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如何改装才能让你的爱车拥有更多驾驶乐趣?(上)

对于很多的性能车玩家而言,既要动力强劲,也需要操控性强。动力强劲非常好理解,无非就是发动机输出功率强大、扭矩来得早,并且扭矩输出的有效范围广泛,最好是所有转速区间都有所提升。改装方案也多种多样,且比较成熟。不过动力并不是这篇文章的主角,所以我们暂且放它一放。

而一台车的操控感受直接影响驾驶乐趣。并不是说玩直线加速没意思,我个人愚见,认为那是一种很极端的玩法,并且事实上极大地破坏了车辆的整体平衡。虽然我很羡慕那些动辄大几百匹的改装车所拥有的最原始的快乐,但我也并不奢求得到它,我喜爱跑山,喜欢赛道,喜欢处理弯道时享受一切细节。那么当原厂的底盘不尽如人意时怎么办呢?改!


在改装一台车前,你先要了解它的现有实力以及潜力。其实对于大多数车友而言(当然包括我自己),都无法把自己的车推至极限。经常下赛道练习,提升驾驶技术是一个方法;每天到山路上找找车感也是不错。但驾驶技术提升的同时,我们希望车子能够更加从容不迫地通过这些弯道,所以技术要提升,车辆性能也要提升。


影响一辆车操控性的因素有很多,驱动形式、悬架结构、车身尺寸及车身重量。以我自己的BMW M135i来说,前置后驱,前双球节弹簧减振支柱悬架(很多媒体草率地将其归类为麦弗逊式悬挂,其实是忽略了它们的差异性)、后多连杆结构,车身尺寸两厢车,其短板在于重量——1525Kg。总体来说,这台车的运动化潜力很大,值得改装。说句糙话,不至于让买零件的钱白费。用一台大尺寸的车型进行运动化风格的改装,除了外观好看再也挑不出别的优点了。改装圈儿内,四不像的改装车有的是,你们懂的。

在改装时,大多数人都会从避震器、轮毂入手。多数是为了好看,并且附带着认为车降低了一定更稳;避震器硬了没有侧倾就是提升了操控;轮毂换了一定提升性能,再加上一些商家的过分吹捧,错误的理念就形成了。殊不知在性能车的领域,改装避震器为的是优秀的支撑力和滤震能力,轮胎能更加贴地,得到更大的抓地力;改装轮毂是为了优化簧下重量,全面提升车子的加速、刹车能力,以及激烈驾驶时转向的响应速度。


而我认为应该先从轮胎入手。只要是性能车,车主有一定驾驶技术,一套合适的轮胎能让你的爱车有脱胎换骨的感受。注意,我说的是合适的轮胎。我选择了倍耐力P ZERO轮胎,并非最顶级型号。其实早些时候,我曾使用过热熔胎,包括最流行的横滨AD08R。最终发现它们并非街道上的最佳选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工作温度。


以AD08R为例,咱们用实际使用效果说话。短程一些的山路,可能当你跑完一个来回(激烈驾驶),它刚刚达到工作温度。也就是说,一般的山路上根本体验不到它的最佳效果。很多时候觉得它好用,一是因为新轮胎,二是因为时间久了适应了,最初就不会全力驾驶了。但我们其实希望的是能够不考虑工作温度,一开始就能发挥使用效果的轮胎。所以诸如P ZERO或是PSS/PS4S等高性能街胎就成了首选。

当有了合适的轮胎,就该聊聊避震器了。这里也有一个大误区。很多人认为必须要名牌产品才是性能优异的避震器,这个观念本身没有问题。俗话说得好,没有花钱的不是。但错误的是很多人认为装上就可以,他们根本不会调,也不懂得调校。就算是找优秀的技师来安装调试,他也无法完全调到你心中完美的程度。因为很多不懂避震器原理的人,他仅仅能说出想要软还是硬,不理解什么是阻尼力,无法和技师顺利沟通。对于不懂的人,建议使用初级的改装产品就足够了。像KW V1、Bilstein B12等都是不可调阻尼的。这些改装件在出厂时已经设置好了对于大多数车友都适用的阻尼,可以说一劳永逸。


