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严把“四关”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目标任务

九江新闻网讯(刘礼华)今年,武宁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委政府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总体部署,严把“四关”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目标任务。截至11月30日,全县21个乡镇(街道)186个村(居)2164个村小组全部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任务,共清查核实资产15.94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0.8亿元,非经营性资产15.14亿元,农村集体土地总面积426.04万亩,其中农用地401.76万亩,建设用地11.54万亩,未利用地11.96万亩。具体主要是把好“四关”,做到清查范围“全”、过程“细”、程序“严”。

严把业务指导关。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专业性强,村、组工作小组成员业务工作水平不高等问题,农业局在进行集中培训的同时,还聘请鑫源财务咨询服务事务所、北京中农信达有限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对全县各乡镇清产核资进行现场指导,及时解决各村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县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国土、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相互协调,及时提供不动产登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并下发到乡镇村,减少和避免重复劳动。

严把宣传培训关。为及时解决各村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武宁县逐村逐组进行“一对一”实际业务操作培训,举办村组培训班37次,累计培训430余人次。通过印发《致农民群众的一封信》以及会议、报纸、广播、公开栏等方式,大力宣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严把督查调度关。县产改办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每周一次的综合站站长调度,各乡镇利用每周晨会对各村进行调度,调度的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时候,对清产核资工作好的建议和方法进行交流,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等,进行集中商议解决,解决的问题涉及清查的范围、内容、工作组职责、具体要求等方面,重点解决如何开展工作,并通过讲解实例的方式明确概念,确保每次会议起到实效。

严把“公告公示”关。确保清产核资工作取得实效切实发挥集体“三资”所有人的监督主体作用,推行清产核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公开,让群众决策前能了解、决策中能参与、决策后能监督,确保清产核资取得实效。

清查全程“三榜”公示。集体“三资”普查登记结束并提交村(社区)两委会议研究讨论后,将所有登记表进行第一榜公示;根据群众意见修改完善,村(社区)党员大会研究审议后进行第二榜公示并听取意见;再次修改完善,提交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后进行第三榜公示。各村(社区)在每一榜公示结束后,由乡镇(街道)统一进行原始档案备份和数码照片留存,确保普查登记的连贯性和真实性。

清查结果公示。采取资产资源“实物拍照明示”、“清单列示”等做法,对集体“三资”清产核资的台账进行公开,供群众随时查阅,使群众对清产核资的全面性、合理性、合法性进行有效监督。

后续监管动态公示。

完善办事公开制度,通过党务、村(居)务公开栏、武宁县涉农资金监管平台等形式,对集体“三资”的动态情况及时进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