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一、指数表现:绿色天地。

今年是单边下跌的一年,跟2011年很像,首先看看市场指数:

2011年 2018年

上证指数 -21.68% -24.59%

创业板指数-35.88% -28.65%

中小板指数-37.09% -37.75%

显然这样的行情下面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但在这么差的行情里面依然有机会,今年上涨最好的100个个股里面,消费医疗科技占了60%,自己持仓的涪陵榨菜,洽洽食品,智飞生物,迈瑞医疗今年都是上涨的,只是自己除了榨菜是完整的持有了一年,其他几个都买得晚,不管怎么样说明即使在最差的环境里面依然有机会。

二、个人表现:乐极生悲。

个人:2081年-2%点多.今年从年初几乎一直满仓到年底,从指数对比上看,感觉还不错,加上是第一年进行中长线投资,坚持基本面分析,但没有正收益就是没达到预期,从上半年收益率23%到-2%,回撤幅度高达25%,这绝对是存在问题的表现,需要进一步修正。

三、得失分析,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1)投资体系的变化

1-3月,年初的时候,建立了初步的体系,就是选择业绩增速高的公司,比如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三高的公司进行投资,坚信市值和业绩是挂钩的,长期持有必然获得不错的收益。持有过安琪酵母,涪陵榨菜,金禾实业,莱绅通灵,金卡智能,伊之密等等。

这阶段,由于涪陵榨菜停牌,主要收益来自安琪酵母,金卡智能。

刚刚开始进行基本面分析,选择标的应该说还是不错的,行业集中以消费品为主,这个受巴菲特,彼得林奇的影响,行业切入点不错,选择了消费品为主,对公司的三高一低(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增速高,PE低)要求基本上也是对的。

但莱绅通灵的下跌让我进行了反思,发现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行业龙头的优势会更大,此外次新股的业绩也的谨慎的去看,另外对于金卡智能这种受行业政策的突然爆发的业绩持续性没有做过多的研究,导致最后几乎没有盈利的情况进行了平仓,此外像伊之密这类机械行业,业绩稳定性不够,很容易被当期业绩给误导,需要慎重。

4-6月,这段时间是最高的时候,持有过安琪酵母,涪陵榨菜,好太太,浙江美大,老板电器,把莱绅通灵,金禾实业换成了济川药业,山大华特,葵花药业,基蛋生物。

这阶段坚持消费+医药的思路是对的,是今年涨得最好的板块收益最高的是涪陵榨菜和好太太,都在40%以上。

但由于过于机械的坚持低PE思路,选择医药股实际上选的都是低PE的济川药业,山大华特,葵花药业,对于高PE的恒瑞医药,智飞生物等等根本不敢碰,爱尔眼科即使买了也因为PE问题没多久就抛了。

此外的收获是,对于行业的认识得到提高,比如家电家居等消费品是和房地产关联很高的,及时对好太太,浙江美大,老板电器进行了清理。强周期性品种和弱周期性品种的认识,安琪酵母,金禾实业与涪陵榨菜的区别,即使是消费行业,一样需要细分,不能一概而论。

7-12月,这阶段是大幅回撤的过程,持有过涪陵榨菜,洽洽食品,五粮液,青岛啤酒,智飞生物,迈瑞生物,飞科电器,证券ETF,东方财富,华泰证券。

选择青岛啤酒和飞科电器,洽洽食品是为了试验困境反转,但显然不成功,啤酒的角度是没问题的,因为啤酒已经好些年没涨了,产能过剩,市场已经反馈了,而今年以来,提价,以及原材料里面的玻璃瓶,纸箱等也不可能一直在高位,因此后续是有机会的,但对这个行业的认知还是差了很多,产业的认识不够,只以为选龙头就行,其实啤酒是有销售半径的,区域龙头一样有机会,因此错过了重庆啤酒,重庆啤酒今年涨了50%。

选择飞科电器,逻辑上也问题不大,进口替代,但时机上明显不对,飞科增速放缓,并未有新的举措反应一切在向好的变化,仅仅一个季度的业绩并不能说明趋势已经改变,耐心还不够,对于这类困境反转的公司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

选择洽洽食品,是在前两个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又受了冯柳的一些思想影响,洽洽食品,行业龙头,前几年业绩一直稳定低速增长,市值也是比较稳定的,变化不大,今年开始7月提价,且今年市场反应相对比较强势(全年涨幅在20%以上),最近两个季度的业绩变化也是向好的,这个时点上买,逻辑是是对的,至于是否能达到预期,还有待后面的市场反应以及业绩的兑现。

