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南京之路》的作者本多胜一,战犯家属和他的官司打到2006年

上世纪50到70年代,南京大屠杀在日本被选择性的遗忘了,直到1971一本《中国之旅》再次引起轩然大波,作者本多胜一是日本著名媒体《朝日新闻》的记者和编委,1969年曾因报道越南战争获得国际记者奖,1971年6,7月间,他花了40天时间来到中国采访日军的暴行,回国后分40回在《朝日新闻》上连载了《中国之旅》,并以单行本出版。

攻击南京的日军坦克

此书一问世就遭到日本右翼的强烈抨击,这反倒激起了本多的斗志,1983,1984年本多两次来到中国专题采访南京大屠杀,他选择日军进攻的季节11月下旬到12月,沿着从上海进攻的路线采访了当年的幸存者,回国后又出版了《去往南京之路》,这本书把本多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右翼分子向他寄血书,恐吓他还在读书的儿子,一部分日本民众也认为本多不该“揭伤疤”给世界看,这场风波一直持续到2006年。

南京沦陷后的百姓

《去往南京之路》中,有1937年日军两少尉军官野田毅和向井敏明百人斩的章节,他们在南京进行杀人竞赛,当时的《朝日新闻》分四次报道了他们的“事迹”,用了“难以置信的数目”作为标题,向井杀了106个,野田杀了105个,并以150人为目标继续比赛,这两人已于1948年1月28日被南京军事法庭于雨花台处决,铁证如山,然而,本多胜一的书出版后,有些人跳出来说证据是伪造的,向井和野田并没有屠杀战俘,而是在激烈的肉搏战中杀掉了一百余人,此言一出,全世界都为日本人的“勇气”惊讶,一名美国历史学家评论:“证据确凿的情况下颠倒黑白,没有哪个历史学家做得到”。

野田和向井

野田少尉1938年回到家乡后曾经发表过一次演讲,内容被公布在本地的报纸上:“实际上,肉搏战中我杀了三个人,其他的都是攻陷敌军阵地后,我对俘虏兵喊:“你,来来”,然后一个个砍了他们”,在另一个场合,野田承认战斗中他连一个人也没砍过,他砍死的的全是俘虏和便衣兵(平民)。

处决野田和向井

然而,2003年,野田和向井的家属将本多胜一和当年报道事件的《朝日新闻》告上了法庭,要求以诬陷诽谤罪赔偿30万美元,东京地方法院经过调查宣判:“撤销原告诉讼,虽然年代久远,但可以肯定当年的报道不是小说,野田和向井也承认过残虐行为,他们用战刀屠杀了中国战俘”,对此判决两家人并不死心,一路上诉到最高法院,官司打了三年,2006年最高法院做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两家人的翻案运动

为什么铁证如山还要抵赖? 一名日本老兵新太郎给出了他的答案, 新太郎1939年入伍到中国战场作战,1937年他还是高中生,还记得当年报纸上的野田和向井的形象,他说:“争论这种事情本身就是是愚蠢的,屠杀事实明摆着的,中国和日本经历了50多年战争(1894甲午战争-1945),现在的有些人和当年的一样,还在散播中国干扰论(仇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