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成功后,明惠宗朱允炆到哪里去了?

历史的荒野


关于朱允炆的下落,清朝编纂的官方正史《明史》的记载是:“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因为建文年间的档案文献和朱允炆起居注全部被明成祖朱棣销毁或者篡改,而私人的相关记录又全部被禁,实际上清朝人能够得到的关于朱允炆的文字记录基本上都是经朱棣审查过的,加之清取代明以后得政治因素,《明史》中对于朱允炆的记载是否属实,其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即便当《明史》的记载是真实的,“不知所终”四个字,说了也等于没说。



那么,“靖难”之后,朱允炆到底去哪儿了?明朝官方、实际上就是朱棣给出的说法是朱允炆和他的皇后马氏、皇太子朱文奎全部葬生火海。全部死绝,这当然是朱棣最想要的结果,皇帝、皇太子都没了,他这个皇叔登基才显得更加“名正言顺”。个人倒是更倾向于这个结果。实际上朱允炆面对的局面和后世明思宗朱由检面临的局面很相似。作为皇帝,目标太大,出逃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太大。更何况,即便出逃成功,皇帝凭什么在之后的追捕、搜查中隐匿?又靠什么生活?



但是,这里面有一点不太说得通,那就是为什么捎上了时任皇太子朱文奎。古代皇帝、皇后、皇子并不住在一起。如果是意外起火,肯定不可能烧死在一起。如果是朱允炆纵火,他又为何只捎上了皇太子朱文奎,而没有捎上次子朱文圭?更何况,他为什么要烧死儿子?面对类似的情况,朱由检也仅仅是自己自杀前杀了后妃、公主避免受辱,而儿子们都是尽量让他们逃出去的。为什么?逃出去了才能保住血脉,逃出去了才有翻盘的机会。同时,几岁的幼童,目标小,容易隐藏、出逃,而且过个几年,面容之类都会有变化,便于长期隐匿。因此,个人觉得,朱允炆和马皇后葬生火海的可能性是非常大。但是,朱文奎比较难说。或许已经烧死了,又或许被朱允炆的心腹保护着逃了出去。后来朱棣四处寻找的或许并不是朱允炆,而是朱文奎。当然,这种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关于朱允炆出家之说个人觉得说不通。为什么?古代的和尚出家是要有官方度牒、向官府报备的,度牒等于就是和尚的身份证。即便朱允炆凭借皇权自己预先备好(这种情况可能性并不大)或者像一些人所说的朱元璋预见了一切,早已备下。但是,光头的和尚在普遍蓄发的明朝目标本就非常明显,在加上度牒要有官府的备案、存档,寺庙也必须在官府备案。朱棣如果铁了心找出他来,还是不太困难的。



那么,出逃成功后隐匿民间呢?一两个幼童隐匿民间、逃过搜捕或许问题不大。朱允炆一个成年人,而且是曾经的皇帝,想逃过“靖难”之后的大搜捕,个人觉得,很难。且不说古代交通不便,朱允炆短期内走不远。中国古代虽然没有身份证,但是,为了税收等原因,户籍制度事实上是存在的。一个没有户籍之人,说白了就是黑户,短期藏匿或许可能,长期藏匿,比较困难,首先生计就是一个大问题。更何况,因为没有现在的这种大范围的人员流动,古代人的生活圈子其实并不大,生活圈子里忽然闯进来了一个陌生男人,是很容易被人察觉的。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怎么可能没人知道?当然,流民、乞丐等等除外,这些人到处流浪、居无定所,不起眼。可是,堂堂皇帝,怎么可能愿意去当一个流民、乞丐?那还不如死了算了。因此,这一说法实际上也说不通。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从海路外逃。这一点可能性倒是更大一些。明朝海运发达,经海路外逃倒不是什么难事。问题是,明朝的远洋海运不仅定点,而且同样要经过官方,泉州市泊司便是著名的海运管理机构之一。走这条路同样是有风险的,而且,朱棣身边有郑和这样的人,似乎也不太可能给忽略掉。更何况,从南京到诸如福建泉州这类有远洋海船的地方,路途遥远,这一路的搜捕、盘查,朱允炆如何躲过?即便是到了,一个被新皇帝“通缉”之人又如何联系船只出海?这里面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成功率并不高。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朱允炆很可能已经真的葬生火海了。至于朱文奎,出逃的可能性存在,但个人觉得,也并不是太大的。更何况,如果要让儿子出逃,朱允炆为什么不让两个儿子一起出逃?这样成功的几率不是更大吗?但是,事实上并没有,朱文圭最终成了“建庶人”。因此,很可能朱棣给出的答案就是真实情况,朱允炆的确葬生火海了。只不过后人出于对朱棣“篡位”的不认同和对朱允炆的同情,一厢情愿地觉得朱允炆并没有死,而是出逃了。



