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第一次不被家人理解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HGRK静忍欲慧意魄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但是父母都尽量满足我的要求,所以我那时候不太懂钱的重要性。

大概是我上高二时,有一次我最好的朋友管我借钱。她说她父亲生病了,家里一时倒不开钱,等下个月她父亲开工资就会还我。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回家我就把妈妈柜子底下藏的钱都拿出来,600块。

朋友说要1000块,我说我家就只有这些了。事后,我不敢跟我妈说。后来我妈发现钱没了,把我一顿暴揍。我跟我妈说,她家里急用,而且她下个月就给我了。

我妈不是不相信我朋友,而是这600块是我们家的过河钱,真有事时,找谁借钱呢?

我当时就觉得特委屈,我认为朋友有难了,能眼看着不伸把手吗?当时就觉得父母特别不理解我。现在成家立业了,懂得了当年父母的心情了,知道过河钱意味着什么。


幸福的小小舒


第一次不被家人理解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一、来自小时候的教育

但是我想这些都不是提问者想要知道的答案。

这些无非是人在小时候总要做一些不那么规矩的事儿,然后得到的“巴掌"教育。

比如小时候哭,妈妈不知道你为什么哭。

比如幼年时期你想看电视,妈妈不理解你这电视有多好看。让滚回去睡觉。

以及再大一点后,要通宵挂机打游戏,追不上朋友升级的脚步急得要死,然而,老爸给了你一巴掌,继续让你滚回去睡觉。

小时候的我们常常利用眼泪表达自己的不满,感觉父母不理解我们孩子的童年。长大后,却会感谢这些干预,控制住我们自制能力不够的大脑。


二、长大后深思熟虑的决定

人这辈子,再独立也需要一个支持。不一定是经济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一旦失去了来自家人的支持,哪怕是一个完全经济独立的人,也会觉得精神上寸步难行。

人在进行了深思熟虑后进行的决定,被家人不理解,这应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理解。

①高考填志愿

在父母眼里,无非就是医生老师公务员,是咱们的铁饭碗。所以,每年高考志愿上,学医的分高到爆棚也有广大家长推波助澜的原因。(我妈当年因为我分够而没有报家门口的医学院差点把我打断了腿=。=)每年填志愿的时候,家里锅碗瓢盆鸣奏曲慷慨激昂地吵吵起来,怎么报志愿,去哪里读书,都是自己和家人的一场拉锯战。

不过,由于毕业志愿是自己网上填报,想法足够坚定,父母选择妥协。

②毕业找工作

北上广深?读书的地方?或者是回到家乡。女孩子被逼考公务员的更是数不胜数。(答主也是其中之一) 父母总是会插手管辖到所有有关未来的事情。一旦有违背心意的情况,答主的父母采取的措施是断粮。因为刚毕业在外地工作,工资低,交完押一付三的房租就没什么货了。日子过得举步维艰,不过也没有过上顿顿泡面这么可怕的日子。好在已经熬过了那个时间,当妈的看到我活的还算可以,也就不强求了。

③被逼相亲

一旦过了一定的年龄,男生女生不管有没有结婚的意向,统统被赶上这条路。很少有开明的父母会放任自己孩子不管,男孩子相亲,父母长辈要求找医生老师公务员的女孩子;女生相亲,要求找本地经济条件可以门当户对,最好有车的男孩子。仿佛自己就像个商品,拿到天平上讨价还价,人品,样貌甚至是三观,似乎都不必考虑在内。

独立的人被长辈家人当做商品来卖,这是我们非常痛苦的。如果愿意,谁不想找一个情投意合的人度过一辈子呢?

以上三点,无非就是绝大多数子女会不被家长理解的情况。但是说来说去,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你好” 然而,人作为一个个体,虽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是思想是独立的。

还有很多不理解,比如创业,比如建设祖国西部等等,年轻人需要挥洒热血的情况。

我们常常因为不被家人理解而在家庭内产生战争。理解与不理解,其实都是相对的。父母怕他们双双离去后,自己的儿子女儿不能很好的生活,因此想要插手安排好所有的事情,这便是一切矛盾的出发点。相信作为子女,我们只要自己认真决定后的事,能够做出很好的成绩,告诉父母我过的很好。

那么到时候,真正“为你好”的人,都最终会把心中的天平偏向你。


mofiexe


我上班四年,在国企工作。从每天收收文件到现在可以独自承担一项业务,我自认为能力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工作开始忙碌,基本上三个月之内天天加班,这个时候父母就对我说,"挣得钱少的不行,还天天加班,还乐此不疲,不知道你图什么?”最开始的时候我还跟父母开玩笑,现在我发现,父母把这个当作了我的不足,就像是别人(指我们领导)怎么都轻轻松松的,你怎么就天天这忙,被别人使唤还乐呵呵的,傻的不行。尤其是我在协调工作过程中跟别人打电话时间长了就说我干事情没效率,怎么打那么长时间电话。记得最近一次跟父母吵架是因为晚上我们要去和别人吃饭,但是没跟我说去哪吃,就说下了班接上他们一起去。我下了班到家给他们打电话(他们已经退休),就开始埋怨我怎么不知道请假早点出来,人家都到了。我说在哪儿吃,她们说了一个地方离我们家需要一个小时。我当时就说为什么非要我开车接你们去,我可以不去,中午休息的时候把车给你们,明明知道我下班时间接上你们再去酒店肯定时间上要紧张很多。结果父母一路上都在埋怨我说一般这样情况都知道要提前请假,我说我也不知道在那么远的地方吃饭,我以为是附近,然后他们就开始扯我的工作,说我傻,才给他们干活。我就很郁闷,我觉得父母不了解孩子每天在单位具体干什么,而且跟她们的工作方式也不一样,但是他们一直用他们跟我的工作不吻合的所谓的“经验”来指导我,我觉得特别委屈。我知道父母是为了让我少走弯路,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尤其是处在我这个工作的阶段,工龄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期,我需要父母对我的支持,但是好像他们就觉得我就应该轻松一点把钱挣了,哪有那么容易。我们家的事情大小都是我在操持,大到理财,小到买块抹布,都是全部扔给我,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其实我的父母也是知识分子,以前也是挺精明能干的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事情都到我的头上。有时候是真的很累,我们家就我一个孩子,我操心家里的事,还得兼顾工作,连买菜都是我在买,如果我不买菜,我们家一星期都没菜吃,明明菜市场就在隔壁的街道上,真的是很累。


不贰大实话


那是大学刚毕业第二年,辞了工作要创业。父母认为缺乏工作经验,创业又辛苦还不稳定。那会就是铁了心就要创业,觉得创业才是我最想要的生活。为此和家里僵持了一段时间,感觉自己不被理解。后来父母一看也说不动我还是决定支持我。虽然到现在创业赔了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但是从不后悔。


鸿鹄网


我最有深刻体会

小时候看过央视的一综节目,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先观察魔方,然后蒙上眼睛。拿起魔方快速的把魔方复原了。

这件事我告诉父亲后,却得到一顿责怪,“有?!不可能有这种事”

后来和父亲看节目的时候就看到这一幕,后来父亲就说“原来是靠记忆力”

当时非常委屈。


板栗BenLi


在我的印象中,没有被家里人理解过的时候,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