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飞上天,义乌,谢高华

鸡毛很贱,但是它养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鸡毛也很轻,但只要有点风,它就能飞上天。


谢高华在义乌只做了两年书记,他冒着“丢掉乌纱帽”而拍板的“兴商建县”方针却被沿袭至今,已演化为义乌何以成为义乌的核心灵魂。

1982年9月16日,国务院决定将160种小商品价格正式放开,实行市场化调节。

1984年10月,谢高华在全县镇乡党委书记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兴商建县”(义乌撤县建市后改为“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指出要“以贸易为导向,贸、工、农相结合,城乡一体化,兴商建县”。30多年来,这个发展战略仍在被一以贯之。

1986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报道《开发民间市场,带动农村企业,义乌“兴商建县”变富步伐快》及评论员文章《大兴民间市场》,是为中央党媒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最高肯定。

随后,10月29日《浙江日报》刊载《这里是小商品的世界》;11月1日《中国商业报》刊登又章《江南市场的一颗明珠一一记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

赞誉纷至沓来,更迭永在延续。

义乌小商品市场,从1982年的稠城小商品市场算起,36年间,历经五代更迭,其

间8次搬迁、10余次扩容,既迈步向前,也风云不断,有悲有喜,亦有悲中见喜。

如今已麻烦缠身的“浙江女首富”周晓光,便是在1985年选择结束流浪生涯,回到老家嫁给了同样做绣花样的虞云新。婚后,两人拿出所有积蓄,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一个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