说回我自己的M135i。这台车我本不想升级避震器,但无奈原厂避震器的弹簧支撑性实在太差,所以选用过Bilstein B12,当时的整体感受很不错,不过使用一段时间后,还是觉得弹簧支撑性略软(爱巴赫黑簧)。最后选择了性价比很高的台湾产品。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我疯了,居然选一套廉价货。可是我想告诉大家,廉价货通过好的调校也能发挥出不错的水准。给你一套KW V3,你不懂得调校的话,不见得能比我的台湾货强到哪去。当然,选择台湾货也是无奈之举——没钱。如果现在给我一套高等级的避震器,我有信心让它的效果发挥到优秀的水平。


接着要提到的就是轮毂。轮毂的改装其实本着一个理念就好:在你的预算范围内,以质量可靠为前提,选择尽量轻、且符合你车辆数据的轮毂。数据即宽度和ET值。首先你要保证轮毂不蹭翼子板,其次,轮毂并非越宽越好。很多人的误区在于,认为可使用的轮胎宽度越大,抓地一定越好,但抓地越好有时候不见得操控越好。假设一台前驱车在山路上激烈驾驶,推头的特性使它即将上墙或是树或是什么其他的东西,这时如果车尾设定偏灵活,也许连推带甩,就这么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如果车尾特别安分,那么结果就是抑制不住地推头,最终撞车。当然,一切都有个度,过分灵活也不是什么好事,这就需要各位根据自己的驾驶技术自行拿捏了。


最后咱们说说刹车那点事儿。玩车这几年来,个人认为车友最大的误区就在于改装刹车。普遍的观念都是“活塞越多越大,刹车效果越牛B”。满街的Brembo GT6或是AP六活塞好像都在证明着大家拥有正确的改装理念。我想说,其实你们只需要一套性能优异的刹车皮和刹车盘。


凡事从原理入手。我们都知道在力相同的前提下,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你可别问为什么,否则我严重怀疑你学历)。大多数车型的原厂刹车盘和刹车皮的摩擦系数及受热后的稳定性均为一般般的水平。因此,一套高摩擦系数的刹车盘和刹车皮上身,足矣。绝对是质变。要知道刹车套件可着实不便宜,MINI胖只是想帮你们既省钱又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如果你是土豪,那我们也不能说什么,不过你一定要理解的是,多活塞卡钳带来的是脚感的提升,细腻;而你口中刹车力度的提升,来源于你脚踩的深度。而我也不是没有踩过大卡钳就在你们面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负责任地说,确实比没改好使,但请你记住,造成刹车效果提升的原理,一定是增大的刹车盘(力臂)和刹车皮与盘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多活塞的刹车卡钳拥有面积更大的刹车皮)。


还是以我自己的车为例。原厂已经拥有M-performance对向四活塞卡钳,因此我要做的是更换摩擦系数更大的刹车皮和盘。对于零件品牌的选择,就不提了,选一线国际大品牌就对了。不过有一点要注意,不要选择赛用级别的刹车皮。那个级别的刹车皮是有工作温度限制的,比如我当时就犯了个错误,我所选择的赛用刹车皮工作温度在100°C-1000°C之间。也就是说,刚上街时,我的制动效果极其......差。好在不是200°C开始进入工作状态。其次原厂340mm的前盘尺寸也拯救了我。在选购刹车皮时要格外注意。


最后,你要让你的爱车底盘可调范围增大。原厂车在做四轮定位时只能小范围地调节倾角和束角,不过原厂的四轮定位数据是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用车需求,如果你有极端的驾驶需求(比如要求过弯极限提升或是赛道激烈驾驶),则需要让你的车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调节四轮定位数据。所以,下一期我们聊聊四轮定位的调校对于驾驶的影响,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