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驹,从酒吧驻场到千万粉丝,他走过怎样的音乐道路?

1996年的3月,beyond在香港体育场的演出,这次的演出,被beyond的乐迷称为史上最感人的一次演唱会。首海阔天空,所有喜欢黄家驹和beyond的人都不会陌生,这首歌不仅是黄家驹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beyond乐队的巅峰之作,可现在却成了beyond最难唱的一首歌,因为黄家驹就像歌词里写的一样,在1993年6月24日,这一天跌倒了,而且这一跌倒,竟然再也没能爬起来。

黄家驹和成员在日本参加一个叫“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游戏节目,然而开始还不到半个小时,意外就发生了,在舞台的中央有一个巨大的水池,水池有一个旋转的浮桥,参与节目的人,一方面要尽可能力争通过浮桥到达对面。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多地刺破上面悬挂水球。讲实话很容易摔跤,在舞台的周围有一圈一人多高的墙,看起来好像很安全,但实际上,这些墙根本起不了任何保护作用,这些只是装饰用的背景,这种背景板很薄,只比一般的硬纸板厚一点点,就算小孩也能轻易的把她推倒。

事发当时黄家驹和节目主持人内村光良,一起都三米高的舞台上摔下来,台下的地面上并没有设置任何的保护措施。主持人比较幸运,先是臀部着地,而且他还带了安全帽,只是受了轻伤,并无大碍,然而没有带安全帽的黄家驹却是后脑先着地,如果舞台的设置在安全些,如果背景板再坚固,如果舞台周围安放保护,如果黄家驹带上安全帽,这几个如果只要有一个变为现实,黄家驹都不会死,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仅仅只是如果。1993年7月2日,黄家驹的遗体及其家人,搭乘国泰航空公司的cx505回港,大批歌迷在机场等候,7月5日,黄家驹的遗体被运往将军澳华人永远墓地安葬。

当天的场面十分混乱,歌迷造成当区交通堵塞,要警员到场维持秩序,歌迷纷纷上街,不少情绪失控的歌迷,还冲破了警察为一体的警戒线,表示要送黄家驹最后一程。到场的除了大批beyond歌迷外,还有不少艺人到灵堂拜祭,陈友,张卫健,黄百鸣,吕方,叶倩文,李克勤,赵传,泰迪罗宾,徐小凤,袁咏仪、当时红极一时的天王刘德华,郭富城,也都没有缺席。

许多歌迷纷纷猜测,黄家驹是因为得罪了日本黑道,他知道有人要对付自己,所以才会在出事前有了类似于安排后事的举动,到底有没有预感,我们谁都不知道,但黄家驹的跌倒,或许从十年前,他抱着吉他,他从香港乐坛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他人生的第一把吉他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可是朋友圈太破了,那把吉他很破,于是黄家驹就废物利用一下,自己弹弹,打发时间,可是没想到他这一弹就再也停不下来,有人说,黄家驹是一代音乐天骄,可能有些夸张,但他确实非常有音乐天赋,因为他从来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训练。

黄家驹加入了一个业余的乐队,结果没两天就被乐队的吉他手赶了出来,理由是他弹的吉他实在是太烂了,这些事情深深的伤害了黄家驹的自尊,他发誓总有一天要超越这个吉他手,要超越这支乐队,于是他赞了钱买了把吉他后,就关起门,自己一个人没日没夜的苦练了起来。1983年,黄家驹得到了另一把非常重要的吉他,这次不是捡的,而是凭实力得到的,这并不是一把真的吉他,而是一个模型,但如果不是这个吉他模型,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beyond。

黄家驹和几个朋友临时组队参加比赛,这个为了参加比赛而临时组合的乐队,还没有名字,当时比赛的乐队大都是以翻唱为主,披头士的歌更是几乎被唱了个遍,黄家驹认为他们和别人不一样,他们可是原创,是创作型的摇滚乐队,所以名字也一定要在别人前面,要超越别人,beyond的英文意思就是超越,乐队的名字就是这么定下来的,现在看来,多少有些年少轻狂的味道。

但由于初赛开始,他们的模样还很像学生哥,那会儿,他们都还不是专业的乐队,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那时候黄家驹是个保险推销员,但满脑子都是音乐的,他除了每天必须的工作时间,他都是泡在练习场,和其他成员聚在一起练习作曲,决赛那晚,beyond完成了两首纯乐曲,都是他们的作品,作品风格除了说实话可外很难找到更为准确的形容词,他们希望能在先进的摇滚乐世界中。创造一种东西合成的摇滚乐,而他们正在向这条道路进发,这篇文章满满的都是对beyond的赞赏和期待,感觉就是在说,年轻人大好的前途已经摆在你们面前了,赶紧出名去吧,然而,如果事情真的能像这位乐评人说的这么顺利的话,那黄家驹在后来的歌词里唏嘘这个词大概就不会那么的频繁出现,唏嘘指的是哭泣后的呼吸声,更多的时候,人们把心虚理解为无奈的叹息,根据歌迷们的热心统计,唏嘘是黄家驹这么多首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那么黄家驹到底在叹息什么呢?

