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肠镜和胃镜都没有事,但是肚子老是痛怎么回事?

張哥122


门诊碰到很多患者总是说肚子痛,查了肠镜和胃镜都没有异常,但是总是反复疼痛让患者饱受折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这里简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可能的原因。

1、肠易激综合征。该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大便不成形,反复肚子疼,但是在排气或者排便后疼痛缓解。进食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或者情绪波动较大时容易出现肚子疼。主要是由于胃肠道比较敏感,稍一受刺激则会出现疼痛等反应。

2、功能性胃肠疾病。这一类疾病患者平时在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时会引起胃肠道阵发性痉挛,导致腹部疼痛。注意饮食及情绪调整后症状会得到极大改善。

3、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部分幽门螺杆菌患者会出现间断腹部疼痛,胃镜和肠镜检查均未见异常病变。腹部疼痛可由该菌引起。

4、除了胃肠道疾病外,还可由肝胆疾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等)、阑尾炎、泌尿系结石等均可引起腹部疼痛,但是这些疾病在查体时多有明显的体征表现。如胆囊炎可出现右侧胁肋下疼痛伴有厌油腻;阑尾炎则会出现右下腹麦氏点压痛。

5、儿童经常肚子疼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的话,不要忽视了肠系膜淋巴结炎。在门诊碰到数例这样的患儿,做了各种检查均未见明显病变。最后按照肠系膜淋巴结炎经验性治疗效果很好。

6、女性经常肚子疼则要考虑卵巢和子宫及其附件的问题,如卵巢蒂扭转、排卵性腹痛、附件炎等妇科疾病。

最后,经常肚子痛,首先要规律饮食,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其次,心态要平和,少生气。仍不能改善者可前往当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本期答主:宋艳琦,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杏花岛,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杏花岛


如果做肠镜和胃镜都没有事,但还是肚子疼,那说明可能是以下两种可能的问题:

1、胃肠道功能性疾病:也就是不是因为胃肠道里面长了东西导致的肚子疼,而是因为胃肠道功能不好导致的“抽筋”。

2、不是胃肠道的毛病:虽然肚子疼首先需要考虑到是不是胃或者肠的问题,但因为肚子里面的东西实在是多,所以可能 不一定是胃肠道的毛病导致的肚子疼。

下面就这两点详细地说一说:

一、胃肠道功能性疾病:

1、胃痉挛:这在生活中非常多见,常常疼起来“真要命”,还同时有心慌、出冷汗等不舒服,喝点温水、用热水袋捂一捂就会好点。查血、做CT、胃镜检查都是正常的,就需要考虑是不是胃痉挛了。

2、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在肚子胀痛、还有恶心、反酸、嗳气等不舒服,做了胃镜检查也是正常的,但就是吃了药效果不好,往往和睡眠、情绪和饮食有关系。

3、肠易激惹综合征:最典型的表现是肚子疼后要去放屁或者上厕所,放完屁或者解完大便后就好点了,经常和吃了辣的、冷的或者紧张有关系,大便常常不成形状。做肠镜检查是正常的,没有长东西,但肠子太敏感了,功能不好,就会出现这个毛病。

二、不是胃肠道的毛病:

1、胆囊结石、胆囊炎:这个是最容易和胃混淆的一个疾病了。虽然都是在肚子的上半部疼痛,有时候尽管是在剑突下胃的位置疼,但有时候胆囊结石、胆囊炎也会在那里疼。常常和吃了油的东西有关,有腰背部同时酸痛,这就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了。做个B超就知道是不是了。

2、胰腺炎:胰腺炎也会是在上面的肚子疼,和胆囊有点差不多,会有腰背的同时酸痛,但恶心呕吐后肚子疼不会好,而且会一直疼,越来越疼。胆囊是一会疼一会不疼。抽个血查个淀粉酶、做个腹部CT就知道是不是了。

3、阑尾炎:一开始阑尾炎和胃炎差不多,很难分,但过一段时间疼的位置就从”胃“的地方到肚脐眼,最后到右下的位置。注意观察疼的位置变化和血常规的变化就可以知道是不是了。

4、输尿管结石:这也是很常见的肚子疼的原因。一般位置偏低,而且常常是疼的时候很疼,不疼的时候就正常了。有时候骑个电瓶车颠一颠就好了,查个B超、做个小便检查看看有没有红细胞就知道了。

