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晴雯该不该撵坠儿?

shiyichuan2005


这个问答里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坠儿该不该撵,一个是该不该晴雯去撵。



我先回答坠儿到底该不该撵那个问题。这个问题非常的好回答,那就是坠儿必须撵。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平儿洗手时虾须镯不见了,经过访查,发现是怡红院的坠儿小丫鬟偷拿了去,平儿是个会做人的,考虑事情比较细,既怕失了宝玉的面子:因为有一年“一个良儿偷玉,冷了一两年,闲时还有人提起来趁愿”,这一次又是一个偷金子的来,而且还是偷到了别的院子里,这可是啪啪啪的打宝玉的嘴。同时又怕坠儿在园中作祸,要走了宝玉的丫头麝月,把这事情告诉了她,并叮嘱他:“以后你们防着他些,别使唤他到别处去,等袭人回来,你们商量着,变个法子把他打发出去就完了。”从平儿这几句话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信息,那就是坠儿必须撵!



对于坠儿,恐怕大家也不陌生,在滴翠亭里,为小红和贾芸传递帕子的人就是她。贾芸拜见宝玉,临走时宝玉让坠儿送他,贾芸在路上套坠儿的话,这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了要得到小红的谢礼,便不知不觉中成了贾芸与小红的信使。这样一个口无遮拦,心无防范,又爱占小便宜,同时手脚又不干净的女孩儿,虽然是个伶俐人,但无论将来到哪一个园子里,都逃脱不了被撵的命运。



下一个问题就是晴雯该不该面去撵。依平儿的意思,应该是撵,但要几个大丫头商量了,平时把坠儿拘束在怡红院里,然后找一个借口把她撵出去,不显山不露水的,怡红院面子上好看,也给了坠儿一条生路。平儿不愧是王熙凤身边的第一人得用的人,她所给的建议最实用的,最理想的处理方式。

但是晴雯真的是如平儿所说是个爆炭脾气,她知道后果然大发雷霆,擅自做主,虽然病着,一见坠儿,“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里骂道‘要这爪子做什么?拈不动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然后又命人叫了宋嬷嬷进来,把坠儿带出去。并且语气非常的强硬:“宝二爷今儿千叮咛万嘱咐的,什么花姑娘草姑娘,我们自然有道理,你只依我的话,快叫她家的人来领她出去。”



在撵坠儿的过程中,有几句话我们应该注意,一句是宋嬷嬷说等花姑娘回来再打发他。一句是坠儿的母亲说也给他留个脸儿。一句是麝月说“这也罢了,早也去,晚也去,带了去,早清静一日”从这几句话里,透露的是这几个信息:一是怡红院子里的是应该是袭人做主。二是晴雯应该找一个坠儿母亲无法反驳的理由。三是撵坠儿出去是早晚的事。也就是说,晴雯撵坠儿,一是越了权,二是过了火,三是做了出头的椽子。

坠儿该撵,但不该晴雯去撵,更不该如此去撵。


萍风竹雨123



晴雯撵坠儿是广受诟病的一个桥段。晴雯也因此被很多读者抛弃。觉的她过于狠毒。

这个段落之前说过很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里就简单聊几句。首先那个“一丈青”应该就是个筷子状的首饰,挫手那一头也应该是钝的。坠儿虽然疼却并没有流血,可见只是一种皮肉惩罚。



那么晴雯到底该不该撵走坠儿呢?答案是不该!晴雯比坠儿是大了好几集,怡红院的小丫头似乎也都归她管。但怡红院唯一能决定人员去留的只有宝玉!这还是王夫人不插手的情况,一旦王夫人插手,贾宝玉也无能为力。后期晴雯被赶走贾宝玉就毫无办法。

晴雯赶走坠儿是越权的,尤其坠儿这些小丫头后面都是有父母亲人的。能将女儿送到最炙手可热的怡红院,坠儿家要么花了大价钱,要么还是有一定背景,晴雯轻易得罪了强敌,给自己的悲剧未来埋下种子,怎么让人扼腕叹息!



有人说晴雯应该通过袭人,让袭人来撵,姑且不论袭人有没有这个权利,只说以袭人的性格就绝对不会做这种不计后果的事。袭人不在家,其他几个大丫头看不上坠儿也都忍着不出口,专等傻乎乎的晴雯动手,这就是职场的准则。晴雯太天真,无端端被人当了枪使。

至于坠儿,偷了东西就应该被惩罚,赶出去也没什么好怨的。晴雯对她的惩罚也并不为过。

就这样。


君笺雅侃红楼


该不该这个问题其实和现实职场一样,是上级主管的性格问题。主管严格要求,下属尽职尽责,这是正常的层级关系。书中坠儿,是偷东西被发现的,这就不是工作中的失误了。品质自古以来都是考核一个人的最基本的要素,小偷小摸是品质低下的人中的极品,被人所不齿。封建社会大户人家,对佣人的第一条要求就是守规矩。戒指的发明或起源就是给大家族的下人有的,带上让你时时刻刻的想起主人的训教,不偷。耳环,不该听的不听。项链或项圈,不逃跑,说的跑题了。所以晴雯脾气急第一个跳出来指责打骂坠儿,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怡红院的大小丫鬟是一个整体,和其他主子的下人团队在比,看谁的团队有面儿。自己的团队中出了这样的丑事,核心骨干是坚决不能容忍的,毋庸置疑撵出去,净化队伍。其实即使晴雯不说话,袭人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只是袭人的性格比较柔和,采取的方式可能和晴雯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火锅169882596


