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礼崩乐坏”中的“礼乐”指的是什么?

人贩子姐姐


周代是礼治的时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周礼》,而礼乐正是礼治的核心内容。

礼原本是人们供奉鬼神的一种原始习俗。国家出现以后,礼逐渐由祭祀仪式发展成为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以礼为准则能够达到正君臣、笃父子、睦兄弟、和夫妇、设制度的目的。它成了国家的根本大法。

上图古代礼乐表演

礼制,主要是指人们行为的规范。它的特征是差等性,上自君臣尊卑贵贱的秩序,下至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的标准和分寸,都有严格的定韦曳其核心是维护“亲亲”、“尊尊”的等级秩序,任何人不得僭越。大至国家军政大事,小至黎民百姓毫发细节的小事,每一层级的人必须按自己的身份、地位行事,方可无碍。

乐制,主要指音乐。周代的乐制还包括文化、思想等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音乐分为治世之音、乱世之音和亡国之音。音乐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

礼、乐的政治功能相互补充。礼的主要作用是辨异,区分上下尊卑贵贱;乐的主要作用是求同,缓和上下的矛盾。礼使人尊敬,乐使人亲爱;礼严肃于外,乐和顺于内。礼与乐相配合,使得暴民不作乱,诸侯归顺,兵革不起,五刑不用,百姓没有祸患,天子没有愤怒之事。这就达到了乐的目的了,真可谓天下太平,歌舞升平,一派和顺的理想王国。

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典章制度也日益完备,特别是突出皇帝威仪的礼典,各朝各代都特别着意修改增补,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对古代礼乐有所损益。皇权越加强,礼乐制度就规定得越来越细,杜佑所撰的《通典》被认为集古代典章之大成,其总数为200卷,其中《礼典》就占了100卷,其他政书中的礼乐部分也占有相当的比重。

在中国古代,凡国家重要活动都有严格的礼乐规定,凡有礼乐活动的地方都要受到国家监察部门的监察。一般来说,各种国家大典都有御史在场监督,违者即时弹劾。审视群臣的活动是否符合礼乐规定是监察官的重要职责之一。礼乐活动是维护专制皇权的重要手段,被视为国家的要政之一。


古道犀风


孔子说的就是凡事讲规矩。 

孔子原话是这样的:“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有道,简单解释为国家走上了正轨,一切都有了希望。礼、乐、征伐由天子决定。征伐就是打仗。如果这些规矩由诸侯制定,天下就没有希望了,很少十世不乱。大夫制定,五世必乱。大夫的家臣管事,三世必乱。天下有道,大夫制定政策;天下有道,老百姓不谈国事。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句话被后人误解了。以为孔子的意思是不让老百姓说话,国家就有希望了。康有为改为:“天下有道则庶人议。”当代人聂绀弩先生又改为:“天下有道则庶人议,天下无道则庶人不议。”

其实,孔子前面讲的是天下无道的状况,后面讲的是天下有道的状况。“老百姓不谈国事”的局面在今天的北欧国家比比皆是,老百姓完全不想谈国家政治,投票率也是民主国家中最低的。“不谈”不是“不让谈”,而是“不想谈”,没兴趣。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与征伐是国家头等大事。

下面讲礼乐。礼是国家的典章制度。以祭礼为例。《礼记》规定: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用羊、豕各一者,叫做“少牢”。

乐,古代有《乐经》,有说法是秦焚书坑儒烧毁。

孔子修订过《乐经》。举一个孔子谈过的关于“乐”的例子,孔子谈到季氏时,曾说过:“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宫廷乐舞制,八人一行为一佾,八佾则是八八六十四人。为什么季氏让六十四个人跳舞,孔子觉得忍无可忍呢?

按照规定,天子八佾,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季氏是鲁国的卿,按规矩只能用三十二个舞蹈演员,结果用了六十四个。回顾孔子讲过的“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现在季氏自己制定政策了,孔子猜测鲁国可能要乱,当然忍无可忍了。

今天看来,孔子的社会秩序理想可能早了点,没有想到后来的发展,有点不切合实际。但实际上当时的天子并无多大实权,诸侯权力很大。孔子并非要扩大天子的权力,而是想维持当时的权力格局。所谓征伐,也就是天子号召开会,诸侯出席,大家讨论是否打仗。军队大多都是诸侯的。

但孔子维护天子的规矩(可能只是虚伪的礼节)有无好处?我觉得可能还是有点好处的。社会秩序当然有时也是天下大乱,但不会乱成粉末。

以三国为例,汉献帝虽在,但没有一点权力了。汉朝人口五千万上下,经过三国战乱,全国人口锐减到七百万。老百姓辗转沟壑、易子而食,天下涌现再多英雄人物,也没啥意思。


神州袖手人


“礼崩乐坏”——孔夫子面对春秋末期动乱不堪的社会局面,而发出的喟叹!