纯属个人看法,或与主流不符,敬请谅解、海涵。欢迎补充、指正,拜谢!


不务正业歪医生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是一个谜。

燕王大军进南京城时,皇宫中突然起火。

《明史》中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

朱棣只能从火场中找出几具烧焦的尸体,对外宣称建文帝自焚而死。

古今多传说朱允炆出逃了。

笔者也认为出逃的可能性最大,宫中放火正是障眼法,目的是掩护皇帝出逃。

其实,在奇书《推背图》中已经给出了朱允炆的去向。

推背图第二十八象 辛卯

谶曰

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 郊外有尼

颂曰

羽满高飞日 争妍有李花

真龙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

清朝名士金圣叹注解:

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宫中大火,建文祝发出亡。

“草头火脚”是燕王的“燕”字,“宫阙灰飞”指宫中起火,“家中有鸟”也是指燕王入主,“郊外有尼”……

依据这则预言,除了能肯定朱允炆出逃,还能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时年25岁还未留胡须的朱允炆男扮女装成一名尼姑出逃了!

朱棣派人四处寻找朱允炆的下落,甚至重新登记全国寺院的僧人,却没料到朱允炆化妆成尼姑成了漏网之鱼。

“真龙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成了尼姑的朱允炆从此隐姓埋名,远离尘事。

以上是笔者的推测。

希望将来能够发现更多的资料,解开这个历史之谜。

建文帝画像



余明讲历史


明初,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发起“靖难之役”。双方争斗持续四年后,朱棣最终攻破侄子的都城南京,夺取了大明最高权位。城破后,朱棣命人在城内找朱允炆,三天三夜,仍不得朱允炆下落。自此,朱允炆的去向成为一个困扰文史界几百年的谜团。现在,普遍的说法主要有三种:

1、出家为僧。

有传,朱元璋在世之时,传给朱允炆一个箱子,并嘱咐最紧要关头才可以打开。话说经过四年的缠斗,在朱棣兵临城下之时,朱允炆眼看斗不过自己的老狐狸叔叔,于是下令焚烧皇宫,并准备殉国。正准备以死报国,捍卫最后尊严之时,朱允炆身边的太监想起先皇的箱子。打开箱子时,他们发现里面原来是剃度工具,一件袈裟,一些银两。朱允炆顿然领悟,原来朱元璋早有预感。于是,朱允炆匆匆装扮成出家人模样逃出都城,从此落发出家为僧,隐居四川,不问世事。


2、 远渡重洋。

后世都知道永乐大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传闻,郑和下西洋真正的并不是与临海国家的互惠通商,更重要的是找寻朱允炆下落。朱棣仍然相信自己的侄子还在人世,且已经远渡重洋。据说,郑和每到一处,都要寻找与朱允炆相像的人。

3、被烧身亡。

这是很多史学家坚持这一观点。南京都城城破,朱允炆并未逃出,而是被当时的大火焚烧身亡。大火焚烧皇宫三天三夜后,兵士找到三具尸体,其中可以辨认出朱允炆妻子马皇后与朱文奎,另外一个,实在无法辨认。无奈之下,朱棣也只认为是侄子朱允炆。



作为一代帝王,在位时的朱允炆,还是比较有作为的。但他生长于皇宫之内,深受礼义仁孝的儒家教育,终究是斗不过成长于乱世的朱棣,以至于城破后不知所向,留下一个百年谜团。