5、妇科疾病:如果是女性,肚子疼,千万不要忘记了还有妇科的毛病也会导致肚子疼。问的时候不仅要问月经的时间、还要问量和颜色。这个也很重要,比如卵巢囊肿、黄体破裂等都会导致肚子疼。B超和HCG检查都是很重要的。

6、带状疱疹:这是一种皮肤病,但也会让你出现肚子疼的感觉,但这种疼是针刺样的疼,沿着神经分布,不是肚子里面的疼,是皮肤表面的疼。看看自己的皮肤有没有”线“一样分布的红点点就知道是不是了。


还有其他的不是胃肠道的毛病也会导致肚子疼,所以肚子疼不一定都是胃肠的问题,胃肠镜检查没有问题,也不是真的没有问题了。


吉米大夫


作为一名普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做胃镜和肠镜都没有事情,说明胃和大肠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也就是说没有胃溃疡,胃癌,没有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没有肠梗阻以及大肠癌等疾病。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肚子疼呢?可能有以下的情况:

(1)小肠疾病

常规的胃镜和大肠镜,只能都检查胃和大肠, 检查不了小肠,有可能是小肠炎症,小肠息肉,小肠肿瘤等疾病, 都可以引起腹痛,但是小肠病变的发病概率是非常低的。

(2)功能性胃肠病

没有器质性疾病,但有可能出现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例如肠痉挛,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等。这些疾病查不出来具体的原因,均可表现为腹痛,腹泻,胃胀,食欲下降,消瘦等症状。

(3)其他疾病

肚子里面除了肠管,还有很多其他的脏器,例如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泌尿系结石,女性妇科疾病,慢性阑尾炎,胆囊结石,肾脏输尿管结石等等。

所以,单纯依靠症状是很难做出明确诊断的,需要根据你的病史,查体,辅助检查,做出明确的诊断。最好的办法,就是应该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明确诊断,然后才能根据病因来做出最适合的治疗,才能够药到病除。欢迎留言咨询,更多一些科普,请关注我。


普外科曾医生


(2018年10月6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

做肠镜和胃镜检查,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只能说明是胃肠道没有器质性病变,但不代表没有功能性病变。其次腹部除了胃和肠管,还包括输尿管、胆囊、胰腺、肾脏等器官。

肚子老是痛,排除器质性病变,主要还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

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感、上腹部灼热感、饭后腹胀等症状,还可以伴随着恶心、呕吐、嗳气、厌食等情况,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其发病和不良饮食及情绪有关,如进食生、冷、酸、辣、咸、油、香等食物,情绪紧张、抑郁等会引发或加重病情。

二、肠易激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以下腹部疼痛多见,疼痛位置多不确定,排便后或放屁后腹痛能一定程度缓解;其次为腹泻,一天三五次大便很正常,严重者可达十数次,大便呈糊状,粘马桶;少部分人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大便干结呈羊粪样,还伴随着腹胀、排便不净等情况。肠易激综合征与饮食及情绪波动有关。

三、慢性胆囊炎

曾经有过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出现右上腹急剧疼痛,经治疗好转后落下病根。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胀痛,为阵发性疼痛,一般是在吃饱饭后1-2小时出现,进食油腻食物时更容易出现。

四、输尿管痉挛

主要表现为两侧腰腹部阵发性隐胀痛,一般可以忍受,口服解痉药可能明显缓解。有些伴随着尿频、尿急等症状。

五、慢性胰腺炎

有过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病情好转后,饮食上只要稍微不注意,都会出现腹部疼痛,主要表现为左上腹痛及剑突下疼痛。需要与胃炎、胃十二指溃疡、胆囊炎等疾病鉴别。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做肠镜和胃镜都没有事,但是肚子老是痛怎么回事?

先说一下这个肠镜和胃镜,其实胃镜检查的是从食管到胃及十二指肠内的情况,而肠镜检查的是直肠和结肠肠管内的情况。先不说腹腔内的其它脏器,单从肠道来说。小肠就是无法检查到的。

肚子内的器官很多,可能引起肚子痛的疾病也很多。

除了图上的这些,比如肠系膜血栓等都不是可能通过肠镜和胃镜能查到的。

当然后上面提到的大多数都可能引起的是急性的肚子痛。

肚子老是痛怎么回事?