选择证券的思路从事后看完全是正确的,逻辑也是对的,在熊市末期,那未来牛市预期加强,证券会首当其冲,在5月底左右自己就写了一篇提醒医药和消费估值偏高,风险来临的提醒文章,自己也开始减了半仓,但消费医药减仓后该买什么,自己信心并不够,因此只换了20%到证券,导致承受消费和医药的大幅回撤,反而证券类在下半年不但没跌,甚至还涨了。

此外今年还有一个特点是需要反思的,尽管持有都是比较长时间的,但中国由于不自信,研究不够,试验心态,换股也相对比较频繁,这一点在2019年必须减少。

四、总结

一、对于宏观面

(1)这个是大势的分析,今年自己没有过多的关注,因为真正影响公司走势的还是内在因素,业绩的变化,从涪陵榨菜,洽洽食品,重庆啤酒,智飞生物今年的涨幅都可以看出,并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只是,外因依然值得重视,这是大势,会影响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无论是悲观预期还是乐观预期,反应到市场总是会呈现过度的表象,比如金融去杠杆,中美贸易战。

但,不能过于用外因来指导投资,否则将不知所措,外因仅仅用来判断市场情绪变化,以及悲观或乐观程度的指标之一,占比不能太高,用以判断大势。

(2)市场表现更多的是货币现象,因此需要进一步重视的是市面上的货币流通量,研究下M1,M2,GDP增速对于判断大势是有一定好处的,这个今年也未曾研究,最近研究了下,收益匪浅。

总之,对于宏观面,要重视,但不要拘泥于宏观面,因为宏观面的变化往往和众人的预期不一样,特别的乐观预期或悲观预期一致的时候,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轻大盘,重个股,但我想稍微调整下,重宏观(30%),更重个股(70%),今年开始会进行宏观上的分析,主要用于判断大势。

二、对于行业

个人习惯,是喜欢分强周期性和弱周期性的,但这样的分类也不见得就全面,大致没问题就可以,重点就看几个行业就行,消费,医疗,金融,科技为主,此外偶尔会涉及化工,有色等。

1,对于消费

(1)白酒

白酒主要特点分两个,一个是金融属性:能存放,特别是高端白酒还具有一定的投资属性,这一点金融属性也决定了与食品饮料等快消品的不一样;一个就是消费品属性,这个算是几千年来中国独特的白酒文化,比一般的国家更夸张。

对于投资来说,白酒又分三个不同的属性,高端白酒,中端白酒,低端白酒。若三者一起演绎,那么机会则是一样,若三者分不同阶段演绎,那么机会会叠加,比如,2013年-2016年,贵州茅台显然携龙头地位涨幅最大,五粮液,洋河股份次之,但2017年涨幅最高的却是水井坊,汾酒等二线酒,而2018年,一线酒,二线酒都开始回落,三线酒顺鑫农业却崛起了。这一点从冯柳的投资中可以看出,他对白酒的理解还是较深的,2017年他投资汾酒,2018年他投资顺鑫农业,并不像一般的价值投资者一样坚守一只,当然一般人能买上白酒坚持几年收益也是不错的,能敢于做切换的毕竟是对这一产业理解得更紧透彻才行,否则很容易得不偿失。

(2)食品饮料

食品饮料算一个大类,但实际上细分行业很多,也导致机会很多,板块联动性并不是特别强。

A.海天味业,中炬高新

酱油的大行业属性,自然是让整个行业受益,在这几年行情里面充当了龙头,未来依然值得重视,只是相对高的PE得引起重视,比较海天味业的增速并没有那么高。

B.伊利股份

牛奶算是有点遗憾,三聚氰胺一举使得奶粉业几乎全军覆没,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信用全被透支完,使得整个行业只剩下半壁江山,这几年整个行业依然低速增长(净利润增长更加),从净利率可以反映出很多问题,似乎和其他食品饮料不是一个档次,但行业空间巨大,未来依然有机会,等待转机。

C.涪陵榨菜

榨菜这几年觉得是戴维斯双击的典范教材,产品量价齐升,利润和估值齐升,各项财务指标趋于完美,但榨菜的行业空间依然不算大,频繁提价是否依然不影响销量,这个还需要观察,最美好的几年已经过去,未来或许依然可以,但很难说有前几年的辉煌,继续跟进观察。