木木侃文史


朱允炆是个命运多舛的皇帝,按理说他应该继承不了皇位,因为在他前面的有其父朱标、其兄朱雄英,奈何这二人身体不好,英年早逝,这才轮到朱允炆当皇帝。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建文帝(朱允炆)一年内废了五个举足轻重的“藩封”,而接下来第六个削的便是“燕王”朱棣。

朱棣是个野心极大之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1399年8月,朱棣誓师抗命,下喻将士,打着“清君侧”的口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的领导能力可不是朱允炆所能比的,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和曹文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

在燕军进入南京城后,皇宫内部发生了一场大火,随后有人从中发现了几具遗骸,据当时宫中的太监所说,这是皇帝朱允炆和皇后以及其长子朱文奎的遗骸。

明朝官方也认可了朱允炆死于火灾,因为这样朱棣就可以名正言顺继承皇位,但朱允炆是否死于火灾还不好说。


后世同情朱允炆遭遇的历史学家,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火灾是为了保护朱允炆出逃,当时朱允炆化身和尚逃出南京。

至于朱允炆具体去了哪里,结局如何,由于缺少相关史料的记载,还不好评定。


金兔历史


这个问题有意思!

李景隆开城门迎朱棣入城!

朱允炆自焚于宫中,下落不明!

传言,朱允炆生死一直是朱棣心头的一根刺,所以派郑和下西洋寻找他!

然后民间经常各种传言,朱允炆经常出现在各个地方,谣言四起,是引得朱棣心头难安,夜不能寐!

史书都说不清朱允炆是死是6,我就更不知道了!

话说不是朱允炆到哪里去了,是他是死是活,都未可知!

个人觉得,十有八九是死了!

自焚了!

若是不死逃出去,完全可以重头再来嘛,朱允炆才是天下承认的正统,是太祖钦定的继承人!民心所向!朱棣为乱臣贼子,得位不正,天下不服他的很多的,所以朱棣前期都是杀杀杀,杀到你服的那种!

若是朱允炆还活着,再把王旗举起来,天下响应的人还是很多的!

然而朱允炆并没有,只是各种传言未死!没有死,又什么都不做,天天东躲西藏,那这日子未免太心酸了!


奉世木玉


关于朱允炆在南京攻破后下落现在主流的有三个观点:在皇宫自焚而死,第二从皇宫地道逃出,在南方佛寺秘密出家。第三个观点是通过海路逃到东南亚国家流亡异域了。为此后来通过秘密搜索和大航海进行了寻找。包括现在一些考古资料,在佛教寺庙找到蛛丝马迹。出家说:《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燕军破城而入的时候,建文帝朱允炆绝望之际,原本想要轻生自尽的,被身边的太监给阻止了。那个太监提醒朱允炆,说明太祖朱元璋临死之前,曾经留下过一个箱子,说后代的子孙如果遇到什么大难的时候,打开这个箱子就能寻求到解决的办法。有说贵州高峰寺出家,有说武昌云游。不过不管怎么样都是影响中国的大事,影响一直至今。




昆仑国史


明建文四年( 公元1402年)6月13日,燕王朱棣兵临应天城下,守将李景隆、谷王朱橞背叛建文帝,打开金川门降迎燕军。稳操胜券的朱棣并没有马上入城,控制了金川门的他决定留给自己和侄子一点时间,这大概也是作为朱允炆曾经严令三军“无论何时,不可伤及燕王性命”的回报。


建文皇帝朱允炆得知燕军已即将打进应天城,发自内心感觉大势已去,决心以死殉国,拔剑就要自刎,众大臣见状急上前拉住,少监王钺上前奏道:"太祖皇帝临终时,曾交给臣一个大铁箱子,命藏于奉先殿密室内,嘱咐说,‘此物为诚意伯刘基所留下,子孙如果有急难,就可以打开这个铁箱子’,请皇上取出铁箱打开,定有锦囊妙计"。

