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过滤系统滤棉的摆放顺序,如何安排效果最好?

念念旧!


作为发烧友+从业多年,也折腾过各种过滤,感觉是各有优劣,今天以底滤缸为标准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的常用方法



咱们拿这个底滤缸作参考

1.干湿分离部分

第一层主要作为分水仓,可以不放东西,或者只放一层白棉,这个可以只换不洗

第二层先放一层生化球,再放一层白棉。生化球很关键,起到了增加水和空气接触的时间,可以让更多的有害物质挥发,大大提高过滤效果。

2.第一仓

第一层:水面上放白棉两层,或者可以其他更好的魔毯什么的。

第二层:生化棉或者藤棉。这两种滤材属于用不坏那种,脏了洗洗就能继续用,所以放在第一仓,鱼便之类的污染物最多的地方

3.第二仓

培菌环,可以2种混合,建议装袋,将来维护方便。但是千万不要装的鼓鼓囊囊,这是太多朋友犯的错误。这样做的话会造成有很多大的缝隙,水根本不经过滤材,顺着缝隙就流走了,看着满缸滤材,就是过滤效果不好。

4.第三仓

石英球,一般来说石英球的直径更小,而且是中空的,这样培养的菌群方向和前面的滤材不同,有助于实现菌群多样化,过滤效果更好。有的朋友从头到尾一种滤材,虽然很贵,很高端,但是效果不理想就是这个原因。

5.第四仓

设备仓,一般就是放水泵和加热棒,加热棒有很多短款大功率的,再也不用担心放不进去了

6.辅助用品

滤材托架,前面三仓的底部,一定要放滤材托架,让滤材和缸底保持2厘米左右的距离,形成畅通均匀的水道,避免形成局部水道,降低过滤效率。这点非常有用,而且成本极低,大家一定要试试!

7.辅助设计

底滤缸强排。有了底滤缸强排,换水,可以换的很彻底,因为底滤强排可以把沉淀在底滤缸底的污染物排的一干二净,保持真正的清爽!一下子有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

今天就和大家介绍这么多,希望对鱼友能够有所帮助

🙈PS给自己打个广告:

养鱼我们是认真的,养鱼就上观赏鱼世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观看4500多条各种有趣内容,也能收看到我们每天的水族主题的直播内容?


观赏鱼世界


简易版 干湿分离 第一个毛球 第二个陶粒 第三个 细菌屋 最后水泵



佬丌男


关于观赏鱼物理过滤系统滤棉的摆放问题,我和我的鱼友老邹大叔争论了很长的时间,因为养鱼这么多年,我们总是习惯于先细后粗,就是白棉在上,生化棉在下,如果有魔毯的话,那一定是把魔毯放在最上部。


但是老邹大叔是做汽车维修出身的,一直给我讲汽车发动机原理,什么粗滤要在细滤之上,汽车跑多少公里就要清洗粗滤,而细滤清洗的次数要比粗滤少很多,听起来道理上是很正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自己多年的经验束缚,我始终感觉到这样子的摆放方法,魔毯不是很快就脏了吗,那不是连魔毯也要经常性的清洗吗?


结果经过了半个多月我自己的亲眼所见,事实证明老邹大叔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正确的物理过滤,滤棉的摆放顺序应该是先是一层白棉,然后才是魔毯,最后就是生化棉。



对于生化棉永远放在最底下我们是毫无疑义的,它们本身除了能够起点物理过滤的作用之外,还能够生成硝化细菌,所以把它们放置在最下方,不必去时时的清洗,这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那么我们把白棉放置在最上层,必须完全的包裹住水流,不要让任何的粗性杂质溢流到魔毯,剩下的魔毯只需过滤一些比较细微的杂质,在清洗的时候我们主要就是清洗最上层的白棉就可以了。

这种情况下的摆放方式,我唯一怀疑的就是魔毯的干净程度,事实证明半个月过去了,只要我们按时的清洗白棉,魔毯上根本就不脏,还真的是基本上不用去清洗,这个实验老邹大叔在另一个鱼缸里也做过,但是我没有亲眼看到,还是有点不能相信,现在我是完全的相信了。



因为老邹大叔的喂食量很猛,两缸鱼全部是七彩神仙,一天三遍都不重样的喂养,早上是投喂的牛心汉堡,中午投喂的是冰的鱼虫,晚上投喂的是冰的丰年虾,就这个喂法,压成的七彩也能够一天一个样呼呼的长,所以说他的这个投喂量,一般的鱼友甚至是鱼场也达不到,但是在水质上从来也没有出现过任何的问题。



只不过他还是照样会每天抽底换水,抽取的量很少,几乎是不到十分之一,我们一致认为再好的鱼缸过滤也比不上抽底换水,每天让鱼缸里进点新水,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对于整个鱼缸的生态维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两缸七彩生活的都很好,没有任何的疾病,将近二十天了,也没有做过任何的检疫。


包括轻微的蹭缸、鱼鳍发红、体色黯淡等细小毛病,至少我是没有发现,所以养鱼老道还是把这个实验结果赶紧的告诉大家,这个图片是没有的,因为他的上滤系统太窄,鱼缸里没有过多空间,没法拍照,但是在效果上是绝对可以肯定和值得推荐的。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养鱼老道


如果底滤鱼缸第一槽里 上面魔毯 下面生化棉 在下面生化球 剩下的槽里就放菌棒 最大化的摆放 能摆多少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