慢性胆囊炎、胰腺炎、慢性肠炎都可以出现长期的肚子痛。包括克罗恩病。

肚子痛是一种诊断比较复杂的疾病,也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疾病。所以出现肚子痛一定要引起最大的重视,针对肚子痛这种病没有绝对的临床经验。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

如果肚子老是痛,常规的检查又没有查出原因,建议针对克罗恩病进行检查。

疾病的治疗首先要因病施治,首先得先知道是什么病,再研究怎么治。最后一旦出现急性肚子痛千万不要使用解痉或镇痛类的药物。这样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

身体出了问题一定要到专业的医院看专业的医生。网络可以了解疾但一定不要用来治疗疾病。

以上为个人经验,纯手打。欢迎在评论区指正。


机灵不太懂


我今天举一个例子说明肚子痛或腹痛和内脏疾病无关,其实这种病例太多了,可从生物医学角度是查不出病的疼痛:廿多年前我在内科急诊会诊病人,从过道传来一个妇女嚎叫般的疼痛使我无法工作,十几分钟后我忍不住去外科急诊看一下什么样的病人这般痛苦地嚎叫没人处理,外科医生去病房会诊护士告诉我患者是胆䑋炎胆石症发作,我问怎么不处理?护士答体温正常白血球不高用了阿托品和杜冷汀还是不缓解。看了患者B超胆囊頚和胆总管没有结石嵌顿就好心查一下(实在是被她的嚎叫声受不了,也怀疑到了下面我要说的病,腹部平软右上腹有一个局限的压痛点,我在痛点部位打了一针,一分钟后患者起身说好了要出院了,患者、家属连护士、旁人驚奇不已……。

许多编辑讲了许多胃腸动力障碍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及胰腺疾病、肾脏及输尿管等几乎涉及到腹部的疾病都提醒了还应包括妇科疾病。没错,从生物医学出诊断疾病是解决不了交界医学和心身医学疾病的。

消化科中腹痛的患者约有30-50%属于肌痛。腹直肌劳损引起的腹痛是最多见的,很可惜卅多年前有一本综合症的指南中解绍了几百种综合症,在肌肉疾病的综合症中就没提到“腹直肌综合症”。而腹直肌是全身最小但做功最大的骨骼肌和平滑肌复合特殊肌肉,无抡站立、弯腰、咳嗽、大、小便、放屁、提携重物、步行、几乎所有的运动都要离不开它的作用,右四、左四练健美时腹部的八块“栗子肉”。轻重不一的劳损几乎人人都有,劳损后修复增生的结缔组织会压迫到肌内的神经末梢,既然多数人都有为什么有的人会产生轻度不一的腹痛,包括腸道张气也会牵引到腹肌。这就是疼痛域值和心理因素的关系,紧张、焦虑、恐惧、疑病都会使疼痛的刺激域值降得很低,同样的老虎凳下有人成叛徒,有人成烈士的道理一样。

作为医生应先排除重病、急病是正确的。如果检查个偏找不到生理性病病一从炎症到癌症时,别忘了肌痛。检查方法特简单:右手姆指先从病人主诉疼痛点着手,从上到下横向推压往往可以找到最敏感的在痛点,左右移动1CM痛点缓解或消失(腹部正中腹白线肯定不痛因为此处无腹肌)。然后让患者鼓腹、仰卧起坐时右手姆指的压痛点隨腹肌收缩会明显加剧或难忍。这种极小范围内的疼痛无法用内脏疾病来解释,而且肌紧张后浅表腹肌压痛会加重而深部腹肌的压痛会缓解,这就是腹直肌综合症。追诉病程很久,时有时无。当受医源性或非医源性的不良暗示怀疑内脏有病时(意识和潜意识中)疼痛会变得明显,尤其是安静、休息、夜间,而忙碌时从不会有痛感。诱发因素往往与剧烈咳嗽、腸道张气、搬重物、屏腹肌、运动等有关。解释清楚了多半人不治而愈,少数人心痛膏、暖宝宝都行。关键是内科医生从不会想到外科的肌痛,就把书上没有、从患者身上学到的知识还给读者。我从没有专利意识(太小儿科了,真有那些是你发现、书本和指南中没有的?)。可转载给那些查不出病因整天生活在恐惧中的患者吧!

2018.11.6


我想说点真话


除了前述各位医生指明的病因外,补充一点 ,可考虑鉴别腹型癫痫,特点是呈现发作性腹痛,缓解期无症状,做脑电图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