这种风格的形成,与香港的社会发展有很大缓解,80年代后的香港都市化越来越明显,香港经济的发展速度衍生出了以快速方便为主的快餐文化,古典派的家国情怀和民谣风的简谱轻快,已经渐渐不符合当时香港新一代的口味。

香港娱乐圈已经开始翻唱国外流行歌曲,于是千篇一律的情歌占据香港流行音乐的主要市场。黄家驹也看出市场的需求,可是人年轻的时候总是会有由我来改变社会的热情,他们哥几个决定要坚持他们的理想,保持原创的摇滚风格,为了培养相互间的默契,他们把家当从家里搬到了叶世荣的组屋,把那当成了他们的音乐根据地,他们还给根据地起了个名字叫二楼后座,对于他们的邻居而言,简直是一种折磨。在邻居的眼里,这群人实在是太吵了,白天练习也就算了,经常半夜两三点钟还能听到噼里啪啦的各种鼓声,请大声打闹声,一开始邻居还会上门劝,后来发现劝也没有用时,就开始骂,到最后连骂都不骂,直接打电话报警。一般情况下,都是由黄家驹来负责接待,那不是黄家驹和警察,倒不是因为黄家驹和警察很熟,而是他和警察能熟,黄家驹从小有几个外号,黑仔,四眼,但大家叫的最多的是黄伯,不是因为他年纪大,而是这个家伙,实在是太能说了,他可以他在别人不说话的情况下,一个人讲好几个小时,所有成员最怕的就是和黄家驹辩论,他能从马桶跟你聊到人生价值,然后唠唠叨叨的告诉你,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不能做,果然,警察每次一来敲门,黄家驹就是拉着警察两个部族聊着聊着就熟了,警察干脆建议他们双层隔音玻璃就行了。就在二楼后座这里beyong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歌曲。

他们决定自费开演唱会后发现,理想跟现实的差距。他演唱会所需要的费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于是,他们就开始了疯狂的打工生涯,在后来他们拍摄的莫欺少年穷里,黄家驹所扮演的角色为了全家移民拼命打工的情节,其实是取材于他们要开演唱会的生活,黄家驹系要筹钱开演唱会,还要维持基本生活,办公室助理。

五金、冷气、水电工程、电视台布景员等,他都干过,甚至创下了一天打五份工的记录,除了打工赚钱吧,印制海报,发传单,卖门票等等,所有的事情,黄伯都要亲力亲为。1985年,他们自己设计的门票和海报,门票上是一张四个人的合影,上面有这演唱会的时间和地点,更有意思的是这个。设计的海报,在海报的右下角,还有黄家驹的落款,这份海报即使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是非常的有设计感,甚至可以用光怪陆离来形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海报上的元素,整张海报乍一看像是一座山,山上有上帝、,女人、树、庙、眼睛、地狱、冲浪的男孩等等,这个24岁的男孩,脑子里到底装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不得而知。

但从他后来创作的歌曲里,也同样包含了这些元素,宗教世界压迫,反抗和平,还有自由。有一次beyond在印度转机,黄家驹把所有人都在机场,自己偷偷跑了出去,等回来的时候就多了把印度当地的乐器后来诞生下面这张唱片,唱片封面是中评价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这个大小伙子穿着中东男子的长袍,头上戴着头巾,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用今天的流行语来说,就是封面上beyond成员的造型有点雷人,可能是因为唱片音乐太过前卫,也可能是这个造型并不被听众所接受。 beyond的第一张商业大碟以失败告终,第二张也是效果不佳。

唱片卖不出去,自然也就没有收入,为了能够维持下去,黄家驹等人不得不去酒吧赶场,唱着他们最不愿意唱的,口水歌,甚至有时候不得不把心爱的月琴卖掉换钱,最窘迫的时候,连换一根琴弦的钱都没有。香港乐坛的现实和生活的压力,让黄家驹十分的沮丧,这么大的世界,这么繁华的香港,难道就真的容不下他那小小的音乐梦想?

黄家驹到去世前总共创做了700多首个,我们听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为了生存。黄家驹稍微改了自己的风格,要求成员一改长发不羁的形象。果然第三张专辑一炮而红,一首充满了东方古典色彩的歌曲,大地,更是让比养火了起来,也由此开创了香港的非情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