再说朱允炆命一众大臣把那铁箱从奉先殿找了出来,这铁箱是木制的,表皮全用铁皮包裹,用两把铁锁锁着,再看铁锁,锁眼里也灌满了铁汁,无法打开。

朱允炆连忙叫人用斧锤砸开,只见里面装着一只玉璋、四幅卷轴、三张度牒(和尚工作证),分别写着应文、应能、应贤三个名字,另外还有僧衣,僧帽,僧鞋各三套,剃刀一把。

众人七手八脚打开卷轴,原来是四幅横幅画,画工差强人意,但画得非常细致。

每卷右首都写有六个行书大字,左端也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那些字遒劲有力,率真流畅,字体深沉,章法不囿陈规,全然不似大书法家刘基的结字严谨、点画清朗、清秀优雅,筋骨内含。

朱允炆这下算是明白了——这那里是什么诚意伯卷轴,这分明是爷爷留给他的救命稻草。

他连忙看那第一幅,横幅右首竖书六字:自僧而兴第一。画的是一位少年行脚僧人,托钵化缘的情形。僧人面长,大口而环目,下巴前突,却正是朱元璋的自画像。又接着看后面的小字:朕起自寒微,少时曾牧牛于田野,曾行乞于闹市,曾猎食于山林。深知民间之疾苦,后应天命,

率众南北征讨一十五载,年四十而登至尊之位,自知千秋万世,乃痴人说梦,汉唐盛世,终有尽时。顺天者,天必恤之,爱民者,民必爱之,切记切记。

刚看完,监察御史叶希贤马上递上第二幅,这一幅六字是:自僧而治第二。画的是一位僧人的背影,僧人后脑有小块凹陷,消瘦的背上负了一个包袱,手拄一支竹杖,攀行在山间石阶上,卷起的裤管下,露出右小腿肚上一点鲜红……

朱允炆知道这画的就是他自己——他头型不好曾被祖父嫌弃,他的右小腿上自幼就有一颗红色痦子。

再看左边的注释:朕之嫡孙允炆,宽厚有余而威严不足,内难服众王,外难慑强番,必遗祸子孙也,朕四子棣,威毅果断,聪敏超群,足堪君临天下,然众臣诸王,亦皆不服,朕唯有令叔侄一战 ,胜者则天下莫敢不服耶。

应天城破时,允炆不须慌乱,当与杨应能、叶希贤就地剃度,化名应文、应能、应贤,趁火起时率二人从鬼门出,然后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城西,再一路向西南,抵滇后,当可获故人庇佑,余生无忧也。

箱中有御制玉璋一只,留予应文为念,望一心向佛、悠游天下,亦自在哉!

天哪,原来这三四年的战争,只是未卜先知的爷爷,为了替叔叔朱棣树立天威而刻意安排的,自己只是连接两个时代的一座桥。他又取过那只玉璋,痴痴看着上面的“奉天承运”四个字,心中不由百感交集,转头看时,杨应能、叶希贤早已义无反顾的在剃度了,也就不再犹豫,褪下冠冕,解开头发,让翰林院编修程济给自己也剃度了。

片刻之后,君臣三人已经成了三位世外之人,应文也不再去看那其他两幅卷轴,只留下玉璋和自己那一幅, 其余三幅收入铁箱,依旧取锁锁了,令太监送与城外的朱棣。

这时忽有人入报,宫外起火,应文双手合十,默念法号数声,吩咐众人四散逃命去罢,自己则只带了 应能、应贤二人及少量金银也逃出宫去了。

马皇后及几位嫔妃不愿意走,竟投火自尽了。

火势越来越大,应文、应能、应贤三人出了鬼门(所谓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的一道矮门,只能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见门外刚好有一艘小船,船上有一位道士,对众人道:“昨晚梦见高皇帝,命我至此等候。”,于是三人乘船而去。

这道士自然是朱元璋生前便安排好的,那送情报给朱棣以及在宫里放火的人,说不定也是他。

应文等三人本是君臣,现如今以师兄弟相称,出了京城,一路向西,边游边走,倒也没有遇到大的阻碍。

次年八月,三人到达云南——此地当时由与应文自幼友善的黔国公沐晟镇守。沐晟把他们安置在风景秀丽,人烟稀少的武定狮子山,并在山上建了一座寺庙,取名“正觉寺”,供他们居住。清朝时改名为正续寺。