春秋末期,周天子的权威严重下滑,
已无力管控“天下九州”。

诸侯与诸侯之间,辈分、尊卑全无,相互攻伐,争霸贪大;诸侯和卿大夫,贵贱混淆,君杀臣、臣弑君,时有发生。

泱泱大邦,上下失守,纷争不止,永无宁日。

黎民百姓,更是在夹缝中生存,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如蝼蚁一般,苦不堪言,所谓“苛政猛于虎也”!


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孔夫子,身处其中、深受其害,痛心疾首,触景生情向往于“西周周公和成王”时期。

那时,天下大治,基于宗法制之上的分封制,使得:

诸侯,听命于周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拱卫周王室安全;定期向天子朝贡;还要进朝述职。

诸侯在自己国内,和卿大夫也是如此关系。


可谓,“贵贱分明、等劣有别”,形成了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有利于安定和统一。

为了维护、巩固,延续这种政治局面,周公创造性地制定了“周礼”,即“礼”。

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礼”,大到规定“国家大政方针”,例如:上面说到的诸侯义务、嫡长子继承制等;小到必须遵守的道德伦理和行为准则,牵扯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穿衣、祭祀、射箭、打仗都有一套规矩。想想“泓水之战”的宋襄公多少会明白些。

此时的礼,为之“礼不下庶人”,为贵族阶层特有。

那怎样确保“礼”能有效执行呢?这个时候就引入了“乐”,加以教化!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

乐,即“音乐”、“舞乐”。以“文雅尚德”为主,洗涤心灵、赏心悦目,达“和谐”之境界。

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舞乐规格。

在心理和思想上予以“抛锚”,使之“各谋其位,各司其职,恪尽职守”!

“礼”为求“稳定”,“乐”为达“柔和”、“和谐”,是为“礼乐”。

“礼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内求安己


“礼乐”一词我相信大家是经常耳濡目染的,古装影视剧中有、各种书籍中也有。但古时候的“礼、乐”和如今“礼乐”的意义是不同的,大家请看:

古代的“礼”和“乐”位居六艺之列,是君子必须具备的修养。

中国是礼仪之邦,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很深,在儒家的礼仪文化体系中,礼与乐相辅相成。“礼”,最初的意思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程序就是以乐舞迎神娱神、送神。“礼”的内涵是对神灵的祭祀、表达敬意和尊重,这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引申到日常生活,那就是对别人的尊重。“乐”自古有之,原始社会的先民就以音乐、舞蹈、歌唱来悦神并自娱。

而封建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一个“礼坏乐崩”的过程,封建统治者选择了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儒家尤其注重乐音对人心的影响,主张乐音应该有益于人的教化,而不是为了刺激感官。礼严格划分了等级,而乐则能在感情上起到调和的作用,融洽不同等级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封建社会的“礼乐”思想,归根结底还是为其统治服务的。而如今的礼乐,可以说是为“庆典、娱乐”所服务的。

【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更多历史趣闻请关注“丝路说”】


丝路说


周代礼乐是一种等级礼法制度,《周礼》详细地规定了等级人员编制、职责、人员配置、礼仪规矩、职业职责、享受范围等等。王奏什么乐什么礼仪,诸侯奏什么乐,大夫奏什么乐都有详细规定,甚至细到不同用途的车轮尺寸大小都有规定。



孔子说礼坏乐崩,就是指这套礼仪秩序、礼法制度无人认真遵守了。孔子口中还有一个礼乐概念,比如他说的殷礼、夏礼。这个礼乐概念指的就是广义的制度法度。孔子还提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让他选择,他选择野人之礼乐。君子指的就是城内的周人,野人指的是城外的人,也就是更早期商民、越人之类。这里说的礼乐可能还包含了制度以外的文明元素。孔子应该是看到了野人的礼乐的优秀之处,现在看其实就是野人是一种平等的以会议制调整的血亲组织。而且越人、楚人还掌握着很多先进技术,比如越人的冶炼铸剑技术。所以这里的礼乐有文明一词的含义。