D.桃李面包,恒顺醋业,洽洽食品,绝味食品,香飘飘,养元饮品等

都有机会,只是最美好的阶段还没到,洽洽食品似乎看到了些希望,但依然需要时间验证,其他的也有机会,密切关注。

E.啤酒

显然产能过剩,价格战让这个行业饱经风霜,也经历磨难,但往往众人不关注的时候或许机会也在慢慢到来,重庆啤酒今年几乎是消费行业里面涨得最多的一个,估计让很多人没有意料到,提价和原料的降价或许是这个板块的机会,依然关注青岛啤酒和重庆啤酒。

F.地产家电家居

这个个人以为板块最好的机会已经过去,等待下次机会吧(房价开始上涨或许是个信号),个股上需要有足够深的理解才能把握机会。

房地产关注万科A,新城控股等

家电关注苏泊尔,格力电器,浙江美大,美的集团,老板电器,小天鹅A等

家居关注,欧派家居,顾家家居,好太太等

G.其他消费

比如晨光文具,珀莱雅,佩蒂股份,中国国旅等等

2.对于医疗

由于个人对行业的理解深度有限,主要选择行业龙头进行投资,等待下一轮机会。

关注迈瑞医疗,药明康德,恒瑞医药,智飞生物,华大基因,健帆生物等等。

3.对于金融

个人认为就目前阶段而言,证券的机会远大于银行和保险,只是证券属于周期性太强的品种,熊市末期慢慢买是个不错的选择。

4.对于科技

科技是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才有大机会,比如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时代,2012年左右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典型的标志就是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这给产业链以及相关产业带来了重大机会。

除了这种大机会,小机会就属于个别行业,比如5G,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芯片,光伏行业,这几个行业目前反复炒作,概念多于内容,对于价投者选择难度自然加大。

好的终端互联网公司又几乎在国外,比如BATJ等等,首选是互联网+消费属性的公司,次选是产业链的的B端公司。

5.对于化工,有色等周期类品种,这个目前自己研究不深,关注下万华化学,海大集团,温氏股份等等,这类公司的机会往往难以捕捉,暂时不做重点关注。

三、对于板块

1.板块强弱度

这个和几大指数一对比,能看出强弱,比如去年白马股是远强于各大指数的,今年的消费医药上半年是远强于各大指数的,在强势领域选择业绩好的龙头企业是大概率盈利的。

2.板块联动性

一个是地产和家电家居联动性,医疗器械与医药的联动性,白酒与食品饮料的联动性

另一个是板块与个股的联动性,比如强势板块崛起,板块类的业绩差的公司一样会跟涨,但这个时候往往是机会的末期,强势板块回调时,业绩好的龙头企业一样会回撤。在板块未全面启动时,业绩好的公司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压制。

3.板块的切换

任何板块不可能一直强势,因为业绩的高增长是不可能持续的,往往容易过度乐观,比如强势了几年的白酒等,如果在一个板块过度演绎以后寻找一个新的板块这是一个难点,比如今年上半年消费医疗的过度演绎后,下半年证券和啤酒,猪肉这种冷门板块反而相对强势。

四、对于个股

个股的选择严格遵循几点:

1.行业龙头:大行业老大老二,小行业老大,个别行业的区域龙头(比如水泥和啤酒,有销售半径存在)。

2.产品相对简单易懂,商业模式简单

3.财务指标向好

一是业绩高增长类

这一类选择收入增长,净利润增长,净资产收益率等等,重点在绝对值的高增长;

一是业绩反转类

这一类注重变化的数值(比如收入增长,净利润增长),对某些指标绝对值放低要求(比如净资产收益率,PE)。具体指标可参见之前的文章。

4.估值

估值选择低的,但得根据行业性质不同加以区分,不能以绝对值来区分。

五:展望2019

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自然是慢慢向好,但2019年依然不能全面乐观,至少牛市还早,个人认为,2019年的大环境应该比2018年更差,但资本市场一定比2018年更好,至少指数上看会比较稳定,上下幅度都不会太大,可以参考2012年。

对于个人而言,2018年是试验的一年,反思的一年,2019年是验证的一年,内心充满希望,目标依然是30%收益率,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轻大盘,重板块及个人机会,依然是主旋律,祝愿每一个投资者在2019年都能取得好成绩。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者: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