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不懂毕加索、梵高画的美?那些赞美的人,真的能看懂吗?

有一说一150989776


西方油画发展到19世纪中后期时,风格和技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促成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油画的写实性在此时已经走到了高峰,想进行创新已经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二是经过几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到此时航海文明大力发展,世界各国交流起来比以前方便很多,东西方文化在这时进行了一次大碰撞、大融合,东方绘画中的许多手法被西方画家所吸收,有效改变了油画的形态。

梵高《三朵向日葵》

梵高(1853年——1890年)生活的年代,油画在造型方面,经过“新古典主义”的改进和推动,发展到近乎完美,在光影明暗关系方面,通过“印象派”的大力变法,同样达到了顶峰,梵高是一位创新意识极强的画家,他想从这两点进行变法已经无路可走。

毕加索《沙滩上奔跑的两女人》

因此,梵高只能从色彩和笔触方面尝试着改进。我们可以看到,梵高在色彩的使用上是很夸张的,甚至达到了疯狂状态,他非常喜欢亮度高、明度强烈的暖色调,比如黄色、红色和橙色,并把强烈的装饰效果和奔放的情感融入到画面中,让画面生发出一种烂漫多彩的童话世界。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

同时,梵高喜欢用“厚涂法”,把油彩用类似于刷子一样的平头排笔涂抹在画面上,让画面产生显而易见的笔触,宛如奔流的长江大河,气势恢宏,这就是梵高带给我们的视觉张力。欣赏梵高的油画,实际上就是欣赏缤纷的色彩魅力和狂放的笔触效果,以及画面背后炽热的情感。

毕加索《拿烟斗的男孩》

毕加索(1881年——1973年)在画面处理上比梵高冷静很多,他朝着抽象思维递进,把哲学理念和梦境元素,以及几何构成的技法,有效融入到油画创作中,同样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毕加索的油画就像一扇神秘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把观者带到无垠的想象空间。

梵高《阿格斯蒂娜》

实际上,梵高的所有作品,以及毕加索早期的作品,对造型都比较讲究,是在遵循造型完整的基础上寻求变法的,并没有抽象到让人一头雾水。只要沿着他们的创作思路,并结合他们的个性,以及时代背景,完全能理解他们作品的精妙之处。


鸿鹄迎罡


关于毕加索的画,似乎好欣赏。立体派的毕加索,是在偏抽象主义的画家当中,画法最接近于写实的画家。因此,他与欣赏者之间自然地带着桥梁。他的画有装饰性。好看。他的砸碎了再重新组合的理念,又无处不有创新。

毕加索的艺术,将迷惑世世代代的人类。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美的东西,也有自己完全理解不了的东西,这没什么好纠结的。硬要让一个感受不了立体主义或印象派魅力的人,强行向ta解释,细致入微的分析其中的魅力。就好比你让一个几岁的孩子,感受高数的魅力。这里不是说看不懂的人就比看的懂得人差,而是说每个人的审美都是一个人的全部。你从来到这个世界,你所有的认知,经历,学习,苦难等等这些所有促成了你现在的审美。这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有观念之别。

看不懂就不要勉强自己了

也没有必要关心其他人有没有看懂

能看懂啥就看啥

再看不明白

洗洗睡吧

管它呢








用户72489194146


首先不能说你看不懂毕加索的画,下面附图中我放了几幅毕加索早期的绘画作品,我想你一定看的懂,包括他蓝色时期的画,大部分人也都能看明白,进入玫瑰色时期就开始有比较大的变化了,也许因为这时他已经衣食无忧,所以彻底放飞心灵,开始了自己的艺术探索。也就有了后来看不懂的立体派。

我自己是美院毕业后来又做美术老师的,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过如何欣赏毕加索的画,不过当时我也看不懂,完全是照搬相关资料的介绍。不过几十年过去,我现在是真的能看明白了。他的作品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现了画家的思想,表现手法,画面处理都出人意料又恰到好处。但我没法把我的感受转移给你。只能说看不懂很正常。

梵高是我非常喜欢的画家,一个终生执着追求但一无所获的殉道者,他的画我不仅看的懂,而且很喜欢,喜欢那浓郁且极有表现力的色彩,并且对我自身的绘画实践有很大启发。











山颠一寺一壶茶


只有是学画画的人才可以理解,特别是抽象派艺术





一克成林


首先申明,本人不喜欢毕老爷后期的作品。(梵大爷是个吃药又是色盲的人就不谈了)

毕老爷的画一点也不美,但是很刺激!(针对后期作品而淡)

以前本人介绍过类似的问题,今天再补充。

毕老爷的日记有记载~后期的作品是玩弄世界!!!