晴雯为什么要撵坠儿?因为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钃。因为这件事,晴雯被很多人诟病。站在我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我觉得晴雯有她的理由。

晴雯是有精神洁癖的,我这里的洁癖并不是和贬义词。在晴雯眼里,揉不得任何的沙子。晴雯她自己本身是个洁身自好的姑娘,袭人虽然在丫头里身份比晴雯高,用袭人自己的话说怎么也比不过我去,但是,在晴雯眼里,不见得认同。袭人做的那些事晴雯都看在眼里,她不傻,所以清高的晴雯是看不上袭人的。她每每跟袭人斗嘴也体现了这一点。

有精神的晴雯自然也看不得坠儿的小偷小摸。她拿簪子戳坠儿,觉得还不解气,撵她出去,是觉得怡红院这样的清净之地不能容忍这样的现象和这样的人,既然早晚都要赶,不如早赶了干脆利落,别等袭人回来做老好人,拖泥带水。

可是,又有多少人体会到晴雯的一片苦心呢?


苏小妮


我个人这样解读:

就“程序合法”而言,晴雯的做法显然是不妥当的。如果晴雯是得到正式任命负责宝玉房里人事工作的,晴雯做的就没错,但情况并不是这样。宝玉房里所有的丫鬟,袭人和晴雯的月银相同,都是一两银子,所以袭人和晴雯同等级别。那么,在贾母、王夫人、宝玉三人没有明确任命之前,晴雯未经向这三人中任何一人请示,也未经向袭人通报(晴雯来宝玉房里比袭人早,书里可以看出她对袭人的权威性是不怎么服从的),就开除坠儿,行为上显然是僭越的(我们在书里可以看出,贾府里的人要做什么事之前,一般都会按规矩来请个主子的“示下”)。晴雯身份是个丫鬟,可言行做派比主子还像主子。宝玉这个正牌主子,偶尔遇到下人犯错,都不会像晴雯这样又打又骂的。晴雯平日里的表现实在太张狂、太不注意影响了。所以晴雯招人恨、最后招人诬陷被王夫人撵出去,不奇怪的。

话又说回来,还是谈晴雯这样做对不对。既然贾母、王夫人、宝玉三位主子并没有明确交代晴雯的职责,也没有明确交代遇到坠儿这样偷东西的行为该怎么处置,晴雯出于维护宝玉房里丫鬟队伍的纯洁性,不顾风险、主动出面执行清除坏分子的行动,又是很值得赞赏的,作者也用了一个“勇”字来赞扬她。说实话,这种勇于担当的品质,即使在我们生活的今天,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党派、团体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人人都当缩头乌龟的话,这个国家、党派、团体就完蛋了),我个人认为晴雯在行事过于勇猛、鲁莽而屡有失误的同时(说话行事不注意方式方法、屡屡得罪人、最后连自身的安全都不能保全,也算是失误吧?),晴雯的形象实在是光彩照人,在那个人心险恶、伪善、扭曲压制人性的古代宗法社会,她这样的人品更是难得的珍贵、罕有,作者所给的判词何其传神!正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风流灵巧招人怨”。

从书里对袭人的描写看,当袭人遇到此类问题时,她总是息事宁人、掩过饰非的(刘姥姥喝醉睡了宝玉的床,在宝玉房里放屁、打鼾,袭人居然瞒着没告诉宝玉),所以可以说,袭人是不得罪人的,也是在下人中间口碑必定很好的。然而,可能稍有夸张地说,晴雯得罪人,然而她维护了宝玉和贾府,袭人不得罪人,然而她损害了宝玉和贾府。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哉。


TeaC


这个怎么说呢,贾府里偷东西的不止一个坠儿,王夫人屋里的彩云,偷的丢东西多了,茯苓霜,玫瑰露,不知名的,王夫人在家不在家时都偷过,这是彩云自己招供的,都给了贾环。在污陷柳五儿一那回里,因为宝玉担责,贾环嫉妒,东西不要。气得彩云把东西包起扔进水,沉的沉,浮的浮。也没见撵。

而且迎春乳母也偷拿迎春东西,这种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因为贾府奢华,东西多,王夫人丢了几次也不知道,还是她不在家玉钏发现。也是玉钏忠心王夫人,如果玉钏与彩云好啥事没有。

至于坠儿,也是被发现了,晴雯打她,撵她。不都是为丢了怡红院的脸。晴雯死后衣钗值三四百金之多,以晴雯一月一吊钱,那点收入何来三百四金。来路不明。就是撵,也不是晴雯,她们哪有权利。贾府用人往出撵人,是主人的事情,晴雯明显越位。


圃香


晴雯比坠儿高几级,按道理是可以撵坠儿的,只是宝玉房里的大丫头以袭人为首,按流程也应该回禀袭人让她处理或者征求袭人的意见代为处理,晴雯是个洁身自好的人,最看不惯阿谀奉承和手脚不干净,做事不爽利的人,性格使然不能多容坠儿一时半会儿,自作主张把坠儿撵出去,袭人回来自然会有看法,本来她们关系好应该算小事,只是袭人也是争强好胜的心,断不容别人代使自己的权利,所以才有后来的话:晴雯再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