礼乐一词其实是源于黎越一词,就是指上古最发达的沿海支黄白联姻联盟。目前看,中华文化也好,世界文化也好,受其影响非常大。比如鞋子也读海子,海为九黎自称,可见也是他们发明的。英语鞋子读休司,其实也是他们七仙女与九黎的组合。所以汉语休息、歇息与犹太第七日安息日是相通的,起源于中国。可能联姻日就是休息日,也是绣球日,进而有了规定。如果在沿海少数民族或者东南亚发现了原生类似文化,基本就可以确定安息日起源于中国。正因为如此,所以黎越才会成为一种文明制度礼法的象征。

契丹人的姓氏最主要的就是耶律,其实就是越黎一词。契丹人至少文化属于北逃的九黎,至于民族血缘构成倒不好说。除了O1,萁子族的O2b会有一些吧,汉族会有一些吧,还可能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人。但文化确实九黎的,包括萧姓也是源自鸮猫头鹰崇拜。还有就是剃秃顶,九黎O1是黄种老二,所以二月二龙抬头就是附会他们才剃头的。


國病


无论社会管理与人们日常往来都应该有一定的规矩的。因为事无规矩不成方圆吗。但规矩也应该有一个限度的,过了就滥了。

在一些大事或处理一些极端事态时,如果领导者死守规矩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或者造成有利的机遇沦丧。

“礼崩乐坏”的提出是孔子看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状态而发出的感叹。因而传说他努力修正了一整套周公流传下来的“礼经”与“乐经”,而后提出来治理民心必须“克己复礼”才行。从这一举动和心态,就已经看出孔子的思想是守旧的 ,是“厚古薄今”的。他的治国理念就是束缚民众的思想。把民众的思想及言行举止固化在他认为前人有用的规矩上。

所以,成语“礼乐”就是指孔子整理后的周公留下的《礼经》与《乐经》,他特指社会等级秩序。


上坪农夫


成语“礼崩乐坏”的【出处】: 清·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论语·阳货》“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释义:指周代封建制度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寓意社会制度和文化秩序遭遇重大变局,亟需内圣外王之人改进。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实际指西周末年,巫祝文化的破产,西周之前也并不比春秋时代昌明,但孔子已经吃不消了。

【礼】者,社交规范也;【乐】者,社会风气也。

礼乐是一套与特定社会形态相对应的特定的政治秩序。


达叔


《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説,管乎人情矣。”

看看全国各地出土的先秦或者汉代或者更早一些时候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就知道什么是"礼乐"了。

比如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呈圆柱形。

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镈钟共65枚。

如此庞大的乐队是干嘛的?这可是实用器啊!

这都是用来为"曾侯"平日里开会议事,迎来送往,宴请宾客伴奏用的。这就是"乐"。

再来看"礼"。想必大家都去过"秦始皇陵"看过兵马俑。除了还有大量文物没有出土外,在已经出土并且对外开放的文物中,可以明确得知"皇帝"一级墓葬的规格,陪葬品的多少,有没有"人殉"等等。

再比如汉墓里出土的"金缕玉衣"。只有"王"一级的才能够享受如此待遇。还有"黄肠题凑"也是只有皇帝的兄弟或者叔伯才有权用这种形制。这些都不能乱了规矩。

礼崩乐坏,就是指普通老百姓也坐上了"宝马"和"奔驰",也能够盖"洋房别墅",购置了游艇和无人机。换句话说,礼乐,就是儒家"等级制"的载体,没有了这个载体,孔子茶饭不思。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想要复辟了。


闲看秋风999


我把易中天教授搬出来用一下,他老人家在其中国历史研究的几本书里面讲到,为什么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连绵不绝呢?因为中华文化奠基者周公旦用四大制度安天下:封建制、井田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封建制就是分封建制,是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宗法制就是延续几千年的家族治理体系,是社会制度,是几千年来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石,可惜现在没有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社会制度,没有之一;礼乐制就是以礼立秩序、以乐促和谐,可惜呀,现在礼也不讲究了,《乐经》也失传了。


觉华老师


当时天子牧天下,重三事而已,礼、乐与征伐,所以礼乐的范畴非常广。周治天下方式可表述为通过务虚来务实,所以礼乐大事。商鞅变法重耕战,这是通过务实来务实,两者对着看,就明白礼乐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