再说那朱棣, 命令自己的大军退守龙江驿, 本人则犹犹豫豫的在金川门外扎下营寨。如今已是胜券在握,如何安置那书呆子气的皇帝侄儿却成了大问题——要公然夺位,毕竟还是有些不妥。正在朱棣内心天人交战间,却忽然有人来报,宫中起火!朱棣不由大惊失色,马上命人入城救火。

这时刚好太监送铁箱到,朱棣也来不及看了,先救火才是。火救灭后,虽然找到数具尸体,但都已经烧的面目全非,不可辨认了。

朱棣只得令人打开铁箱,马上看到了剩下的那三幅卷轴,见缺了一幅,自然心中怀疑,遂亲自审问那些来不及逃跑的官员,终于有一个扛不住鞭子的官员招了,说出了朱允炆剃度出走之事。

朱棣这才明白,侄儿已将皇位让给了自己,但尽管如此,朱棣还是不能彻底放心,因为就目前的客观情况来看,建文帝只要不死,对自己始终是个威胁,长江以南许多地方依然效忠建文帝,中都凤阳有忠于建文帝的孙岳镇守;背后的山东还在铁铉掌握中;淮安有托孤大臣梅殷“拥兵淮上”;云贵地区的黔国公沐英之子沐晟也未臣服。

当然,此事他是万万不能对天下明说的,他只好一面宣布建文帝已自焚而死,废除建文年号,准备登基,一面派人去寻找已经出家的朱允炆,并在南京兴建“大报恩寺”以待 ,希望能报答朱允炆的让位大恩。

朱棣对外宣布,将 朱允炆以帝王之礼葬之 ,并追谥为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此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一个“让”字,也可以算是大明王朝对朱允炆的一种最终肯定。

在朱棣登基后,又派出胡濴,郑和等人多次在国内外寻找朱允炆,最终未果。

在出逃的三十八年,应文往来于滇蜀黔桂粤之间,足迹遍布狮子山、白云山、高峰山、飞虹山……,朱棣也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他。

直到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为了救被骗子杨行祥牵连充军的几十个和尚,应文才不得已透露了自己建文帝的真实身份。

钦差大臣不敢怠慢,马上向正统皇帝汇报,正统皇帝于是将应文秘密迎入大内,让曾经伺候过他的老太监验明正身后,供养在宫里,宫里人都尊称为他为“老佛”。进宫后的第二年——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年底,“老佛”就圆寂了,享年六十四岁。

正统皇帝命将其葬于北京西山,不封不树,碑文只刻“天下大法师之墓”,那玉璋也就从此下落不明了。

今天我们在狮子山看到的这些对联,就是写这件事情的。

1、沧桑变太奇,可怜一璋一钵一袈裟,匆匆把君王老了,直到那华发盈头,面目俱非,听夜静钟声,皇觉始归正觉;

黄粱梦已醒,回忆走东走西走南北,处处都荆棘丛生,何如这昙云满地,庄严自在,看潭澄月影,帝心默印禅心。

2、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

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自家讲谭


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朱允炆的结局到底如何?有人说他被烧死了,有人说他做了和尚,还有人说他逃到了海外。不过我们可以从当时的环境来作具体分析。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燕兵进京,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

性格是朱允炆最大的软肋,性子柔弱而又缺乏主见,李景隆这样的败军之将不仅没有受到惩处反而授予受南京城的重任,在同燕军作战的三年里数次向燕军乞和,堂堂一国之君都有畏敌之心,下面只怕更是人心不稳。

朱允炆怕是那种连逃跑方向都找不到的人。燕军突入南京城,皇宫已是大乱,宫女、太监、禁卫军官跑的跑,逃的逃,这个时候的朱允炆肯定不知所措,最信赖的大臣齐泰黄子澄又恰好不在身边,朱允炆自己根本拿不定注意怎么逃,该往哪个方向跑,更别说重新组织力量讨伐燕王。

绝望之下,他能想到的办法也只有杀身成仁,一把火烧了自己的身体,免遭叛军羞辱。

朱允炆确实称得上是一位仁爱之君,体恤百姓下属,宽爱治民,可惜碰上了朱棣这样的野心家!


