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草》之马缨丹、大乌泡、苍耳子,没见过别说你是农村来的

作为一个出生在的草根小编,从小生活在农村,儿时家里没有太多的钱给我们买玩具买水果。爱玩贪吃是儿童的天性,没有钱买玩具就拿着家里的柴刀去劈柴砍竹,做弹弓、做竹子炮。没有水果吃就漫山遍野地跑找野果吃。总之吃喝玩乐都在山里田里。长大了回忆起童年也是回味无穷,抱怨成长。

长大了,毕业了,工作了,父母老了才逐渐懂得了为人父母要懂得并不仅仅是责任,还有事许许多多的生活常识,此时那些儿时父母告诉我们很多有用的花花草草才历历在目。什么花果能吃,什么草菌能止血,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不少,但是却不知道它们是中药,更不知道它们的学名叫什么。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三种南方非常常见的草药,没见过的不要说你是农村长大或者到过农村的。

一、大乌泡:相信生长在农村的朋友都吃过它的果实,但却不知道它其实也是中药。大乌泡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落叶灌木,茎直立、具腺毛,叶互生,边缘锯齿,有叶柄;托叶与叶柄合生,不分裂,宿存,离生,较宽大,花两性,聚伞状花序、花萼;萼片直立或反折,果时宿存;花瓣稀缺,白色或红色;雄蕊多数,心皮多数,有时仅数枚,果实为由小核果集生于花托上而成聚合果,种子下垂,种皮膜质,花期4-5月,果期6-7月。

产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生山坡、路旁、林缘或灌丛中,海拔500-3000米。果可生食;根供药用,有祛风、除湿、止呕、活血之效,又可提制栲胶;茎皮作造纸原料;种子可榨油。

药用价值

【别名】大红黄袍、乌袍。果可食;全株及根入药,有清热、利湿、止血之效。 [1]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大乌泡Rubus multibracteatus Levl. et Vant.以根及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性味归经】苦、凉入脾、肝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接骨。用于感冒发热、肠炎,痢疾,咯血,衄血,风湿骨痛。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异名】倒生根、黄水泡、无刺乌泡、糖泡叶、马莓叶(《贵州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大乌泡的根。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止血,接骨。治痢疾,腹泻,风湿痹痛,咳血,妇女倒经,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药方选录

①治痢疾:鲜大乌泡根皮三两,鲜龙芽草根二两,鲜白金条根一两。煎水服,每日三至四次,每次两小酒杯。

②治咳嗽带血,四肢无力:鲜大乌泡二两,鲜苦刺头一两,葵花杆心五钱。加水煎成浓汁,每日服四次,每次一茶杯。

③治倒经:大乌泡根、倒触伞根各一两,茅草根、金银花。藤各五钱。煎水兑红糖服,一日三次。

④治骨折(未破皮者):大乌泡根、野葡萄根皮、百尾参各等量。共捣烂,加酒炒热,先用手法将骨折复位,然后包上药,再上夹板,一日一换。用量视患处面积而定。(选方出《贵州草药》)

二、马缨丹:这个相信80后男同志们都不陌生,小编小时候就经常用它结的果来做竹子炮的子弹。它的花拔起来吸会有点甜。马缨丹属于马鞭草科直立或蔓性常绿灌木,又叫五色梅、臭草。其高1-2米,茎枝均呈四方形,有短柔毛,通常有短而倒钩状刺。单叶对生,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花序直径1.5-2.5厘米,花萼管状,花冠黄色或橙黄色,开花后不久转为深红色。果圆球形,成熟时紫黑色。全年开花。

马缨丹原产于美洲,在其产地侵占了大面积的牧场和耕地,现分布于近50个国家,被列为Ⅱ级危害程度的外来入侵植物,也被视为世界10种最有害的杂草之一。 中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等地均有栽培,每年5~9月开花,可长年种植室外,为常见的庭园栽培观赏植物,在北方则为盆栽观赏花木。同时具有清凉解热,活血止血的药用价值。

注意马缨丹叶及未成熟果实具有毒性,人畜误食会中毒。

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

根、叶、花可作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散解止痛、祛风止痒之功效。能治感冒高热、久热不退、痢疾、肺结核、哮喘性支气管扩张、高血压等病症。茎叶煎汤洗治湿疹、疥癞毒疮、皮炎、皮肤痒、臃肿,捣烂敷患处能治跌打筋伤。

药理作用

马缨丹有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形成的作用,抑制豚鼠不同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的顺序是:肾上腺>肝>肾>心>肺>脑。马缨丹对肝脏磷脂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影响,而显着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注意该品有毒,内服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的反应,必须掌握用量,防止不良反应。孕妇及体弱者忌用。

花美丽,我国各地庭园常栽培供观赏。根、叶、花作药用,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祛风止痒之效;可治疟疾、肺结核、颈淋巴结核、腮腺炎、胃痛、风湿骨痛等(《海南植物志》)。

三、苍耳子:这应该是男同志调戏女同志的最让人难忘的东西。搞到头发上,再搓几下,长头发的女孩子就哭晕厕所。除了拿来戏弄女孩子相信没人想到它竟然也是药材。苍耳子:中药名。别名:虱马头、苍耳子、老苍子、道人头、刺八裸、苍浪子、绵苍浪子、羌子裸子、青棘子、抢子、痴头婆,胡苍子、野茄、猪耳、菜耳,苍苍子,广东话又叫磁头芒(痴头芒)。属菊科、苍耳属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苍耳的带总苞的果实,苍耳子属于常用中草药,具有散风除湿通窍等功效。分布于广西、广东、湖南、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安阳等地。

药用价值

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性味

味苦、甘、辛,性温。

归经

归肺、肝经。

功效

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主治

用于风寒感冒,鼻渊,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等证。

禁忌

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炮制方法

①苍耳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②炒苍耳子:取苍耳子,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碾去刺,筛净。用时捣碎。

相关论述

①《神农本草经》记载:“苍耳子,主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栾痛,恶肉死肌,膝痛,久服益气。”

②《本草纲目》记载:“苍耳子,炒香侵酒服,祛风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