美国和日本的政府对比一下就明白啦,日本首相有一段时间换的比女人的衣服还勤,但并没有影响日本的问题。川普上台之后,大家都当笑话看,看到现在都有点笑不出来啦。机制的力量还是巨大的。

马云的第二退

2013年5月10日,淘宝十周年晚会。马云单膝跪地,对穿着雨衣坐在体育场中的4万名来宾说: 48岁以前,工作就是我的生活; 48岁以后,生活就是我的工作。以后就拜托大家了。这一天,是马云正式退休,陆兆禧上位的日子。马云又往后退了一步,把集团CEO的位置,让给了陆兆禧。而他自己,则继续担任阿里的董事局主席。

陆兆禧最为阿里内部著名的救火队长功不可没,在任期内成功带领阿里上市更是他履历上目前最辉煌的一笔。但陆兆禧最终还是离开啦。原因传说很多,而在我这个旁观者看来,最核心的原因是陆兆禧传承的马云的位置,但却没有传承马云的核心能力。马云的核心能力并不是演讲,而是对趋势的准确前瞻性预判。陆兆禧没有准确的把握互联网从PC时代向移动时代转型的这一重要趋势,让阿里在本可以更上一层的节点上,反倒落后了。马云是绝不会容忍接班人犯这样错误的。

马云的第三退

201 8年9月10日,马云宣布第三次退休,在一年之内,把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交给张勇。

反思:

马云以前说过,“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当CEO。”张勇,入职阿里11年后,将于2019年9月10日接替马云担任阿里董事局主席。而他就是CFO出身。

在马云的光环之下,张勇并没有充分显示上位者的光芒。但他确实做了一系列的让人刮目相看的举动:

亲手打造了淘宝商城并首创了“双十一”;主张整个阿里巴巴“all in无线”;用户第一的时代,他却说要平衡用户和商户,甚至倾向于后者……

应该说张勇对行业前景,有着非常强的敏感性。估计这也是马云最终选择他作为接班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束语:马云的企业家精神

能够放下,是一种智慧;能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种幸福。

马云用了10年的时间,将阿里巴巴从一个基于个人魅力领导的公司,改造成为由一群有担当、负责任的合伙人群体来治理的开放性实体。他也在积极的探索一条中国企业家的传承之路,这一点的社会价值是巨大的。

阿里不属于马云,马云永远属于阿里。阿里巴巴在自身不断的业务升级,也马云的逐步淡出的过程中,完成了自身体系化的建设。这让阿里在向“做102年的企业”这一伟大愿景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作者信息

刘宣德

HR读书会发起人 斜杠大叔一枚

国企、民企、外企干过一圈职业经理人

当过律师所总经理

做过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

讲了几百场课

“师门教育社群平台”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