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就没想过隐身,全靠两台38吨发动机,两指标甩开F-22

三体军事 国之利器第1071期 歼20和苏-57都是未来10多年中俄空军的主力,美军显然是有针对性的研究。歼20的特点应该是汲取了美苏战机之所长,整体设计方面比苏-57更加注重隐身能力,这一点是美系战斗机的特点。但在机动性方面,苏-57应该更加出色一些,不说气动设计如何,单靠发动机推比,苏-57的机动能力就体现出来了。

目前苏-57使用两台117S发动机,土星设计局正在为苏-57制造19吨推力的升级版。涡扇15的加力推力为18吨,考虑到歼20重量比苏-57更大,因此推比方面应该是苏-57占优。这也是俄系战斗机的特点,机动性特别强。目前的苏-35设计思路也是如此,放弃最差的指标,侧重最优的指标,突出机动性。因此苏-35是具备在格斗中击落F-22的,美军也承认在机动性方面不及苏-35战斗机。

苏-57的思路也是如此,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隐身要有多么强大。发动机进气道没有遮挡就可以看出,苏霍伊是放弃了在隐身方面比肩F-22的能力。但苏-57也不是完全没有隐身,那不然就不叫五代机了,苏-57仍然具备隐身能力,只不过被探测到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这一点完全可以从战术策略上获得弥补,由于俄罗斯空天军仍然以防御性质为主,而隐身是进攻型空军的硬指标,所以苏-57可以不追求隐身,把机动性做到极致。因此你就看到了35吨起飞重量的苏-57,配备了单台19吨推力的发动机,两台加力可达到38吨,机动性应该在苏-35之上。

战斗机所谓的机动性无非就是推比,只要发动机给力,板砖都能超机动。苏-57在超音速巡航和机动性两项指标上甩开F-22,结合本土防御的特点,苏-57面对F-22的时候是有较大的胜算。歼20很大程度上接轨西方战斗机设计思路,强调隐身能力,但又想兼顾机动性,因此才有了鸭翼这个东西的存在。最核心的一点还是发动机无法给出理想的推力,不然要鸭翼干嘛。

总体而言,歼-20机身设计比苏-57更有利于隐身,如果18吨加力推力的涡扇15能够到位,歼20的潜力才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出来。要想把机动性、隐身、超音速巡航都集于一身,目前还应该是F-22整合的比较成熟,但F-22的航电有点落后,至少比F-35落后,而歼20的航电与F-35应该是一个水平,也强于苏-57战机。

对于俄空天军而言,苏-57战机具备了进一步与F-22交战的能力,击落F-22的胜算又多了一些,至少比苏-35更强,这全靠俄罗斯固有的发动机工业支持,不然苏-57也是过客一个。头条号三体军事独家,有且只有发头条号,若在其他平台出现均为未经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