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旗袍文化协会成立

近日,东平县旗袍文化协会成立。县民政局、县文广新局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及旗袍文化爱好者出席成立仪式。

东平县旗袍文化协会的成立,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展示东原风采,紧跟时代步伐,增强文化自信。协会成立后,将以“旗袍”为载体,通过旗袍传承文化让中华女性内外兼修,并为东平女性提供一个可以释放、可以提升、可以展示的纯女性交流平台,向全社会倡导、传播中华女性素质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旗袍,让旗袍改变生活。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为东方女性提供一个可以释放、可以提升、可以展示出纯女性空间。同时,协会牢固树立“美丽一个女人,幸福一个家庭,和谐一个社会“的核心理念,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弘扬好家风,带动好社风,为促进我县文化的发展,建设和谐东平、美丽东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据悉,成立东平县旗袍文化协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东平县旗袍爱好者6000人之多,其中热衷于旗袍文化研究的有60多人。

旗袍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最耀眼的“近代女性美学史”。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旗袍所传递的不仅是含蓄、优雅、知性的气质,其中还有一种隐隐约约有种想深入了解的神秘感。旗袍是中国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国服,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与渴望也随之增长,近年来喜爱旗袍文化的人群也日益增多。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群体,骨干力量达百余人,为成立东平县旗袍文化协会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民族文化的复兴,喜爱旗袍文化爱好者群体增长迅速,多数旗袍文化爱好者的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尤以中青年最为明显,所以,急需必要的培训与辅导。东平县旗袍文化协会的成立将为我县广大女性提供一个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提升女性素养、展示巾帼风采的平台,有利于带动全县广大女性以新的姿态投身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礼仪服装。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