古史文化


靖难之变前,建文帝派郑熙将军保护陈贵妃,将陈贵妃送回原籍。陈贵妃化为尼姑,躲到庵中。靖难之变后,建文帝的安全成了陈贵妃的心病,她无计可施,只能寄希望于神灵的保佑,于是,她每到一处必在佛前为建文帝立一块长生牌,祈求“当今皇帝万万岁”。其避祸过的地方共发现了5块这样的长生牌。其中三块长生牌所在地,有了新发现。

【漈山寺长生牌】

隋唐时期,随着道教、佛教在蕉城的深入传播,风光秀丽的霍童溪沿岸至周宁官道两侧寺庙林立,香火旺盛,有寺院宫观不下三十座。“一龟二凤(凤山寺在周宁)三支提四漈山五安仁”号称“宁川五大禅林”。发现“当今皇帝万万岁”长生牌的是其中的蕉城八都漈山寺,又称香积寺,创建于唐乾符元年(874)。

饮马槽

据传,漈山寺在建文帝时期规模达到最高峰,有以武僧为主的僧人近千名。现尚存足够200多匹战马饮用的大大小小13个饮马槽,和大量散落田间的石鼓、石柱。这些军事物件的存在,显然与寺庙的身份极不相符,说明了这座寺庙曾作为军事基地使用。那这些物件会不会是建文帝复国力量的重要基地呢?

【福胜禅寺长生牌】

周宁县七步镇象运村“福胜禅寺”原名“福圣禅寺”,因该寺名带“圣”字,触犯皇帝的忌讳,后才改名“福胜禅寺”。这座寺庙同样供奉着一块长生牌,上书“祝上皇帝万岁万万岁”。与之前发现的建文帝长生牌所不同的是,这块长生牌上的字镶嵌的是金片,而不是金粉。

象运村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很特别:四周群山连绵,境内三溪交汇,极为隐蔽。寺庙上方建有尼姑庵,还有一处山寨。据传,明永乐年间,七步镇来了一群持江北口音的村民,在当地扎寨、建尼姑庵和寺庙。(是否是郑熙将军与陈贵妃的人马?)此外,象运村有一处名叫“皇殿”的山场,原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古建筑。殿前还有一处地名叫“练武场”。上世纪60年代,因建闽东水电站,遗址已被破坏。皇殿的附近还有三个村落,名为黄县村、黄堂村、黄竹林村,均以“黄”字为名,也隐隐透出皇家的秘密。

【小登广村尼姑庵长生牌】

最后这一块长生牌发现在小登广村尼姑庵,该庵是陈贵妃的藏身地之一,地处宁德县(旧时为县)腹地,这里群山绵绵,山重水复,地形复杂。村前有大泽溪横断,村后有彭溪、小溪相隔,处于宁德金涵、石后、九都、七都等乡镇边境地区,是一个隐身藏觅的绝好去处。尼姑庵所在村名为“小登广”。据说,这个村名的来历源于建文帝的一个传说。

传说:永乐二年十二月,建文帝携带玉玺辗转来到了宁德,在从亡大臣的拥戴下,以复国为名,建文帝在村前的一块平地上举行了小登基仪式,又任命了一批从亡大臣。任命程济为护国军师、郑熙为镇海卫指挥使、郑洽为留守卫都尉指挥使、廖平为副指挥使等一批官员,建立了一个小朝廷。国号、年号不变。后人把建文帝小登基这块平地叫“小登基广场”,把这个小村叫“小登基广场村”,简称“小登广”。

而在小登广村北面还有一个村子叫“逃难村”,一条小溪叫“逃难溪”,一块平地叫“逃难坪”,是当地村民为了纪念落难皇帝――建文帝逃难至此而沿袭相传下来的传统叫法。

以上种种,印证了建文帝逃到宁德的可能性。


多知事


郑和下西洋,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奉了朱棣密令寻找他,他是跑到海外某个岛国去了,其实找也是白找,他在海外孤家寡人,举目无亲,结果只能是翻盘无望,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