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亲爱的你们,欢迎和我一起探讨保险!

我是谁?

我是贾大娟,资深80后一枚,中山大学哲学系学士,目前四川大学商学院MBA在职研究生。职业生涯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混迹于财经媒体圈,长期关注泛财经及资本市场领域,常常被人家喊“假记者(贾记者)”。

我为什么认同保险?

我是一名职场女性,也是一名妻子和母亲。我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儿子,老二也是儿子。很多人看到这里对我是同情的,因为我要准备两套房子。

作为家里的CFO,家庭财务规划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我每个月都会制定现金流量表,了解家庭合理支出和不合理支出,年底做年度报表,以做到对家中的“三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心里有数。但是此前,我一直忽略了一点,我们的报表里缺了一样东西:对冲资产。

意识的觉醒有时就在一瞬间。极端风险具有“小概率,大损失”的特点,一旦出现,我们的家庭可能面临收入中断、或者意料之外的大额支出。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我马上开始研究这方面的知识。人身保险,自然是家庭风险对冲的最好方案。

我在知乎、微信公众号上看了不少文章,觉得了解了一些知识点但不够全面;又进了一家保险公司接受培训,以求了解到系统的保险知识。在此期间,我开始逐步为家庭配置一些基础的保单。不过很遗憾,我在保险公司的培训中,了解到的更多的是销售流程及产品卖点,而不是保险知识体系框架。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保险的了解越多,就越觉得行业的“水”很深,在如今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保险行业竟然还处在信息如此不对称的阶段!

我知道身边有太多的人对保险是希望了解的,但是要了解什么呢?很多人并不很清晰。保险的“坑”处处存在,也使得大家对于行业的感受有时候并不好。随意感受一下:听亲戚推荐买了金额不低的分红险,号称高分红,其实内部收益率不足3%;家庭经济支柱才买二三十万的保额,却给小孩配置了高额重疾险和教育金;为“大公司”品牌背书,同样保费却只拿到别家保额的七八成;买了一款百万医疗,以为住院就可以去特需病房……

在许多人的保险意识正在觉醒的当下,我知道,保险的大时代已经来了。但我旺盛的求知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直到遇见明亚。

我能带给你什么?

作为一个在财经领域混迹许久的人,我自认不会轻易被“忽悠”,也不会让我的客户被眼花缭乱的产品宣传所忽悠。此前我在保险公司参加培训,不是没想过做代理人,但是始终心存疑虑,对公司没有认同感,对产品成色也没有把握,不敢跨出这一步。但是在明亚,我觉得底气十足。

第一,代理人只能向客户推荐能卖的有限产品,比如某大公司只有一款重疾产品,这款产品是不是适合家庭情况千差万别的人?由于保险产品的复杂性,普通消费者可能在货比三家之后,仍然不确定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保险方案,而经纪人就能够以自身的专业性,与客户一起去思考,一起厘清观念和需求,再站在行业高度,用丰富的产品线,为客户搭配出适合的方案。

第二,经纪人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而我对自己很有信心。有专业水准,有甄别能力,有同理心,可信任,这是我的特质。而我所在的团队是学霸团队,本科学历几乎达到100%,另有6位硕士及2位博士。大家过往都有不错的工作经历,各自都有非常擅长的领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热情始终高涨,这样的知识和技能的互助共享,也能带给客户最专业的服务。

我很认同团队内一位师姐所说,在自己身上贴卖保险这样的职业标签需要勇气,毕竟大家对这个行业误解不少,且很多从业者正在用很low的方法透支着亲朋好友的耐心;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做了一段时间坚持不下去,那么所有人都清晰见证了自己失败的从业经历,这将非常丢脸,而且对已经成交的客人很不公平,辜负了大家给予的信任。

人人都爱惜自己的羽毛,读书人尤甚。所以,我进入保险行业,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要把自己以后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交付给这个正在兴起、并能给广大新中产家庭带来安心的行业。