世界就是这么的奇妙,毕老爷的玩弄及报复社会作品,却触发了建筑师们的‘’灵感~现代建筑因此而诞生!(毕作品的最早收藏者就是建筑设计师们)

刺激吧!

给网友们看一下二千年前中国的立体派……我一直怀疑毕老爷(欧洲)是否盗切了中国的坟墓文化……



吕永亮


了解这两个艺术家的作品为什么深受人们喜爱,首先应对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以及他们的身世进行了解。而后了解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对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卓越贡献。

大家知道数百年来,尤其是西方文艺复兴之后,各种绘画流派纷呈,展现出一派非常活跃的景象。在这个过程中,一种绘画流派的兴衰更替,对艺术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两个人的作品恰好分别代表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艺术流派,对艺术发展史有着重要的贡献。因此,了解了这些,对他们的作品有了足够的认识,对他们的作品也就读懂了,同时也就自然而然的知道了他们作品的重要地位,其艺术价值也就弄明白了。

毕加索生于1881年,卒于1973年。他的作品通常被分为4个时期。这些时期的名称至今尚有争议,大致是“蓝色时期”(1901年-1904年)、“粉红色时期”(1904年-1906年)、“ 黑人时期”(1917年-1924年)和“晚期”(1946年-1972年)。

文森特-梵高生于1853年,卒于1890年,比毕卡索早了一些年头。他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也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艺术发展史,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且广为人知的艺术作品的行列。下图分别为两位艺术家的签名。



傅文俊


我也不和你聊这些画家他们的作品美在哪些地方,因为美是相对的,美也是个人毫无道理的直接感受。

就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就像情人眼里出西施。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美的东西,也有自己完全理解不了的东西,这没什么好纠结的。硬要让一个感受不了立体主义或印象派魅力的人,强行向ta解释,细致入微的分析其中的魅力。就好比你让一个几岁的孩子,感受高数的魅力。这里不是说看不懂的人就比看的懂得人差,而是说每个人的审美都是一个人的全部。你从来到这个世界,你所有的认知,经历,学习,苦难等等这些所有促成了你现在的审美。这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有观念之别。

所以也别怀疑别人是否能看懂,这世界不缺不懂装懂的人,可是假的终究是假的。纠结这些没意义。自己不懂也无所谓,但是要找到自己真正喜爱的东西,这样你的生命便有了方向,在迷茫浑浊的世界中踽踽独行时,心中不再慌张。


油画马


我觉得对现代派绘画作品的欣赏,恐怕离不了书籍,这类作品好像与理论和文学传记相伴相生的。完全没有这些东西,你可能对画家的作品不知所云。或者,不知从哪个角度看,面前这东东才是艺术。比如,没有欧文•斯通的传记小说《渴望生活》,后印象主义的梵高,可能不会走红。可能是画家的真诚与善良,以及燃烧的激情和悲剧的命运感动了人们,让人愿意静下心来去深入地了解他,在静谧中去感受和倾听色彩和笔触上的声音。

入门级的观点是:音乐可以没有歌词而感染人,那么,美术是否可以没有具体内容而单纯地运用颜色和线条感染人呢?于是,轰轰烈烈的抽象主义运动诞生了。

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莫衷一是……

关于毕加索的画,似乎好欣赏。立体派的毕加索,是在偏抽象主义的画家当中,画法最接近于写实的画家。因此,他与欣赏者之间自然地带着桥梁。他的画有装饰性。好看。他的砸碎了再重新组合的理念,又无处不有创新。

毕加索的艺术,将迷惑世世代代的人类。


画冯者


看不懂就不要勉强自己了

也没有必要关心其他人有没有看懂

能看懂啥就看啥

再看不明白

洗洗睡吧

管它呢


画大卫


真正懂得才有评论的奥妙

不懂得有权利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