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好邻居”阿坚哥

阿坚哥,一位有故事的核电乡邻。

1.半个农民阿坚哥

四十而耕。二十几年没下地的阿坚哥,在这一天扛起了锄头,一干就是35亩!全靠自己和阿坚嫂的两双手,不打农药不施化肥,阿坚哥说要像核电一样“善用自然的能量”,种出绿色健康的台山稻。

田间杂草和稻子一样高,乡人问他会不会种地,阿坚哥只是呵呵一笑,捋一把汗水继续锄草。一年下来,黑米亩产100多斤,象牙粘亩产200多斤。虽然收成不及预期,但阿坚哥依旧乐观,说初次尝试有这样的收成就是胜利。

四十耕田,阿坚哥说自己是行也自在吃也自在。

(春来耕田)

(秋来收稻)

2. 半个商人阿坚哥

初识阿坚哥,是在大雨倾盆的一个午后:黝黑的皮肤,两道竖纹刻在脸上。嗯,是个有故事的人!阿坚哥操着客家乡音浓重的普通话,说你找我找对了人,你们现场最早树立的“安全第一 质量第一 追求卓越”和“一次把事情做好”的大牌子,就是我带兄弟们一钉一钉铆上去的,到现在还是稳稳当当,“天鸽”刮不倒,“山竹”吹不走。

我问阿坚哥,八九年不换一次牌子不怕没钱赚?阿坚哥搓着手认真地说:“给你们核电做事,就要和你们一样‘质量第一’,这是做人做事的根本。”阿坚哥说为了做好这几个标语牌,自己在网上找到中广核的企业文化材料,认真研究学习了一番,“不理解你们的文化,我做不好这几个牌子”。

(当初在现场做文化宣传牌)

阿坚哥新做的“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文化标牌还上了央视,他说自己也算是间接参加了首堆建设。

“一次把事情做好,我也参与了。”阿坚哥笑得很灿烂。

3. 半个文人阿坚哥

阿坚哥说自己拿起锄头可下田,提起墨笔能作文。我笑着说你看着就是有故事的人,应该把故事多写给我们看看。阿坚哥从兜里掏出千锤百炼的手机,发来个人公众号“四十耕田”。我细细一看,还真是能武能文,一篇篇文字写实风趣,还带一些阅历和感悟。

CCTV4播放纪录片《核电40载风云录》这一天,我又在朋友圈看到他的消息:

阿坚哥说,台山核电的建设带着周边一起发展,也让很多乡邻在家门口就能有工作,大家日子过得更好了。

阿坚哥还喜欢摄影,他说自己相机的最大功能就是记录身边的生活。赤溪镇大襟岛上原有台山大衾医院,曾经居住有一群麻风康复者,后来搬迁到东莞泗安医院。阿坚哥和他的朋友们花了几年时间,用相机将大襟岛上麻风康复者的生活记录下来,主持举办的影展《大襟岛,消失的麻风病院》得到艺术家陈丹青的支持,在现场挥毫泼墨。阿坚哥还用心地把44名麻风康复者的生活一个一个记下来,他说自己将来要出一本大襟岛的故事……

(记录康复者的生活)

(陈丹青题写摄影展主题)

现在,阿坚哥白天做宣传牌顺带收集素材,晚上写公众号文章发朋友圈,乐此不彼,耕耘着自己的精神田园。

提起将来,阿坚哥说最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好好学习,成才后能够回到家乡工作。

“我觉得家乡已经很好了,希望儿女们能够让家乡变得更好。”

说到儿女,阿坚哥眼中满是希望和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