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为什么有些地方的大豆滞销?

早春二月205760795


2018年为什么有些地方的大豆滞销?

大豆滞销不太可能啊,近期的大豆每斤1.6--2.15元之间波动,安徽山东等地因需求量大导致价格偏高一些,而东北等地因供给充足价格毕竟大豆的价格每斤偏低一些。

在东北以及内蒙古地区,由于种植大豆有备案,之后会有种植补贴发放,为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今年增加了大豆的补贴金额、降低了玉米的补贴金额,目的增加大豆的引种面积提高产量。

可是在编者的农村老家,今年由于6-9月份时因天气突发暴雨洪涝灾害,部分大豆种植地收成欠佳、甚至有的地块绝收颗粒,这意味着大豆的总产量产,所说的大豆滞销不太准确。

以村里种大豆的农户为例,原来年份亩产三百多斤,而今年的实际收获量仅仅达到了二百多斤。很多农户之言,大豆丰收没有收益却苦了劳力。


其次,今年的大豆库存量适中,其价格并没有因为新大豆丰收时突涨的情况。因为有临储大豆库存,应对大豆的猛需求带来的市场供给压力,价格会是一个平稳上涨的趋势。

所以说今2818年大豆有些地方出现滞销不恰当。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小希时间


看了几个回答,多数认为大豆种植面积扩大,收获大豆较多导至大豆滞销,价格走低。从我们家乡近几年种植及收购现象,我认为这不应为主要因素。近期大豆滞销价格偏低每年这时期都会出现,但降幅都不会过大,一般每斤大豆下降一毛左右。为什么是这样呢?大豆每年在九月底收获基本结束,为了减少储存的麻烦,有一大部农户要把黄豆卖掉,这时也是收购于销售的旺季,价格都在二元左右。这种价格是大豆加工户理想价格,有利可转,每户基本上储备到春节的原料,所以大豆近期滞销价格下滑也是必然。大豆进口量增多,不法走私大豆的输入,也影响大豆的市场。预计明年春天三四月份会出现一段销售小旺季。


一直寻路


针对中国大豆滞销的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今年的大豆滞销,说明种植大豆的农户多了起来,导致于市场供大于求,你种,他种,我也种,所以饱和了,加之大豆产品易存、易放,甚至去年的大豆产品仍在手中存放,大豆满仓,满院,也就开始滞销了,据说,现在即便是降价也难卖出去,看着棘手的大豆,连贩子们也望而却步了,不愿意轻易去收购大豆了,因此,中国大豆期货产品出现了一降再降现象。

昨天,我在公交车上,一个老太太告诉我说,长春市北环路的一家超市里搞处销活动,大豆标价才1元9毛钱一斤,她正准备去购买一些回家生豆芽子。

今晨,我又特意到市场上,打听了一下长春市的大豆腐的价格,但仍然是2元五毛钱一块,这就说明个体工商户,今年做豆制品的小作坊,恐怕是要大发一笔“横”财了,预计今年长春市的个体豆腐坊收购大豆的成本也就是一块五毛钱一斤上下,而且,随着成本的降价,成品豆腐又在一路的看涨,加之冬天大豆腐又是东北人购买的旺季,所以,加工大豆腐,干豆腐,油豆腐的小作访,我看,想不发财都难啊!

此外,苦就苦在种植大豆的农户了!前几年的大豆,损到家了,也得卖上3块钱一斤啊!真是今非昔比了,这 是实实在在的市场经济啊!加之农民文化浅不会上电脑,信息不灵,不畅,赔了钱,你冤谁?只能冤自己啊!


刘年14


个人的观点是从以下3个观点进行

《地域性的差异――气候类型因素的影响》

大豆主要集中在北方,首先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自然大豆的产量会有所增加或者趋于平常,那么大豆的产量就有可能已经满足当地需求。那么如果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产量下降,最终肯定会导致价格上涨,需求量还是以往的一样,所以就会出现大豆很容易卖出去。

《盲目从众心理行为》其次往年的气候等大豆生长条件非常好然后大豆产量又非常高,那么就会有部分人群继续加大种植面积,最终导致量大于求,这就是盲目从众的心理行为。

《销路+当地产业链不足》最后就是这个销路和产业链不足导致,当地的大豆难道就只有卖出去才可以吗?回答肯定不是。现在各种电商等产业链的发展,其实可以利用渠道把好的农产品带出去;开发大豆系列产品,解决滞销问题。


我是王小赛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国家房地产库存让谁接盘?现在在城市里面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自己家一套对方一套,等老了后房子多出二套,什么都可以涨价唯独粮食不可以,需要广大农民进城接房地产库存,另一方面现在鼓励农民推出耕地,一方面出手房地产库存一方面接收农民土地,等房地产库存下降的差不多的时候就是粮食大涨价的时候,现在农民挣钱买房子以后农民挣钱买粮食,下的一手好棋,怎么看倒霉的永远是农民。


迷茫的明天007


这就是三农的现状:一丰收就滞销,——进口的也多。






九夏涛声


大豆滞销最直接的原因是供大于求。由于和美国打贸易战,中国减少了进口量,国内大豆价格短时间有一定的上涨。很多农民以为大豆会一直涨价,大面积种植。中国虽然减少了进口美国大豆,但是国际大豆产量充足,中国可以从巴西,俄罗斯等国进口,价格比国产的便宜,所以2018年的大豆会滞销。


陕北农人


个人认为今年大豆市场出现滞销情况和收购商关系重大。前期收购商从地里收不来,无论干混都要,且大量屯货。出手商品因质量问题而卖不上价,还有的参和去年陈豆或进口豆,如此价格低了不卖,价格高了无人买。种植户今年绝收的大有人在,好不,容易收点的价低了也不想卖。现在焦作地区的大豆收购商积极压价,农民惜售,这段时间无人问津。


不当主任做农民


我国的大豆能够丰收是好事,只要是绿色的,安全的就不愁销不出去,进口俄罗斯的大豆为什么一顿比我们贵300元,就是绿色的,不是转基因的,如果我们的也不是转基因的,通过宣传,商家一定会找上门来的


靠舵手922


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供大于求,大的外部环境日趋严重,加之大豆种植户普遍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的预判以及风险反应迟纯。还有种植户们盲目跟风,一见别人种植效益好,一窝蜂的盲目跟随。好像农副产品一丰收就滞销,一丰收就赔钱已成了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