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踩着节点上市 港股的“节奏大师”?

A股公司申万宏源日前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包括申万宏源、高盛、工银国际、农银国际。

一旦在香港上市,申万宏源也将成为一家A+H股的上市企业。

N姐了解到,关于募资资金的用途,申万宏源称,公司发行H股股票所得的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公司及子公司增加资本金、补充营运资金,推动境内外相关业务发展。

目前申万宏源已经在国内A股上市,如果此次申万宏源能够顺利在香港挂牌,其将会成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中国银河等第十二家A+H的券商。

招股书简析,申万宏源的越冬之术

申万宏源是国内老牌券商之一, 2015年由申银万国证券与宏源证券正式合并而来。

目前财政部旗下的中央汇金仍然是申万宏源的实际控制人。招股书资料显示,中央汇金直接持有申万宏源已发行的总股本约22.28%,中国建投持有申万宏源已发行的总股本约29.27%(中央汇金持有中国建投100%股权),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申万宏源已发行总股本约0.88%(中央汇金持有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光大集团持有申万宏源已发行的总股本约4.43%(中央汇金持有光大集团55.67%股权)。

申万宏源业务架构

2018年以来,股市低迷对券商的整体收入影响显著,申万宏源作为头部券商,受到资本市场环境影响在所难免。数据显示,在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之际,申万宏源整体收入呈现大幅下滑态势。

招股书资料显示,2016年申万宏源总收益为214.81亿元、2017年为206.37亿元,同比减少约4%;2018年1-9月实现收入158亿元,相比于2017年同期的151.4亿元增长3.7%。

申万宏源注册资本430亿元,拥有员工近8000名,在全国设有34家区域分公司和303家营业部(含申万宏源西部证券公司),并设有香港、伦敦、东京、新加坡、首尔等海外分支机构。

申万宏源拥有全面的证券类业务资格,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融资融券、代销金融产品、证券投资基金代销,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股票期权做市等。

截至2018年9月止9个月,申万宏源的总收入为157.99亿元,上年同期为151.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截至2018年9月止9个月,申万宏源的企业金融业务营收为15.96亿元,占比为9.3%;来自个人金融的收入占比为85.78亿元,占比为50%。

截至2018年9月止9个月,申万宏源机构服务及交易收入占比为53.47亿元,占比31.2%,申万宏源投资管理业务收入16.39亿元,占比为9.6%。

截至2018年9月止9个月,申万宏源的期内利润为32.38亿元,上年同期为37.4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3.46%。截至2018年9月止9个月,申万宏源的净利润率为18.9%,上年同期为24.5%;经调整利润率为31.5%,上年同期为39.2%。

中央汇金为大股东

申万宏源的执行董事兼董事长为储晓明,执行董事兼副董事长为冯戎,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为陈亮。申万宏源非执行董事包括屈艳萍、陈建明、王洪刚、王凤朝、叶梅、谢荣、黄丹函、杨秋梅。

此外,杨玉成为申万宏源监事会主席,温锋、卫勇、黄琦、王艳阳、安歌军等为监事。

截至2018年9月,申万宏源在A股的十大股东分别为中国建投,持股29.27%;中央汇金,持股为22.28%;上海久事,持股为5.38%。

四川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持股4.99%;光大集团持股4.43%;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82%;新疆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持股为2.75%等。

这其中,中国建投由中央汇金100%持股,中央汇金还持有光大集团55.67%的股权,因此,中央汇金是申万宏源最大股东。

申万宏源的主要对手包括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国信证券及东方证券。

从净资产的角度来看,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排名前三,申万宏源居于第七的位置。

仔细拆解申万宏源的收入会发现,来自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大幅度减少,与目前A股交易减少的市场状况非常相似。申万宏源2018年1-9月份实现收益50.81亿元,相比于2017年同期的66.46亿元减少23.56%。

净利润方面亦快速下降,申万宏源2018年1-9月实现净利润32.38亿元,相比于2017年同期37.42亿元下降13.47%。

同时,独角兽早知道翻阅证券公司业务排名,2014年的数据显示,申万宏源在客户资金余额、托管证券市值、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等方面排名均处在前三甲,但反观2017年数据,申万宏源已呈现“掉队”态势,其中客户资金余额方面申万宏源从2014年的排名第3降至2017年的排名第7,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从2014年的第2降至第5。

在股市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申万宏源的整体收入表现如何,值得思考。

“越冬”?“越冻”?

当然,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仅仅因为有底气而上市,和大多数公司一样申万宏源也有融资需求。招股书显示,2018年11月,申万宏源证券于国内发行两期公司债券,一期于2020年到期,本金额为20亿元。另外一期于2021年到期,本金金额为30亿元。2018年12月,申万宏源证券于国内发行一期2023年到期的公司债券,本金额为15亿元。2019年1月,申万宏源证券于国内发行一期于2022年到期的公司债券,本金额为22亿元。

2019年1月14日,股东批准公司于国内发行本金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且期限不超过七年的公司债券。相关公司债券的所得款项拟定用途为补充营运资金或偿还现有债务。

独角兽早知道注意到,2017年申万宏源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9.96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0.64亿元,二者合计140.6亿元,而其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27.6亿元,现金净流入低于现金净流出。截至2018年9月30日,申万宏源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及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合计238.29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高达312.52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达到79.68%。可见,申万宏源需要更加灵活的财务安排。

券业寒冬之际,员工薪酬大幅缩水似乎已成业内共识,但是从申万宏源的招股书来看,申万员工人均年薪40万,似乎没有要“过冬”的架势。

招股书资料显示,申万宏源2018年1-9月工资、奖金及津贴共支出29.15亿元,按照9884人的员工规模计,人均月工资收入约为3.28万元,这意味着人均年薪接近40万元。

同时,申万宏源存在着诸多的不合规问题,曾多次受到证监会通报批评。

招股书显示,2017年是申万宏源和合规事件的高发期,包括私募产品违规宣传、尽职调查不严谨、IPO承销未认真履责等先后6次收到证监会的警示函,责令其追责改正。

2018年申万宏源收到3次证监会的警示函,分别因为厦门东亚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IPO项目尽职调查未充分核查、江西小额贷款公司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未认真核查监督、以及佳源创盛控股集团债券项目上监管不严。

本文源自独角兽早知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